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盘吹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42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盘吹扫装置,包括:液体导管、气体导管、双路旋转接头、混合吹扫组件;液体导管,其用于流通切削液;气体导管,其用于流通压缩空气;双路旋转接头,其上设有分别与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连通的接头;混合吹扫组件,其设于卡盘中且与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的出口端连通以在卡盘的吹扫面处形成混合吹扫;其中混合吹扫组件包括与气体导管连通的通气芯轴、与通气芯轴相连的且与液体导管连通的流体分配轴,以及与流体分配轴相连的气体喷射盖;以及在流体分配轴内设有连通通气芯轴和气体喷射盖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优化切屑清理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优化切屑清理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优化切屑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盘吹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盘吹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零件加工时会有切屑产生,部分切屑会缠绕、挂到卡盘爪、定位面或者零件表面上。对于传统人工加工来说,操作者观察后可以使用清洁工具清理,将卡爪夹持面、零件定位面及气密检测面等污染处清理干净然后再次上料。这样就可以解决切屑,污物造成的零件装夹问题。但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操作者的干预受到了限制,就需要采用自动、合理的去除影响零件装夹的切屑、污物的方法。
[0003]目前常见的自动化生产线中,数控车床会在机床卡具附近的防护上增加吹扫的气路或水路,用以清理卡盘及卡爪外侧。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一部分卡盘切屑清理的作用。但是由于清理的介质都是从外向里吹扫卡具及零件,这样就会造成一些被零件或是卡具遮挡的地方还是会隐藏一些切屑、污物,特别是加工零件内孔时切屑附着在零件内孔中,从外侧进行吹扫就无法将清洗介质送达需要清洗的零件内孔,很难进行全面的清理。
[0004]当出现以上切屑清理不干净的情况时,自动线无法进行判断,还会继续进行上料加工。若切屑残留到定位面上,会造成轴向尺寸超差或是气密检测报警。若残留到卡盘卡爪夹持面上时,会夹伤已加工表面。若零件内孔中残留切屑会造成自动线机器人手爪卡夹伤零件,或者在机器人转运零件的过程中造成切屑洒落,引起其他设备故障。甚至会将切屑带入下一序机床,影响零件下一序装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盘吹扫装置,以解决优化切屑清理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卡盘吹扫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卡盘吹扫装置,包括:
[0008]液体导管,其用于流通切削液;
[0009]气体导管,其用于流通压缩空气;
[0010]双路旋转接头,其上设有分别与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连通的接头;
[0011]混合吹扫组件,其设于卡盘中且与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的出口端连通以在卡盘的吹扫面处形成混合吹扫;其中
[0012]所述混合吹扫组件包括与气体导管连通的通气芯轴、与通气芯轴相连的且与液体导管连通的流体分配轴,以及与所述流体分配轴相连的气体喷射盖;以及
[0013]在所述流体分配轴内设有连通通气芯轴和气体喷射盖的通孔;
[0014]在所述流体分配轴上开设有若干个适于液体喷出的喷液口;以及
[0015]所述气体喷射盖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地均布有若干个气体喷射孔。
[0016]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通气芯轴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
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7]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流体分配轴与气体喷射盖之间且围绕所述通孔的外周侧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8]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气体喷射盖上还设有与若干个喷液口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扇形导流口。
[0019]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双路旋转接头装配于一中空油缸上;
[0020]在所述中空油缸内设有用于固定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的流体杆固定轴;
[0021]在所述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的出口端与混合吹扫组件之间设有连接导向组件;以及
[0022]在所述流体杆固定轴与连接导向组件之间还设有套设在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外侧的中空拉杆。
[0023]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导向组件包括用于连接中空拉杆和卡盘的且适于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穿过的连接轴。
[0024]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导向组件还包括在所述连接轴远离卡盘的一端设有的导向套、套设在中空拉杆远离油缸的端部外侧的连接螺套,以及与所述连接螺套配接的压盖:
[0025]所述压盖用于夹紧连接轴的外侧壁上一体设有的环形翅翼。
[0026]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轴内预制有与气体导管连通的液体通路和与气体导管连通的液体通路;其中
[0027]所述连接轴远离中空油缸的一端插入至流体分配轴中以使液体通路与喷液口连通;以及
[0028]所述通气芯轴远离气体喷射盖的一端插入至连接轴中与气体通路连通。
[0029]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中空拉杆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的导管固定盘。
[0030]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盘吹扫装置还包括设于中空拉杆外侧的且位于中空油缸与卡盘之间的主轴。
[003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卡盘吹扫装置,切削液通过流体分配轴的喷液口喷出,喷出后的切削液与气体喷射盖的气体喷射孔处喷出的气体在卡盘的吹扫面处形成混合吹扫,在两种流体的互相作用,可有效加强清洗效果。并且在混合清洗结束时,先切断切削液清洗,再保持经过气体导管的压缩空气吹扫一段时间后切断压缩空气,这样可以利用切削液停止后的压缩空气对卡盘形成的短时的单独吹扫将卡盘表面附着的液体进行清理,从而可以提高卡盘表面的清洁度,减少污物附着的风险。
[0032]此外,通过在气体喷射盖上设有的与喷液口对应的扇形导流口,使得通过流体分配轴的喷液口喷出的切削液可以以扇形面喷出,这样的结构下加大了流体的清洗面积。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4]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盘吹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示出了图1的A向剖视图;
[0036]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盘吹扫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盘吹扫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0038]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盘吹扫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0039]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盘吹扫装置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7示出了图2的B部放大图。
[0041]图中:双路旋转接头1、通气芯轴2、流体分配轴3、通孔31、喷液口33、液体导管41、气体导管42、气体喷射盖5、气体喷射孔51、扇形导流口53、第一密封圈61、第二密封圈62、第三密封圈63、第四密封圈65、中空油缸71、流体杆固定轴72、中空拉杆73、导管固定盘74、主轴75、主轴箱76、卡盘8、连接轴91、导向套92、连接螺套93、压盖94、环形翅翼96、观察孔921、导向锥面922、液体通路911、气体通路912。
具体实施方式
[004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43]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盘吹扫装置,包括:用于流通切削液的液体导管41、用于流通压缩空气的气体导管42、双路旋转接头1和混合吹扫组件。举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来说,本实施例采用的液体导管41和气体导管42均为长细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盘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导管,其用于流通切削液;气体导管,其用于流通压缩空气;双路旋转接头,其上设有分别与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连通的接头;混合吹扫组件,其设于卡盘中且与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的出口端连通以在卡盘的吹扫面处形成混合吹扫;其中所述混合吹扫组件包括与气体导管连通的通气芯轴、与通气芯轴相连的且与液体导管连通的流体分配轴,以及与所述流体分配轴相连的气体喷射盖;以及在所述流体分配轴内设有连通通气芯轴和气体喷射盖的通孔;在所述流体分配轴上开设有若干个适于液体喷出的喷液口;所述气体喷射盖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地均布有若干个气体喷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气芯轴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体分配轴与气体喷射盖之间且围绕所述通孔的外周侧设有第二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喷射盖上还设有与若干个喷液口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扇形导流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盘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旋转接头装配于一中空油缸上;在所述中空油缸内设有用于固定液体导管和气体导管的流体杆固定轴;在所述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瑞锋黄忠东王国平徐卫东王伈马维新李颜平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