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462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包括胶囊内窥镜,还包括与胶囊内窥镜配合使用的可特异性识别幽门螺旋杆菌的靶向探针,其中,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搭载有近红外光源模块、体内位置控制模块以及体外图像接收模块,由位置控制模块控制胶囊内窥镜的位置和镜头方向,胶囊内窥镜采集的图像无线传输至体外图像接收模块,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所述的可特异性识别幽门螺旋杆菌的靶向探针是至少包含尿素酶抗体、CagA抗体靶向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且至少在抗体上偶联分子造影剂和吸光产热物质等类功能物质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探针可特异性识别并吸附于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实现靶向成像检测和治疗的新系统。测和治疗的新系统。测和治疗的新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外形呈现螺旋状,非绝对厌氧形,微微需氧,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环境中生存。幽门螺旋杆菌可引起胃炎,胃溃疡,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等胃肠道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的一类致癌物。据报道,在对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患者的检测中,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率可达到95%。此外,全球约75%的胃癌可归因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炎症和损伤。除胃肠道疾病以外,一些研究证明,其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湿疹,痤疮,高血压,冠心病和牙周病等也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0003]在全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各不相同,在我国,普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可达到50%

70%。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极高的感染率和传染率,然而,绝大多数感染者是无明显症状的,只有在进行相关检测才能发现。但是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常规检测的普及率还远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包括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胶囊内窥镜配合使用的可特异性识别幽门螺旋杆菌的靶向探针,其中,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搭载有近红外光源模块、体内位置控制模块以及体外图像接收模块,由位置控制模块控制胶囊内窥镜的位置和镜头方向,胶囊内窥镜采集的图像无线传输至体外图像接收模块,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所述的可特异性识别幽门螺旋杆菌的靶向探针是至少包含尿素酶抗体、CagA抗体靶向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且至少在抗体上偶联分子造影剂和吸光产热物质等类功能物质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图像接收模块包括显示和存储功能,建立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用于接收胶囊内窥镜所发送图像,实时展示及存储图像,并通过已训练好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对图像进行智能处理及识别,当通过分析图片发现存在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时,向医师发出提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特异性识别幽门螺旋杆菌的靶向探针含有分子造影剂包括近红外荧光探针,吸光产热物质包括金纳米星,以便和该探针一同吸附到幽门螺旋杆菌病变部位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内窥镜,通过电池或基于电磁谐振感应耦合的无线线圈方式无线供电,通过预设的程序自主或者在外部控制下对胃肠道图像进行采集并无线传输至体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光源模块包括近红外光源模块一、二,所述的近红外光源模块的发出方向同镜头方向一致,近红外光波长范围为780nm

2526nm中偏向780nm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位置控制模块含有小型永磁体,使所述胶囊内窥镜在体内可以进行自主式的运动或被外界通过磁控的方式被动式运动,进而对胶囊内窥镜在体内的姿态和方位进行控制,以便对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祥周诚史楠清沈琦彭家伟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