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52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机,所述图像处理机底部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设置在底座内部,底座底部与机架顶部固接,机架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支杆、固定板、固定杆、底板支撑板,支撑板两端固接于机架两端内壁,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顶面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可以带动图像处理机移动进行减震,有效的达到保护了图像处理机的作用,使图像处理机移动工作时更稳定,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设置的升降机构可以对底板进行升降,便于更稳定的固定图像处理机。固定图像处理机。固定图像处理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图像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图像处理是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所需结果的技术,又称影像处理,图像处理一般指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是指用工业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经过拍摄得到的一个大的二维数组,该数组的元素称为像素,其值称为灰度值,图像处理技术一般包括图像压缩,增强和复原,匹配、描述和识别三个部分。
[0003]然而现有的大部分图像处理装置通常是使用支腿进行支撑,这会导致装置不方便进行移动,有的使用万向轮进行支撑,但是又会导致装置稳定性较差,容易位移,使视觉图像处理装置的实用性变低,不利于使用,且图像处理装置在移动时容易受震动导致影响其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机,所述图像处理机底部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底座内部,所述底座底部与机架顶部固接,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支杆、固定板、固定杆、底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固接于机架两端内壁,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顶面中心,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接于主动齿轮中心,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接于转杆杆体中部,所述转杆两端通过第一轴承横向固接在机架内壁,所述第一锥齿轮对称设置在转杆杆体中部两端,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中心固接于螺纹杆顶部,所述螺纹杆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贯穿支撑板与支杆内部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杆底部通过第三轴承套固接于固定板一端顶部,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侧壁与机架底端内壁固接,所述支杆底部与固定杆顶部固接,所述固定杆底部固接于底板顶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座、弹簧和伸缩杆,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固定座底部固接于安装腔底部,所述弹簧和伸缩杆顶部固接于图像处理机底部,所述弹簧和伸缩杆底部固接于固定座顶部,且所述弹簧套设在伸缩杆外侧。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机架底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开设开口与底板大小相契合。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螺纹杆关于转杆宽度方向中线相互对称。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可以带动图像处理机移动进行减震,有效的达到保护了图像处理机的作用,使图像处理机移动工作时更稳定,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设置的升降机构可以对底板进行升降,便于更稳定的固定图像处理机。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

A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图像处理机;2、底座;3、减震机构;301、固定座;302、弹簧;303、伸缩杆;4、机架;5、升降机构;501、第一电机;502、主动齿轮;503、从动齿轮;504、转杆;505、第一锥齿轮;506、第二锥齿轮;507、螺纹杆;508、支杆;509、固定板;510、固定杆;511、底板;512、支撑板;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具体的,如图2所示,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机1,图像处理机1底部安装有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设置在底座2内部,底座2底部与机架4顶部固接,机架4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主动齿轮502、从动齿轮503、转杆504、第一锥齿轮505、第二锥齿轮506、螺纹杆507、支杆508、固定板509、固定杆510、底板511支撑板512,支撑板512两端固接于机架4两端内壁,第一电机50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12顶面中心,第一电机50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接于主动齿轮502中心,主动齿轮502与从动齿轮503啮合连接,从动齿轮503固接于转杆504杆体中部,转杆504两端通过第一轴承横向固接在机架4内壁,第一锥齿轮505对称设置在转杆504杆体中部两端,第二锥齿轮506与第一锥齿轮505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506底部中心固接于螺纹杆507顶部,螺纹杆507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贯穿支撑板512与支杆508内部螺纹连接,且螺纹杆507底部通过第三轴承套固接于固定板509一端顶部,固定板509另一端侧壁与机架4底端内壁固接,支杆508底部与固定杆510顶部固接,固定杆510底部固接于底板511顶部,当需要固定图像处理机1时,第一电机501转动,通过第一电机501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502转动,通过主动齿轮502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503的
转动,通过从动齿轮503的转动带动转杆504的转动,通过转杆504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05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505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06的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50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507的转动,通过螺纹杆507的转动带动支杆508在螺纹杆507上移动,通过支杆508的移动带动固定杆510的移动,通过固定杆510的移动带动底板511的移动,通过底板511与地面的接触达到固定图像处理机1的作用。
[0026]具体的,如图4所示,减震机构3包括固定座301、弹簧302和伸缩杆303,底座2顶面开设有安装腔,固定座301底部固接于安装腔底部,弹簧302和伸缩杆303顶部固接于图像处理机1底部,弹簧302和伸缩杆303底部固接于固定座301顶部,且弹簧302套设在伸缩杆303外侧,当图像处理机1移动时,图像处理机1受震压缩弹簧302和伸缩杆303达到减震的目的。
[0027]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架4底部安装有万向轮6,通过安装万向轮6便于移动图像处理机1。
[0028]具体的,如图3所示,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机(1)底部安装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设置在底座(2)内部,所述底座(2)底部与机架(4)顶部固接,所述机架(4)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主动齿轮(502)、从动齿轮(503)、转杆(504)、第一锥齿轮(505)、第二锥齿轮(506)、螺纹杆(507)、支杆(508)、固定板(509)、固定杆(510)、底板(511)支撑板(512),所述支撑板(512)两端固接于机架(4)两端内壁,所述第一电机(50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12)顶面中心,所述第一电机(50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接于主动齿轮(502)中心,所述主动齿轮(502)与从动齿轮(503)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03)固接于转杆(504)杆体中部,所述转杆(504)两端通过第一轴承横向固接在机架(4)内壁,所述第一锥齿轮(505)对称设置在转杆(504)杆体中部两端,所述第二锥齿轮(506)与第一锥齿轮(505)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506)底部中心固接于螺纹杆(507)顶部,所述螺纹杆(507)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贯穿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