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用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72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用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局部给药实验发现,不同大麻素分子对炎症性疼痛有不同的效果,进一步发现了CBG效果最优,且强于针对SNI疼痛的效果。进一步,对CBG的有效剂量(0.25~3mg/kg)和作用时间(60min~140min)进行了筛选,优选了CBG的起效剂量(1~3mg/kg)和作用时间(60~100min)。最后通过动物关节炎模型验证,发现CBG可以治疗关节炎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果表明大麻素分子CBG更适合用于治疗炎症性疼痛,且可开发为外用制剂。且可开发为外用制剂。且可开发为外用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用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麻素药物
,具体涉及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用制剂。

技术介绍

[0002]关于大麻素分子在治疗疼痛方面的用途主要为GW公司2012年公布的专利“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的大麻素类化合物”,该专利提出了利用大麻素治疗神经性疼痛,包括CBD/CBG/CBC/CBDV/THCV这5个成分,并对5个大麻素分子针对SNI(坐骨神经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活性进行了考察和比较,发现CBDV/THCV/CBG在2.5mg/kg和5mg/kg的效果强于CBD。GW公司的专利主要通过构建SNI模型,然后于模型构建后每天给药(腹腔给药),在3、7、14天时测定机械痛阈或热痛阈;该专利中构建的疼痛模型较为单一,神经痛不一定为最优适应症。
[0003]关节炎导致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常见药物为口服解热镇痛药或局部使用中药贴剂,可能有副作用且效果一般。开发局部使用的镇痛药物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上述GW专利技术专利发现了腹腔注射(系统给药)大麻素(CBD/CBG/CBC/CBDV/THCV)治疗神经痛的效果,针对其他疼痛类型及其他给药方式的效果尚未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用制剂。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0007]作为优选实施方案,由大麻素分子CBG制备的炎症性疼痛药物为局部给药药物。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炎症性疼痛的药用制剂,该制剂包含大麻素分子CBG。
[0009]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制剂为局部给药制剂。
[0010]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制剂含有以实验小鼠给药剂量1

3mg/kg为计算基础换算得到的人用剂量。进一步优选地,该制剂含有以实验小鼠给药剂量2mg/kg为计算基础换算得到的人用剂量。
[0011]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制剂用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制。
[0012]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制剂与一种或多种其他药用物质联合使用。
[0013]本专利技术首先构建了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性疼痛模型。由于角叉菜胶是一种经典致炎剂,通过局部足底注射角叉菜胶可诱导类似关节炎的足肿胀和疼痛敏感。造模后通过机械刺激发现了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会使小鼠的痛阈下降。进一步,通过局部注射大麻素(CBD/CBC/CBG)研究小鼠的痛阈变化,该给药方式可模拟外用制剂局部起效,相比于GW专利的腹腔给药,局部给药起效更快、安全性更好、顺应性更高。
[0014]初步研究发现,CBG对炎症痛的镇痛效果优于CBD/CBC,与多种阳性药物镇痛效果相似。进一步,对CBG的有效剂量(0.25~3mg/kg)和作用时间(60min~140min)进行了筛选。
优选了CBG的起效剂量(1~3mg/kg)和作用时间(60~100min)。此外,考察了CBG的安全性,腹腔注射最高到60mg/kg未引发小鼠死亡。
[0015]进一步为了明确CBG对炎症性疼痛的优越性,比较了CBG对SNI模型和炎症痛模型的镇痛效果,发现CBG在SNI模型上剂量较高才起效(20mg/kg)。表明CBG更适用于炎症性疼痛。
[0016]最后,构建了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该模型为常用关节炎模型,发现关节炎小鼠存在疼痛敏感,通过局部给药方式,发现CBG对关节炎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相比于腹腔给药,局部给药效果更好。
[0017]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发现CBG可能通过TRPV1通路发挥镇痛作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专利技术首先发现了通过局部给药,不同大麻素分子对炎症疼痛有不同的效果,进一步发现了CBG效果最优,且强于针对SNI疼痛的效果。说明炎症性疼痛更适合作为CBG适应症,且可开发为外用制剂。进一步对CBG作用时间、剂量、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考察。最后通过动物关节炎模型验证,发现CBG可以治疗关节炎痛。
[0020]2,本专利技术对CBG的有效剂量(0.25~3mg/kg)和作用时间(60min~140min)进行了筛选,优选了CBG的起效剂量(1~3mg/kg)和作用时间(60~100min)。初步探索了CBG的作用机制,发现其可能通过激活TRPV1通道导致Ca
2+
离子内流,引发TRPV1通道脱敏,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0021]3,炎症痛特别是关节炎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麻素分子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可降低患者疼痛,且可通过外用提高顺应性和安全性,因此具备较强的社会价值。市场针对关节痛的常用中药贴剂,效果不佳,因此本专利技术具备较强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不同大麻素对炎症疼痛镇痛效果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CBG和CBD对炎症疼痛镇痛效果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CBG和不同阳性药物对炎症疼痛镇痛效果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不同剂量的CBG药物对炎症疼痛镇痛效果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考察CBG药物起效时间的结果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中SNI模型针刺部位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中CBG对坐骨神经疼痛小鼠的镇痛效果示意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中CBG局部给药对关节炎疼痛小鼠的镇痛效果示意图。
[0030]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中CBG腹腔给药对关节炎疼痛小鼠的镇痛效果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中检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内Ca
2+
离子浓度的荧光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下采用的试剂和生物材料如未特别说明,均为商业化产品。
[0033]实施例1不同大麻素对炎症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
[0034]清洁级昆明种小鼠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公司;角叉菜胶购于Sigma公司;蓖麻油、吲哚美辛、布洛芬、阿司匹林购于Adamas公司;针刺足底痛觉测试仪购于深圳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0035]分组:将30只昆明种小鼠(雌性)随机分正常组(生理盐水,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2%角叉菜胶)、CBC组、CBD高剂量组、CBD低剂量组、CBG组,每组5只。分组及用药情况如表1所示。
[0036]表1
[0037][0038]CBC、CBD、CBG溶液配制:称取大麻素类药物(CBC/CBD/CBG均为自制,纯度>98%)粉末4mg溶于50μL乙醇中,加入50μL聚氧乙烯基蓖麻油(Titan,P1603588)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素分子CBG在制备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大麻素分子CBG制备的炎症性疼痛药物为局部给药药物。3.一种用于治疗炎症性疼痛的药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包含大麻素分子CBG。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炎症性疼痛的药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为局部给药制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炎症性疼痛的药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含有以实验小鼠给药剂量1

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革李瑞翔林国强陈飚冯陈国付建国丁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