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22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包括气化炉、炉箅和底座,所述气化炉内设置所述炉箅,气化炉下端设置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上端向外扩张伸入气化炉内、且与炉箅下方相连通,侧通道下端置于气化炉外、且连通有一次通道;所述侧通道下端设置有中通道,所述中通道连通有二次通道;所述炉箅上方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中部固定穿设有竖管,所述竖管置于侧通道中部,竖管向下延伸穿过侧通道和所述中通道连通;所述竖管和侧通道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中心和周边、分区域布风结构,实现各个区域布风量的可调节性,使炉箅下面出风通道风量相对均匀稳定,气化剂可均匀散布在气化炉内。布在气化炉内。布在气化炉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气化炉
,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生物质、污泥热解气化工艺中,热解气化炉是该工艺中的核心设备,而炉篦是气化炉最为核心的部件,炉箅作用是将气化剂均匀的鼓入炉内,并保持匀速的转动将烧透的炉渣排出气化炉。
[0003]炉箅能否均匀布风关系到整个气化炉的运行工况;原有传统炉箅受炉箅下面风室出风通道排布结构限制,导致出风风速不均匀,造成炉箅各区域风不均匀,气化剂难以均匀的进入炉箅内,以至难以透过炉箅均匀鼓入炉内,从而引起燃烧层火床不均匀,出渣质量不好;炉内燃烧层物料偏火,局部窜火结渣比较严重,影响炉箅正常出风,并且会造成物料之间透氧,导致生成的可燃气质量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气化剂难以均匀的布满整个炉内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通过对出风通道排布结构的合理调整,可实现气化剂透过炉箅均匀的鼓入气化炉内。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包括气化炉、炉箅和底座,所述气化炉内设置所述炉箅,气化炉下端设置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上端向外扩张伸入气化炉内、且与炉箅下方相连通,侧通道下端置于气化炉外、且连通有一次通道;
[0007]所述侧通道下端设置有中通道,所述中通道连通有二次通道;
[0008]所述炉箅上方设置有环形撑板,所述撑板中部固定穿设有竖管,所述竖管置于侧通道中部,竖管向下延伸穿过侧通道和所述中通道连通;
[0009]所述竖管和侧通道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组件,所述旋转密封组件上下两侧的竖管上分别设置有管套以限位。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侧通道截面呈“T”形,侧通道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侧通道上端呈环形向外扩张,所述一次通道位于侧通道侧壁上;
[0011]所述中通道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中通道下端连通所述二次通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通道和二次通道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撑板固定设置在炉箅上,所述竖管包括上下连通的柔性管和刚性管,所述柔性管和撑板连接,所述刚性管和所述旋转密封组件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刚性管套以及套设在刚性管套内的两组密封圈,所述刚性管套和侧通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刚性管穿设在刚性管套内、且下端伸出侧通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套上开设有润滑管路以向刚性管和刚性管套之间加注润滑油。
[0016]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套上下两侧的刚性管上分别套设有所述管套,管套和刚性管通过紧定螺钉连接,两侧的管套夹持所述刚性管套。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布设的侧缘管路和中部管路,可实现炉箅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均匀配风,气化剂分别通过侧缘管路和中部管路流至炉箅内,可使得气化剂均匀的布满整个炉箅、进而布满气化炉,并可通过设置的流量调节阀实现不同区域布风量的可调节性,进而易于调整炉箅内气化剂的分布量,使炉箅下面出风通道风量相对均匀稳定,燃烧层各区域均匀燃烧,有效避免了出渣不均匀,结渣、偏火、燃烧不完全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的炉箅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的旋转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号为:1为气化炉,2为炉箅,3为底座,4为侧缘管路,41为侧通道,42为一次通道,5为中部管路,51为中通道,52为二次通道,53为竖管,531柔性管,532为刚性管,6为撑板,7为管套,8为流量调节阀,9为刚性管套,10为密封圈,11为润滑管路,12为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0024]如图1~图3所示,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包括气化炉1、炉箅2和底座3,所述气化炉1内设置所述炉箅2,气化炉1下端设置所述底座3,气化炉1可将气化剂均匀的鼓入气化炉1内,且保持匀速的转动将烧透的炉渣排出气化炉1。
[0025]为了实现炉箅2周边布风,所述底座3中部固定设置有侧通道41,所述侧通道41截面呈“T”形,侧通道41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侧通道41上端向外扩张伸入气化炉1内、且与炉箅2下方相连通,侧通道41下端置于气化炉1外、且连通有一次通道42。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通道41上端呈环形向外扩张,进而可与炉箅2下方相适配,所述一次通道42位于侧通道41侧壁上,一次通道42和侧通道41相互连通构成侧缘管路4,通过本侧缘管路4可向炉箅2周边布风。
[0027]为了实现炉箅2中心布风,所述侧通道41下端设置有中通道51,所述中通道51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中通道51连通有二次通道52,所述二次通道52位于中通道51下端;
[0028]所述炉箅2上方固定设置有环形撑板6,所述撑板6中部固定穿设有竖管53,所述竖管53置于侧通道41中部,竖管53向下延伸穿过侧通道41和所述中通道51连通。
[0029]本实施例中,二次通道52、中通道51和竖管53相互连通构成中部管路5,通过本中部管路5可向炉箅2中心区域布风。
[0030]在炉箅2匀速的转动的同时,为了保证竖管53旋转的稳定性,所述竖管53和侧通道41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组件,通过旋转密封组件的支撑保证竖管53旋转的稳定。
[0031]具体安装时,所述竖管53包括上下连通的柔性管531和刚性管532,所述柔性管531和撑板6连接,柔性管531采用带法兰柔性钢丝软管,所述刚性管532和所述旋转密封组件连接。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刚性管套9以及套设在刚性管套9内的两组密封圈10,所述刚性管套9和侧通道4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刚性管532穿设在刚性管套9内、且下端伸出侧通道41,即刚性管532置于刚性管套9内旋转,在刚性管套9的作用下,提高竖管53旋转的稳定性。
[0033]为了提高竖管53旋转的顺畅、减小磨损,所述刚性管套9上开设有润滑管路11,通过润滑管路11可向刚性管532和刚性管套9之间加注润滑油,减小刚性管532外壁和刚性管套9内壁之间的磨损,所述润滑管路11上还设置有螺栓以封闭。
[0034]为了防止竖管53旋转时上下窜动,所述旋转密封组件上下两侧的竖管53上分别设置有管套7以限位;
[0035]具体的,所述刚性管套9上下两侧的刚性管532上分别套设有所述管套7,管套7和刚性管532通过紧定螺钉12连接,两侧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包括气化炉(1)、炉箅(2)和底座(3),所述气化炉(1)内设置所述炉箅(2),气化炉(1)下端设置所述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中部设置有侧通道(41),所述侧通道(41)上端向外扩张伸入气化炉(1)内、且与炉箅(2)下方相连通,侧通道(41)下端置于气化炉(1)外、且连通有一次通道(42);所述侧通道(41)下端设置有中通道(51),所述中通道(51)连通有二次通道(52);所述炉箅(2)上方设置有环形撑板(6),所述撑板(6)中部固定穿设有竖管(53),所述竖管(53)置于侧通道(41)中部,竖管(53)向下延伸穿过侧通道(41)和所述中通道(51)连通;所述竖管(53)和侧通道(41)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组件,所述旋转密封组件上下两侧的竖管(53)上分别设置有管套(7)以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炉箅均匀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通道(41)截面呈“T”形,侧通道(41)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侧通道(41)上端呈环形向外扩张,所述一次通道(42)位于侧通道(41)侧壁上;所述中通道(51)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中通道(51)下端连通所述二次通道(52)。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刚谭云飞徐文克王秀珍石明刘迎旭张宏哲李明峰冯晨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格沃环保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