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30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能够适当且迅速地判定通气配管等配管的故障。该故障判定装置判定在具备增压机(2)的内燃机(1)中连接在曲轴箱(3)与进气通路(4)中的增压机(2)的上游侧之间的通气配管(7)的故障,通气配管(7)由具有内管(8)及外管(9)的双重管构成,通气配管(7)的内管(8)与外管(9)之间的密闭空间(10)和进气通路(4)中的增压机(2)的下游侧之间通过连通路(15)而连通,当检测到的通气外管表压PDGA为根据检测到的进气表压PBGA而设定的判定阈值PDGATH以上时,判定为通气配管(7)发生了故障。管(7)发生了故障。管(7)发生了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该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判定例如连接在内燃机的曲轴箱与进气通路中的压缩机的上游侧之间的通气配管等的脱落或破损所引起的故障。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内燃机中设置有多种配管。例如,设置有PCV配管及通气配管,该PCV配管及通气配管将内燃机的曲轴箱与排气系统连通,用于使从燃烧室漏到曲轴箱内的窜漏气体向进气系统流入。
[0003]图11示意性示出设置有PCV配管及通气配管且具备增压机的发动机。如该图所示,PCV配管31连接在发动机32的曲轴箱33与进气歧管34之间。在发动机32运转时,在进气歧管34中产生负压,由此,将带止回阀的PCV阀35开放,并且,曲轴箱33内的窜漏气体被抽吸到进气歧管34侧,该被抽吸的窜漏气体在各气缸32a内燃烧。
[0004]另一方面,通气配管41连接在曲轴箱33与进气通路42中的增压机43的压缩机43a的上游侧(图11的左侧)之间。另外,在进气通路42中,在比与通气配管41的连接部分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空气滤清器44及空气流量计45,在压缩机43a与进气歧管34之间配置有节气门46。在上述的通气配管41中,在发动机32的自然进气时,空气从进气通路42侧向曲轴箱33侧流动,另一方面,在增压时,通过压缩机43的利用负压进行的抽吸,曲轴箱33内的窜漏气体从曲轴箱33侧向进气通路42侧流动。
[0005]上述的通气配管41要求通过其两端部牢固地适当安装于曲轴箱33及进气通路42而以气密状态连接在曲轴箱33及进气通路42之间。但是,通过通气配管41从曲轴箱33或进气通路42脱落或者在通气配管41中穿孔,有时在通气配管41中发生故障,作为判定这种故障的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故障判定装置。
[0006]在该故障判定装置中,通过设置于排气通路的空燃比传感器,检测混合气体的空燃比,计算相对于适当的燃料喷射量的偏移、即燃料校正量。然后,当增压时的燃料校正量与非增压时的燃料校正量之和为规定的判定值以上时,判定为在所述通气配管41等发生了故障。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375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在上述的故障判定装置中,在通气配管41发生了故障时,外部气体流入进气通路,或者进气从进气通路向外部流出,由此,空燃比发生变化,基于与此相应的燃料校正量,来判定通气配管41的故障。但是,在故障的程度比较小且空气相对于通气配管41的流入、流出
较少的情况下,有时无法适当地判定通气配管41的故障。此外,在上述的判定装置中,使用增压时的燃料校正量与非增压时的燃料校正量之和来判定通气配管41的故障,因此,还存在如下问题:在增压时及非增压时的一方,通气配管41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故障判定,直至成为增压时及非增压时的另一方。
[0012]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且迅速地判定通气配管等配管的故障的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该故障判定装置判定通气配管7的故障,该通气配管7在具备增压机2的内燃机1中连接在曲轴箱3与进气通路4中的增压机的上游侧之间,且将曲轴箱与进气通路连通,该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的特征在于,通气配管由双重管构成,该双重管具有将曲轴箱与进气通路连通的内管8、以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该内管的外周侧且与内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10的外管9,
[0015]该故障判定装置具备:连通路15,其将通气配管的密闭空间与进气通路中的增压机的下游侧之间连通;通气外管压力检测单元(实施方式中的(以下在本项中相同)外管压力传感器22),其检测通气配管的密闭空间的压力作为通气外管压力PDA;进气压力检测单元(进气压力传感器21),其检测进气通路中的增压机的下游侧的压力作为进气压力PBA;判定阈值设定单元(ECU 20),其根据检测到的进气压力,设定用于判定有无故障的判定阈值;以及故障判定单元,其在检测到的通气外管压力为判定阈值以上时,判定为通气配管发生了故障。
[0016]根据该结构,在曲轴箱与进气通路中的增压机的上游侧之间连接有通气配管,将曲轴箱与进气通路连通。经由该通气配管,当内燃机为基于自然进气的运转状态时,吸入空气的一部分从进气通路侧向曲轴箱侧流动,另一方面,当内燃机为增压运转状态时,通过增压机的压缩机所产生的负压,曲轴箱内的窜漏气体从曲轴箱侧向进气通路侧流动。此外,通气配管由具有将曲轴箱与进气通路连通的内管和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该内管的外周侧的外管的双重管构成,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此外,通过连通路,将通气配管的密闭空间与进气通路中的增压机的下游侧之间连通。而且,通过通气外管压力检测单元来检测通气配管的密闭空间的压力作为通气外管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进气压力检测单元来检测进气通路中的增压机的下游侧的压力作为进气压力。
[0017]如上所述,通气配管的密闭空间与进气通路中的增压机的下游侧之间通过连通路而连通,因此,在通气配管适当地连接在曲轴箱与进气通路中的增压机的上游侧之间的正常时的情况下,连通路的两端侧的压力、即通气外管压力与进气压力成为大致相同的值。
[0018]与此相对,例如,在通气配管从曲轴箱或进气通路脱落或者产生因穿孔引起的破损的故障时的情况下,通气外管压力成为大气压或者接近大气压的值。此外,根据通气配管的破损所产生的孔的尺寸等,通气外管压力的值发生变化。即,上述孔的尺寸越大,破损越大,通气外管压力越成为接近大气压的值,另一方面,孔的尺寸越小,破损越小,通气外管压力越成为接近进气压力的值。
[0019]根据以上,例如,在以进气压力为横轴且以通气外管压力为纵轴的图表中,在通气配管为正常的情况下,同一检测时刻的进气压力及通气外管压力被绘制在连结了进气压力及通气外管压力为相同值的点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以下,在本栏中称为“倾斜线”)上或
者该倾斜线的周围。此外,在上述的图表中,在通气配管的故障较大且通气外管压力与大气压相等的情况下,同一检测时刻的进气压力及通气外管压力被绘制在通气外管压力与进气压力的值无关而成为与大气压相同的值的水平直线(以下,在本栏中称为“水平线”)上。
[0020]此外,在上述的图表中,在故障的程度比通气配管的上述故障小的情况下,同一检测时刻的进气压力及通气外管压力被绘制为从上述水平线接近正常时的上述倾斜线。因此,作为表示用于判定通气配管有无故障的阈值的直线,能够在上述倾斜线与水平线之间设定通过它们的交点而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以下,在本栏中称为“阈值线”)。因此,通过使用这样的阈值线,能够得到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进气压力来判定有无故障的判定阈值。而且,当检测到的通气外管压力为上述的判定阈值以上时,能够判定为通气配管发生了故障。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该故障判定装置判定通气配管的故障,该通气配管在具备增压机的内燃机中被连接于曲轴箱与进气通路中的所述增压机的上游侧之间,且将所述曲轴箱与所述进气通路连通,该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配管由双重管构成,该双重管具有将所述曲轴箱与所述进气通路连通的内管、以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该内管的外周侧且与该内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的外管,所述故障判定装置具备:连通路,其将所述通气配管的所述密闭空间与所述进气通路中的所述增压机的下游侧之间连通;通气外管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通气配管的所述密闭空间的压力作为通气外管压力;进气压力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进气通路中的所述增压机的下游侧的压力作为进气压力;判定阈值设定单元,其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进气压力,设定用于判定有无故障的判定阈值;以及故障判定单元,其在检测到的所述通气外管压力为所述判定阈值以上时,判定为所述通气配管发生了故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判定单元在检测到的所述进气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执行所述通气配管的故障判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判定装置还具备对大气压进行检测的大气压检测单元,所述判定阈值设定单元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进气压力与检测到的所述大气压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判定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故障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阈值设定单元根据从检测到的所述进气压力减去检测到的所述大气压而得到的进气表压,设定所述判定阈值作为表压用判定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畅木本隆史广田拓石川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