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6118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精密减压阀、电磁阀、密闭气室,与电磁阀、密闭气室均连接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与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连接的液晶屏及扫码枪;待测产品与密闭气室连通;扫码枪用于录入待测产品的产品编码。如此精度高、效率高、数据管理方便、智能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力检测
,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具有密闭容积的工件进行密封性检测是确保其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气密性是产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家电、燃具、医疗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都有具体要求。传统气密性检测方法一般是在密闭的工件腔体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将工件沉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漏出;或者在工件表面涂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这两种方法测试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对泄漏测试效果影响较大,数据不能量化,不方便追踪及原因判断,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干燥,擦拭;在很多情况下极小的气泡不容易被肉眼察觉,微漏时有泄漏但不一定产生气泡等问题。特别是在工件腔体充入是微压时,产生气泡效果更加不明显。因此,这两种方法在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微压气密性检测时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市面上常见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系统结果都在本地进行简单输出指示,如通过液晶显示泄漏量,继电器输出是否合格等,在后续进行产品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时,缺少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度高、效率高、数据管理方便、智能化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精密减压阀、电磁阀、密闭气室,与电磁阀、密闭气室均连接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与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连接的液晶屏及扫码枪;待测产品与密闭气室连通;扫码枪用于录入待测产品的产品编码。
[0005]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电磁阀驱动电路、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液晶屏驱动电路、结果指示电路、启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及扫码枪接口电路;控制器模块与电源模块、电磁阀驱动电路、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液晶屏驱动电路、结果指示电路、启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及扫码枪接口电路均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与电磁阀连接,用于驱动电磁阀;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的气路与密闭气室连接;液晶屏驱动电路与液晶屏连接;串口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的物联网平台通信;扫码枪接口电路均用于驱动扫码枪。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模块具有一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R8T6,单片机具有第零C通道口PC0、第一C通道口PC1。
[0007]进一步地,所述结果指示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指示灯LT1、第二指示灯LT2、第三指示灯LT3、第四指示灯LT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
电阻R6;第一继电器K1及第二继电器K2的型号均为HFD32;第一继电器K1的2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指示灯LT1的阴极连接,第一指示灯LT1的阳极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1脚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同时连接12V直流电源,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2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零C通道口PC0连接,集电极与2脚连接,发射极接地;第一继电器K1的6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指示灯LT2的阳极连接,第二指示灯LT2的阴极接地,3脚与4脚连接,同时连接12V直流电源;第二继电器K2的2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三指示灯LT3的阴极连接,第三指示灯LT3的阳极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1脚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同时连接12V直流电源,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继电器K2的2脚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一C通道口PC1连接,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K2的2脚连接,发射极接地;第二继电器K2的6脚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四指示灯LT4的阳极连接,第四指示灯LT4的阴极接地,第二继电器K2的3脚与4脚连接,同时连接12V直流电源。
[0008]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中具有数字低压压力传感器,型号为SM9541。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串口通信模块中具有串口WIFI模块,型号为ATK

ESP8266。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扫码枪接口电路中具有RS232接口及双路隔离收发器,双路隔离收发器的型号为RSM232。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精密减压阀、电磁阀、密闭气室,与电磁阀、密闭气室均连接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与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连接的液晶屏及扫码枪;待测产品与密闭气室连通;扫码枪用于录入待测产品的产品编码。如此精度高、效率高、数据管理方便、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10、精密减压阀20、电磁阀30、密闭气室40,与电磁阀30、密闭气室40均连接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与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连接的液晶屏60及扫码枪70。待测产品100与密闭气室40连通。
[0017]气源10用于供应气压测试用的气体。
[0018]精密减压阀20用于降低气压,使阀后压力保持在测试压力上。
[0019]电磁阀30为用于控制气体进入密闭气室40的开关。
[0020]液晶屏60用于显示工作参数、测量数据及设备的工作状态。
[0021]扫码枪70用于通过扫描待测产品100的识别码(如二维码、条形码或RFID标签等)录入待测产品100的产品编码,以便于后续将各种测量数据与对应的产品编码匹配起来。
[0022]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51、控制器模块52、电磁阀驱动电路53、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54、液晶屏驱动电路55、结果指示电路56、启动模块57、串口通信模块58及扫码枪接口电路59。
[0023]控制器模块52与电源模块51、电磁阀驱动电路53、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54、液晶屏驱动电路55、结果指示电路56、启动模块57、串口通信模块58及扫码枪接口电路59均连接。
[0024]电源模块51用于供应24V直流电源、12V直流电源、5V直流电源、3.3V直流电源,以为控制器模块52、电磁阀驱动电路53、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54、液晶屏驱动电路55、结果指示电路56、启动模块57、串口通信模块58及扫码枪接口电路59等供电。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精密减压阀、电磁阀、密闭气室,与电磁阀、密闭气室均连接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与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连接的液晶屏及扫码枪;待测产品与密闭气室连通;扫码枪用于录入待测产品的产品编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电磁阀驱动电路、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液晶屏驱动电路、结果指示电路、启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及扫码枪接口电路;控制器模块与电源模块、电磁阀驱动电路、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液晶屏驱动电路、结果指示电路、启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及扫码枪接口电路均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与电磁阀连接,用于驱动电磁阀;数字式气压传感器模块的气路与密闭气室连接;液晶屏驱动电路与液晶屏连接;串口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的物联网平台通信;扫码枪接口电路均用于驱动扫码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具有一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R8T6,单片机具有第零C通道口PC0、第一C通道口PC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指示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指示灯LT1、第二指示灯LT2、第三指示灯LT3、第四指示灯LT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继电器K1及第二继电器K2的型号均为HFD3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宝熊远生吴伟雄傅文珍刘春元许聚武熊生鑫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