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45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床体;训练模块,包括支撑在床体上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的翻转板、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所述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支撑所述翻转板上且均沿着预定的轨迹可移动,大腿固定结构用于对躺在床体的训练者的大腿进行固定,小腿固定结构用于对所述训练者的小腿进行固定。该训练装置能够主动地实现对下肢的训练。现对下肢的训练。现对下肢的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脑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疾病发生病例越来越多,也导致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因此,针对下肢功能进行康复训练成为了十分关键的医疗手段。目前市场上的下肢康复医疗设备大多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偏瘫部位具有一定肌力后下床完成的康复训练,如跑台训练机等。而往往在术后康复初期,由于病人偏瘫部位没有肌力,他们只能卧床休养,因此,为了早日恢复下肢功能,减小残疾可能性,早期介入的床旁被动训练康复设备应运而生。常见传统的术后初期康复训练大多医疗治疗师或陪护人员手把手的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此方式劳动强度较高,难以保证持续性和稳定性,且由于治疗师的水平差异,病人术后康复质量也因此较大的差异。另外一种传统训练则是病人在训练床上站立或者弯曲训练,此方式动力源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辅助,同时由于绑带的系带,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气囊式床旁辅助康复设备则更多地刺激人体肌肉进行辅助康复,无法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因此整体康复效果相对一般;还有的一种康复训练设备需要把病人的脚抬起后而完成的康复训练,对于病人的体力有一定的考验,而且不能适应不同康复期的不同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该下肢训练装置能够主动地驱动下肢运动,进而能够对下肢无力的病人进行训练。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包括:
[0005]床体;
[0006]训练模块,包括支撑在床体上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的翻转板、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所述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支撑所述翻转板上且均沿着预定的轨迹可移动,大腿固定结构用于对躺在床体的训练者的大腿进行固定,小腿固定结构用于对所述训练者的小腿进行固定。
[0007]优选地,所述大腿固定结构采用大腿训练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小腿固定结构采用小腿训练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大腿训练驱动机构和所述小腿训练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0008]第一安装板,安装在翻转板的一侧;
[0009]第一丝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0010]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
[0011]第二安装板,设置在第一滑块上;
[0012]第二丝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的轴线垂直,并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平行于所述翻转板所在的平面;
[0013]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二滑块上。
[0014]优选地,在所述翻转板上对应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的预定的轨迹处分别设置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在所述大腿训练驱动机构和所述小腿训练驱动机构的第二滑块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杆,两连接杆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杆上。
[0015]优选地,在所述翻转板的对应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的第一安装板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两第一安装板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
[0016]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能够移动到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开关。
[0017]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调整翻转板相对于支撑架的旋转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
[0018]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架的靠近床尾一侧,所述固定板沿着垂直于所述翻转板的旋转轴线的水平方向延伸,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延伸;
[0019]调节螺钉,穿过所述滑槽且沿着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0020]翻转连杆,其一端所述调节螺钉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板铰接,通过旋拧调节螺钉,能够实现翻转连杆相对固定板的固定或者移动。
[0021]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与翻转板连接的一侧悬空,悬空的部分与床体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在训练者侧躺时,训练的一条腿放置在翻转板,另一条腿放置在所述避让空间中。
[0022]优选地,在支撑架和翻转板的靠近床头的一端且在支撑架的与翻转板连接的一侧均设置有内凹的避让弧形面。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大腿和小腿分别进行驱动,并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移动,进而能够对下肢进行训练;并且在训练时不需要训练者用力,由训练装置自动地带着大腿和小腿来回移动。
[0025]2)翻转板能够翻转,能够调整到不同的角度,进而能够根据训练者的情况调整角度以进行训练。
附图说明
[0026]图1和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训练模块的结构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训练模块的爆炸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的结构图;
[0030]图6和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模块的结构图;
[0031]图8是翻转板在竖直状态下的训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33]如图1

8所示,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和设置在床体1上的训练模块3,所述训练模块3包括大腿固定结构3517和小腿固定结构3217,所述大腿固定结构3517用于对躺在床体1上的训练者的大腿进行固定,小腿固定结构3217用于对所述训练者的小腿进行固定。所述大腿固定结构3517和小腿固定结构3217能够沿着预定的轨迹移动,进而能够带动所述大腿和小腿移动,以实现对下肢的训练。所述大腿固定结构3517和小腿固定结构3217可以采用绑带或者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0034]所述训练模块3还包括设置在床体1上的支撑架34、通过合页331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架34上的翻转板31,所述合页331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床体1的长度方向或者训练者在床体1上所躺的方向。所述大腿固定结构3517和小腿固定结构3217沿着所述预定的轨迹可移动地设置在所翻转板31上,通过旋转翻转板31能够调整所翻转板31的角度,进而能够根据训练时的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情况的训练。
[0035]进一步,所述大腿固定结构3517采用大腿训练驱动机构35进行驱动,所述小腿固定结构3517采用小腿训练驱动机构32进行驱动,所述大腿训练驱动机构35和所述小腿训练驱动机构32的结构相同,只是尺寸略有不同,放置角度有所不同。
[0036]所述小腿训练驱动机构32包括安装在翻转板31的一侧的第一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训练模块,包括支撑在床体上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的翻转板、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所述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支撑所述翻转板上且均沿着预定的轨迹可移动,大腿固定结构用于对躺在床体的训练者的大腿进行固定,小腿固定结构用于对所述训练者的小腿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固定结构采用大腿训练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小腿固定结构采用小腿训练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大腿训练驱动机构和所述小腿训练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安装板,安装在翻转板的一侧;第一丝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第二安装板,设置在第一滑块上;第二丝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的轴线垂直,并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平行于所述翻转板所在的平面;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二滑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转板上对应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的预定的轨迹处分别设置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在所述大腿训练驱动机构和所述小腿训练驱动机构的第二滑块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杆,两连接杆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大腿固定结构和小腿固定结构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连接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训练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昔权张潇雅郑海清张丽颖高惠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