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夏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303453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半夏炮制方法,操作步骤简单,达到了炮制减毒、保留药效的目的,且未使用辅料或有机溶剂,经济环保,生产周期短,适合大生产。同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炮制工艺可加工制得方便临床应用的饮片形式。制得方便临床应用的饮片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夏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

技术介绍

[0002]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半夏功能主治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0003]半夏有毒,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服用多量会发生肿胀、疼痛、失音、流涎、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窒息而死。钟凌云(钟凌云.半夏刺激性毒性成分、炮制减毒机理及工艺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6.)在对半夏刺激性毒性成分、炮制减毒机理及工艺的研究表明,半夏的毒性表现为对接触部位的刺激性炎症反应,当刺激性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动物死亡的毒性反应。因半夏有毒,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其炮制目的主要为降低半夏毒性。古代认为半夏必须洗去“滑”,另“水清滑尽”“洗熟”才可去毒。现代随着半夏毒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半夏中的刺激性毒性成分主要是由蛋白结合草酸钙形成的特殊晶型的草酸钙针晶,这种针晶结合蛋白对组织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是由草酸钙针晶特殊的晶型引起的机械刺激和针晶结合蛋白的化学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
[0004]半夏炮制方法最早记载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玉函经》,从汉代至清末,中医药古籍中共有70余种半夏炮制方法的收载,至今大部分均已失传,现在市场流通的半夏炮制品主要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其炮制方法均为复制法。清半夏炮制方法: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20kg。姜半夏炮制方法: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每100kg净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法半夏炮制方法: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0005]以上半夏炮制方法均为复制法,其操作步骤复杂,炮制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数日,特别是炎热天气下长时间浸泡,引起水溶液发霉变臭变质。清半夏、姜半夏炮制采用大量的白矾作为辅料,引起白矾残留,白矾主含十二水硫酸铝钾[KAl(SO4)2·
12H2O]。诸多研究表明,Al
3+
残留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损害(陈建军,杨双喜,杨庆荣;铝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进展;中国卫生检验杂质,2007,17,(7):1326

1329.);Al
3+
导致人的早期衰老,铝在脑中蓄积可引起大脑神经的退化,记忆力衰退,智力和性格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呈现老年性痴呆,铝的蓄积可抑制肠道对磷的吸收,干扰体内正常的钙、磷新陈代
谢。另外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炮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有白矾、生姜汁、甘草汁等中药提取物的废水,此类废水处理困难,极易引起环境污染。同时生姜、白矾、甘草作为辅料检测成本较高,大大增加了饮片生产成本。
[0006]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由于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构型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失去化学刺激作用,而草酸钙在热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即100g水(95℃)中可溶解草酸钙1.4mg,热水虽然不能完全溶解半夏中的草酸钙针晶,但可能破坏其晶型,从而降低其机械刺激作用;另外热水破坏细胞结构,使针晶及结合蛋白渗出,降低其在半夏药材中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其毒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将中药技术的“漂洗”法应用于半夏的炮制工艺中,即利用95℃左右的热水经过特定次数的漂洗,并控制加水量、漂洗时间、设备等,即可达到半夏炮制减毒的目的,本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添加生姜、白矾、甘草等辅料,更适于工业化生产,更易于加工成方便于临床应用的饮片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夏的炮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8]取半夏药材除去杂质,大档小档分开,分别置于5

7倍量的90~95℃水中,搅拌洗涤半夏,洗制20~40分钟,停止;加5

7倍量的90~95℃新水,再洗制20~40分钟;重复上述步骤,洗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切片,干燥,筛去药屑,即得。
[0009]其中,以上技术方案中:
[0010]直径大于1.2cm的为大档,小于1.2cm为小档。
[0011]所述炮制所用90~95℃水的量优选为6倍量。
[0012]所述“搅拌洗涤半夏、洗制20~40分钟”的步骤,是指将半夏放于可水循环的提取器中,水循环20~40分钟。
[0013]所述水循环提取器可以为带搅拌器的提取容器,搅拌器类型可以为推进式、桨式或涡流式;所述水循环可以为射流式水循环,使得水液形成湍流。
[0014]所述水循环过程中可以加热恒定水温,也可以自然冷却。优选的方法为自然冷却。
[0015]所述“重复上述步骤,洗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是指洗制次数为大档12~14次,小档8~10次。
[0016]所述切片可以是1~2mm薄片或2~4mm厚片,干燥方法可以是晾干、烘干的一种,干燥至水分13%以下。其中,烘干法优选温度为60℃。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炮制方法制备得到的半夏饮片。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第一、目前市售饮片炮制方法主要为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炮制方法均为复制法,炮制过程使用了白矾、生姜、石灰水、甘草等辅料。而本方法未使用任何辅料,仅以热水进行洗制即可。
[0020]第二、虽然汉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
·
方药炮制》记载:“凡半夏不咀,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但其未明确洗制次数,以“水清滑尽”的外在性状特征作为判断标准,“水清滑尽”意为炮制半夏的水液清澈透明,半夏药材表面无黏滑物质,手摸无滑腻感,古代半夏炮制由于技术落后多为手工操作,不同人操作手法不同易导致炮制工艺的重现性差,且以“水清滑尽”的性状特征作为判断标准因人而异,无法精确控制,操作中难
以达到“水清滑尽”,因此古法在今天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有效控制其质量,故此法古代时就已不再使用。而本专利技术根据半夏的毒性成分的理化性质,经过大量研究,确认了加水量,控制水温,洗制时间,洗制次数,洗制设备,即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炮制工艺可达到炮制减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夏的炮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半夏药材除去杂质,大档小档分开,分别置于5

7倍量的90~95℃水中,搅拌洗涤半夏,洗制20~40分钟,停止,弃去水液;加5

7倍量的90~95℃新水,再洗制20~40分钟;重复上述步骤,洗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切片,干燥,筛去药屑,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档指直径大于1.2cm的药材,小档指直径小于1.2cm的药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制所用90~95℃水的量优选为6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洗涤半夏、洗制20~40分钟”的步骤,是指将半夏放于可水循环的提取器中,水循环20~4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献李艳英黄能听魏宏伟张丽丽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盈科瑞天津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