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69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包括支撑架、气泵、肢臂和充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充气机构于肢臂外侧,通过气管向气囊内充气而使得气囊膨胀将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同时可通过海绵垫片提高了气囊于患者腿部接触的舒适性,以及通过微型气管向气孔内导入气体而膨胀,使得硅胶片后端面形成凸体状,然后启动振动器产生振动对患者腿部进行振动按摩,达到了使患者更稳定的连接于机器人肢臂上,以及便于对患者进行按摩而提高机器人多功能性,提高了机器人使用范围的有益效果。提高了机器人使用范围的有益效果。提高了机器人使用范围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涉及机器人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脊髓是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因此脊髓损伤的主要症状是因传导通路的中断而引起的麻痹,通常需要辅助肢臂行走机器人进行康复治疗,肢臂康复机器人具有机器人肢臂,使用时机器人肢臂捆绑在需要康复的病人肢臂上,机器人行走,带动病人行走,达到帮助病人康复的效果。
[0003]当康复机器人在使用时,通常使用绑带将患者腿部固定于机器人肢臂上,其固定过程稳定性较低,容易发生绑带掉落,同时通过绑带固定于机器人上舒适度较低,并且启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患者的更多实际需要,降低了机器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气泵,所述支撑架底部左右两端转动安装有肢臂,所述充气机构设置于肢臂内侧,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振动器、第一中空弧形板、第二中空弧形板、气管、气囊、连接机构、阀门、T型卡杆、弹簧和插板,所述振动器设置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左端面中部,且振动器相连接于肢臂内侧,所述第二中空弧形板转动安装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外侧前端,所述气管穿过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内侧,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气囊后端,所述阀门相连接于气囊外侧,所述T型卡杆通过弹簧相连接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外侧后端,且T型卡杆贯穿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后端面,所述插板设置于第二中空弧形板左端面后端,且插板活动伸入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右端面后端开设的插槽内侧。优选的,所述气泵安装于支撑架前端面顶部。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微型气管、电磁阀、硅胶片、气孔、连接孔和海绵垫片,所述微型气管设置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外侧,且微型气管穿过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硅胶片外侧端面后衔接于气孔内侧,所述电磁阀安装于微型气管上,所述硅胶片紧固于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内侧后端,且硅胶片紧贴于气囊后端面,所述气孔开设有两个以上于硅胶片内部,且两个相邻的气孔之间通过连接孔相连接,所述海绵垫片粘贴于硅胶片后端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均为半圆环结构,且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围合形成圆环。
[0008]优选的,所述T型卡杆外侧前端为梯形结构,且插板后端面开设有相配合的卡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弧形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外侧端面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径大于气管和阀门外径。
[0010]优选的,所述气泵设置有两个于支撑架前端,且两个气泵分别对应于气管和微型气管。
[0011]优选的,所述气孔内侧为球状,且气孔等间距呈环状分布于硅胶片内部。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通过设置了充气机构于肢臂外侧,通过气管向气囊内充气而使得气囊膨胀将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同时可通过海绵垫片提高了气囊于患者腿部接触的舒适性,以及通过微型气管向气孔内导入气体而膨胀,使得硅胶片后端面形成凸体状,然后启动振动器产生振动对患者腿部进行振动按摩,达到了使患者更稳定的连接于机器人肢臂上,以及便于对患者进行按摩而提高机器人多功能性,提高了机器人使用范围的有益效果。
[0013]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通过设置T型卡杆外侧前端为梯形结构,且插板后端面开设有相配合的卡槽,便于T型卡杆进入到插板后端面的卡槽而将插板和第二中空弧形板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二中空弧形板和第一中空弧形板将患者腿部稳定的固定于肢臂上。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囊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其中:支撑架

1、气泵

2、肢臂

4、充气机构

3、振动器

31、第一中空弧形板

32、第二中空弧形板

33、气管

34、气囊

35、连接机构

36、阀门

37、T型卡杆

38、弹簧

39、插板

310、微型气管

361、电磁阀

362、硅胶片

363、气孔

364、连接孔

365、海绵垫片

36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包括支撑架1和气泵2,支撑架1底部左右两端转动安装有肢臂4,气泵2安装于支撑架1前端面顶部,气泵2设置有两个于支撑架1前端,且两个气泵2分别对应于气管34和微型气管361,便于分别向气管34和微型气管361内导入气体。
[0018]请参阅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充气机构3设置于肢臂4内侧,充气机构3包括振动器31、第一中空弧形板32、第二中空弧形板33、气管34、气囊35、连接机构36、阀门37、T型卡杆38、弹簧39和插板310,振动器31设置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左端面中部,且振动器31相连接于肢臂4内侧,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
弧形板33均为半圆环结构,且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围合形成圆环,便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围合将患者腿部固定,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外侧端面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径大于气管34和阀门37外径,便于气管34和阀门37穿过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外侧,第二中空弧形板33转动安装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外侧前端,气管34穿过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35,气囊35设置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内侧,连接机构36设置于气囊35后端,阀门37相连接于气囊35外侧,T型卡杆38通过弹簧39相连接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外侧后端,且T型卡杆38贯穿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后端面,T型卡杆38外侧前端为梯形结构,且插板310后端面开设有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包括支撑架(1)和气泵(2),所述支撑架(1)底部左右两端转动安装有肢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机构(3),所述充气机构(3)设置于肢臂(4)内侧,所述充气机构(3)包括振动器(31)、第一中空弧形板(32)、第二中空弧形板(33)、气管(34)、气囊(35)、连接机构(36)、阀门(37)、T型卡杆(38)、弹簧(39)和插板(310),所述振动器(31)设置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左端面中部,且振动器(31)相连接于肢臂(4)内侧,所述第二中空弧形板(33)转动安装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外侧前端,所述气管(34)穿过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35),所述气囊(35)设置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和第二中空弧形板(33)内侧,所述连接机构(36)设置于气囊(35)后端,所述阀门(37)相连接于气囊(35)外侧,所述T型卡杆(38)通过弹簧(39)相连接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外侧后端,且T型卡杆(38)贯穿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后端面,所述插板(310)设置于第二中空弧形板(33)左端面后端,且插板(310)活动伸入于第一中空弧形板(32)右端面后端开设的插槽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2)安装于支撑架(1)前端面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肢臂充气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6)包括微型气管(361)、电磁阀(362)、硅胶片(363)、气孔(364)、连接孔(365)和海绵垫片(3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