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95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7
车载用雷达装置(1)具备:安装有至少一个雷达天线图案部(71A~71F)的印刷电路基板(70)、壳体(30)、罩(10)以及连接器收容部(35)。在第一连接器(50)以第一端子相对于印刷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为第一角度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的情况下,连接器收容部以第一连接器从壳体露出的方式收容第一连接器。在第二连接器(150)以第二端子相对于印刷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为第二角度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的情况下,连接器收容部以第二连接器从壳体露出的方式收容第二连接器。式收容第二连接器。式收容第二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用雷达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19年3月1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

37821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

37821号的全部内容引用至本国际申请。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车辆的车载用雷达装置,该车载用雷达装置具备能够收发雷达波的雷达天线图案部。

技术介绍

[0004]在具备连接器的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像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提出如下技术:相对于支承于壳体的印刷电路基板,使连接器的方向(即,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端子朝向上述其他设备延伸的方向)可变。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142572号公报
[0006]然而,专利技术者的详细研究的结果为,发现如下课题:在将专利文献1所示的机构应用于车载用雷达装置的情况下,有可能连接器的方向根据因车辆的振动等所作用的外力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近年来,例如根据用于执行自动驾驶等各种控制的请求,针对车辆周边的各种方向检测障碍物的必要性变高。因此,在车辆内的各种部位安装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必要性变高。专利技术者还发现如下课题:在将车载用雷达装置安装于车辆内的各种部位的情况下,根据车辆内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安装部位,有可能需要使连接器相对于安装有雷达天线图案部的印刷电路基板的方向不同。另外,专利技术者还发现如下课题:除了在车辆内的各种部位安装车载用雷达装置的情况以外,还考虑使连接器相对于上述印刷电路基板的方向各种不同,并且想要抑制该连接器的方向因外力而变化的各种情况。
[0007]也考虑按照连接器相对于印刷电路基板的每个方向,分别与该方向对应地准备支承印刷电路基板的壳体。然而,专利技术者也发现了如下课题:从降低成本等观点出发,优选使车辆所使用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壳体尽可能共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中,即使在连接器相对于印刷电路基板的方向分别不同的情况下,也利用共用的壳体支承各个印刷电路基板,并且抑制各个连接器的方向因外力而变化。上述的印刷电路基板为安装有雷达天线图案部的印刷电路基板。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具备印刷电路基板、壳体和罩。在印刷电路基板中,能够收发雷达波的雷达天线图案部安装于第一面。壳体支承印刷电路基板。罩从与壳体相反侧覆盖印刷电路基板,通过与壳体连接来与壳体配合地包围印刷电路基板。
[0010]形成于壳体的连接器收容部像以下那样收容连接器。存在如下的情况:具备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以第一端子朝向该其他设备延伸的方向相对于印刷
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为第一角度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在该情况下,在该印刷电路基板支承于壳体时,连接器收容部以第一连接器从壳体露出的方式收容第一连接器。另外,存在如下情况:具备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器以第二端子朝向该其他设备延伸的方向相对于印刷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为第二角度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在该情况下,在该印刷电路基板支承于壳体时,连接器收容部以第二连接器从壳体露出的方式收容第二连接器。
[0011]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想要使连接器的方向相对于印刷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为第一角度的情况下和想要为第二角度的情况下,都能够使用共用的壳体和罩。即,即使在连接器相对于安装有雷达天线图案部的印刷电路基板的方向分别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共用的壳体支承各个印刷电路基板。
[0012]另外,连接器也可以通过焊锡等以该连接器的方向为第一角度或者第二角度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因此,能够抑制该连接器的方向因外力而变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4]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结构的II

II线剖视图。
[0015]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印刷电路基板和连接器的结构的俯视图。
[0016]图4是表示该印刷电路基板和连接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0017]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壳体、印刷电路基板以及连接器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
[0019]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8是表示该变形例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结构的VIII

VIII线剖视图。
[0021]图9是表示该变形例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印刷电路基板和连接器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10是表示该印刷电路基板和连接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3]图11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车载用雷达装置的壳体、印刷电路基板以及连接器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5][1.实施方式][0026][1

1.结构][0027]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车载用雷达装置1具备罩10(即,上壳体)、壳体30(即,下壳体)以及连接器5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定义如下右手系坐标系:在组装车载用雷达装置1的状态下,将从壳体30朝向罩10的方向设为+Z方向,将连接器50从罩10和壳体30突出的方向设为+X方向。其中,这些各方向只不过是为了简洁地说明构成车载用雷达装置1的各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而简单地规定的方向。在实际利用车载用雷达装置1时,车载用雷达装置1
朝向何种方向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以+Z方向朝上的方式将车载用雷达装置1安装于车辆,也可以以+X方向朝上的方式将车载用雷达装置1安装于车辆,也可以以其他的姿势将车载用雷达装置1安装于车辆。
[0028]如后述的图2~图4所示,连接器50通过回流焊接等焊接而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面70B,该印刷电路基板70在第一面70A具备雷达天线图案部71A~71F。罩10具备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相互向相反方向倾斜。该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使雷达天线图案部71A~71F收发的电磁波通过。即,罩10作为天线罩发挥功能。此外,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相互向相反方向倾斜是指随着远离第一斜面11与第二斜面12相交的棱线部13,而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都向接近印刷电路基板70的方向倾斜。
[0029]在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面70B还安装有控制部72。控制部72用于控制经由雷达天线图案部71A~71F收发的电波。作为控制部72,能够应用各种结构。作为控制部72,例如可以应用具备微型计算机、电源、放大电路等各种电子部件的结构。
[0030]如图2所示,棱线部13配设在罩10中的向+Z方向离开印刷电路基板70最远的位置。如上述那样,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倾斜为随着远离棱线部13而向印刷电路基板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载用雷达装置,具备能够收发雷达波的至少一个雷达天线图案部(71A~71F),其中,该车载用雷达装置(1)具备:印刷电路基板(70),至少一个所述雷达天线图案部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的第一面(70A);壳体(30),支承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罩(10),从与所述壳体相反侧覆盖所述印刷电路基板,并且通过与所述壳体连接来与所述壳体配合地包围所述印刷电路基板;以及连接器收容部(35),其以如下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在具备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第一端子(51)的第一连接器(50)以所述第一端子朝向该其他设备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为第一角度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的情况下,在该印刷电路基板支承于所述壳体支承时,所述连接器收容部以所述第一连接器从所述壳体露出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一连接器,并且在具备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第二端子(151)的第二连接器(150)以所述第二端子朝向该其他设备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面为第二角度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的情况下,在该印刷电路基板支承于所述壳体支承时,所述连接器收容部以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壳体露出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二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雷达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斜面(55),所述第一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子朝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知杉原祐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