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仿生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如今,机器人研究的领域已经从结构环境下的定点作业中走出来,向航空航天、星际探索、海洋探索、水下洞穴探索、军事侦察、军事攻击、军事防御、水下地下管道探测与维修、疾病检查治疗、抢险救灾等非结构环境下的自主作业方面发展,同时,仿生机器人也是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可以设计成多种生物的形态,将在人类不能或难以到达的已知或未知的环境里工作,从而为人类带来极大便利;
2、现有技术中的仿生机器人包含多种,其中就包括四足行走机器人,其相对于传统的履带式车辆和轮式车辆来说,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环境,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为满足在复杂环境下的行走功能,四足行走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避障功能,但现有技术依然不够完善,仅能够完成简单的避障工作,无法在能够实现自动避障的前提下,对障碍物的高度进行检测,无法为后续需要移动经过该路径的其它设备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辊(101),基准辊(10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辅助壳(102),每个辅助壳(102)上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3),基准辊(101)上转动连接有配合架(201),配合架(20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壳(301),每个转动壳(301)上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3),配合架(201)上固接有两个连接板(203),两个连接板(203)上分别固接有两个扭簧的一端,两个扭簧的另一端分别固接在两个转动壳(301)上,配合架(201)上的两个支撑柱(103)与基准辊(101)上的两个支撑柱(103)错落设置,配合架(201)上固接有两个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辊(101),基准辊(10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辅助壳(102),每个辅助壳(102)上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3),基准辊(101)上转动连接有配合架(201),配合架(20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壳(301),每个转动壳(301)上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03),配合架(201)上固接有两个连接板(203),两个连接板(203)上分别固接有两个扭簧的一端,两个扭簧的另一端分别固接在两个转动壳(301)上,配合架(201)上的两个支撑柱(103)与基准辊(101)上的两个支撑柱(103)错落设置,配合架(201)上固接有两个角度传感器,两个角度传感器转动端分别与两个转动壳(301)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柱(103)上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配合架(201)上的滑动部(401),滑动部(40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滑杆(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涛,张莉,刘海燕,单珂珂,李东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