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拇指调整机构的外骨骼机器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25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具拇指调整机构的外骨骼机器手,其包含有一手背基座、四手指骨架、一拇指基座、一拇指骨架及一连接组件;手背基座具有一四指侧边;手指骨架设于手背基座上,并且向前突出于四指侧边;拇指基座位于手背基座的横向侧,且具有一拇指侧边;拇指骨架设于拇指基座并且突出于拇指侧边;连接组件连接手背基座及拇指基座,且可改变四指侧边与拇指侧边的前后距离,并且还可改变拇指基座相对手背基座的外翻或内转角度;借此可提升穿戴时与肢体间的合适度,并且也容易进行握、捏等各种拇指角度不同的复健训练动作。同的复健训练动作。同的复健训练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拇指调整机构的外骨骼机器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指一种用于辅助上肢手部训练的机械外骨骼。

技术介绍

[0002]功能训练对伤者或病患来说是复能的必要过程,而辅助器材也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一项上肢手部复健的训练过程中,治疗师需让患者的手部依照特定的动作或任务并且重复操作,以达到功能训练的功效,于是发展出了穿戴式上肢外骨骼机器手这一项医疗器材。
[0003]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外骨骼机器手是以机械结构作为骨架套设于手部,并以计算机或是其他方式控制骨架的作动以带动患者的手指活动,借以达到功能训练的效果;具体来说外骨骼机器手大致包含有一手背基座91、一拇指基座92及五个向外突出的手指骨架(图中未示);使用时,将手背基座91及拇指基座92贴靠于使用者的手掌背面,并将手指骨架分别套设于使用者的手指外,手指骨架会强制带动使用者的手指活动以达到训练效果。
[0004]配戴外骨骼机器手时,先沿弧形轨道911滑动调整拇指基座92位置,使套设拇指的手指骨架与套设其他四指的手指骨架之间的距离调整至符合使用者的手部尺寸后,再将固定组件93的压合杆931旋转下压,使压合杆931的偏心突部9311下压固定拇指基座92。
[0005]现有技术的外骨骼机器手的缺点在于:
[0006]第一,穿戴时不易配合使用者的手部尺寸进行调整。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同,因此穿戴时可透过调整前后位置来提升关节点对位的合适度,尤其拇指以外的其他四指比例不会差太多,若四指太长或太短,往前或往后一点戴就好,然而拇指活动范围远比其他四指来的大,因此单纯的前后调整并不适用于拇指。具体来说,为了确保有效的使用,使用者的四指根部与拇指根部应分别对准手背基座91的前缘912以及拇指基座92的前缘921。当四指太长或太短时,还可以前后移动来使四指根部对准手背基座91的前缘912,但无法同时将拇指根部对准拇指基座92的前缘921,因此现有外骨骼机器手在穿戴时的关节点匹配度较差导致舒适度不佳。
[0007]第二,无法配合拇指旋转角度。当人的手指在握跟捏时,拇指的内翻-外转角度会有很大差异,但现有的外骨骼机器手的拇指角度无法调整,因此在进行不同动作训练时很不方便。具体来说,拇指可大致以食指为轴心旋转,也就是说,拇指可往内转而使拇指与其他四指进行对握,或是拇指可往外翻而使拇指与其他四指并拢;当要练习握时,会使大拇指往外翻转;当要练习捏时,会使大拇指往内翻转。然而,现有的拇指基座92与手背基座91的相对角度是固定的,因此无法配合各种功能任务训练动作进行调整,使用上较不方便。
[0008]第三,压合杆931的偏心突部9311在长期使用后会磨损手背基座91,使手背基座91接触偏心突部9311的位置因磨损而凹陷,导致固定组件93无法确实固定拇指基座92。
[0009]第四,固定组件93的结合座932需透过榫合片933及连接柱934来与手背基座91相连接。然而,榫合片933的边缘锐利且不易导圆角,容易刮伤使用者。另外,连接柱934的端部9341突出外露于结合座932,容易勾缠使用者衣物,同时也影响外观。
[0010]第五,将固定组件93的压合杆931旋转下压时,使用者须靠感觉仔细控制压合杆931的旋转角度,使用上较麻烦。若使用者将压合杆931直接压到底,则压合杆931会转动过多而使偏心突部9311无法准确下压手背基座91,无法确实固定拇指基座92。
[0011]因此,现有技术的外骨骼机器手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拇指调整机构的外骨骼机器手,机器手的拇指位置可前后移动调整,以改善穿戴时与肢体间的合适度并提升训练效果。
[0013]为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具拇指调整机构的外骨骼机器手,其中包含:
[0014]一手背基座,其具有一纵向、一横向及一四指侧边,该四指侧边系该手背基座沿该纵向上的一侧边;
[0015]四手指骨架,其设于该手背基座上,并且突出于该手背基座的该四指侧边;
[0016]一拇指基座,其位于该手背基座沿该横向的一侧,且具有一拇指侧边;
[0017]一拇指骨架,其设于该拇指基座上,并且突出于该拇指基座的该拇指侧边;
[0018]一连接组件,其连接该手背基座及该拇指基座,且该拇指基座能透过该连接组件而相对该手背基座沿该纵向直线移动。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拇指基座的纵向位置可相对手背基座进行直线移动调整(即四指侧边与拇指侧边的纵向距离可改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四指侧边与拇指侧边的纵向距离可配合使用者的手掌尺寸进行调整,借此,使用者的四指的掌指关节与拇指的掌指关节便能够分别对准手背基座的四指侧边以及拇指基座的拇指侧边,可改善穿戴时外骨骼机器手与使用者手部关节点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升舒适度。
[0020]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中该拇指基座可透过该连接组件而相对该手背基座转动,并且该拇指基座与该手背基座的转动轴沿该纵向延伸,以使该拇指骨架可透过该拇指基座与该手背基座的相对转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等手指骨架。借此,本专利技术的形状可配合大姆指的外翻与内转的动作进行调整,使本专利技术可配合各种功能任务训练课程进行调整,使用上较方便。
[0021]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中该连接组件具有:一连接轴杆,其连接该拇指基座,且沿该纵向延伸;一第一压板,其连接该手背基座;一第二压板,其连接该第一压板,并且与该第一压板共同夹持该连接轴杆;该连接轴杆能相对该第一压板及该第二压板移动以使该拇指基座可相对该手背基座直线移动。
[0022]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中该连接组件具有:一连接轴杆,其连接该拇指基座,且沿该纵向延伸;一第一压板,其连接该手背基座;一第二压板,其连接该第一压板,并且与该第一压板共同夹持该连接轴杆;该连接轴杆能相对该第一压板及该第二压板移动以使该拇指基座可相对该手背基座直线移动;该连接轴杆可相对该第一压板及该第二压板转动以使该拇指基座可相对该手背基座转动。借此,本专利技术透过一连接轴杆即可同时做出直线移动以及转动,因而具有结构简单、调整迅速、容易维护且成本较低等优点。
[0023]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中: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二压板之间形成一夹
设空间,该连接轴杆贯穿该夹设空间;该连接组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迫紧调整螺栓,其贯穿该第二压板、该夹设空间及该第一压板,并可透过至少一该迫紧调整螺栓的枢转而推抵该第二压板而改变该夹设空间的高度。借此提高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夹持连接轴杆的稳固程度,并且也易于调整夹持力道。
[0024]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中该连接组件具有:一结合座,该手背基座位于该结合座及该第一压板之间;至少一该迫紧调整螺栓螺合该结合座,且至少一该迫紧调整螺栓的尾端隐藏于该结合座内;一压合杆及一压合枢轴,该压合杆以该压合枢轴枢设于该结合座上,该压合杆枢设于该结合座的一端朝该压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拇指调整机构的外骨骼机器手,其特征在于,该外骨骼机器手包含:一手背基座,其具有一纵向、一横向及一四指侧边,该四指侧边为该手背基座沿该纵向上的一侧边;四手指骨架,其设于该手背基座上,并且突出于该手背基座的该四指侧边;一拇指基座,其位于该手背基座沿该横向的一侧,且具有一拇指侧边;一拇指骨架,其设于该拇指基座上,并且突出于该拇指基座的该拇指侧边;一连接组件,其连接该手背基座及该拇指基座,且该拇指基座能透过该连接组件而相对该手背基座沿该纵向直线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特征在于,该拇指基座能透过该连接组件而相对该手背基座转动,并且该拇指基座与该手背基座的转动轴沿该纵向延伸,以使该拇指骨架能透过该拇指基座与该手背基座的相对转动而靠近或远离该等手指骨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件具有:一连接轴杆,其连接该拇指基座,且沿该纵向延伸;一第一压板,其连接该手背基座;一第二压板,其连接该第一压板,并且与该第一压板共同夹持该连接轴杆;该连接轴杆能相对该第一压板及该第二压板移动以使该拇指基座能相对该手背基座直线移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件具有:一连接轴杆,其连接该拇指基座,且沿该纵向延伸;一第一压板,其连接该手背基座;一第二压板,其连接该第一压板,并且与该第一压板共同夹持该连接轴杆;该连接轴杆能相对该第一压板及该第二压板移动以使该拇指基座能相对该手背基座直线移动;该连接轴杆可相对该第一压板及该第二压板转动以使该拇指基座能相对该手背基座转动。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压板与该第二压板之间形成一夹设空间,该连接轴杆贯穿该夹设空间;该连接组件具有:至少一迫紧调整螺栓,其贯穿该第二压板、该夹设空间及该第一压板,并能透过至少一该迫紧调整螺栓的枢转而推抵该第二压板而改变该夹设空间的高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骨骼机器手,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件具有:一结合座,该手背基座位于该结合座及该第一压板之间;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嘉刘宗富
申请(专利权)人:富伯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