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华专利>正文

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2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涉及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的炊具容器,主要解决壶/锅/煲之类容器热效低问题,方案是含有容器体、容器底、盖、提手等,特征在于:在容器底上离开边沿有向上延伸的凸体,凸体由凸面及其侧壁构成,凸面的下边设有多根金属管组成的加热排管,其两端分别与凸体连接、封闭并与容器内连通;在加热排管的各管上,径向设置着若干由金属片组成的加热集片;加热排管的两端设置在凸体的侧壁上;加热排管的中部有向上引出的短管与凸面连接、封闭并与容器内连通;在容器外侧周圈安装了导流罩,形成一个火焰/烟气的筒型夹层通道,容器内部可引入导热管,形成多通路的内外加热系统。改进后的壶/锅/煲,热效达88%~91%,超过了工业锅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加热的炊具容器。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用的壶/锅/煲类器具,用原始的平底结构进行加热,受热面积小,热效低,以致换热不彻底,遭成大量热量流失。专利号为ZL99216338.2的‘双面加热节能壶’和专利号为ZL01230859.5的‘节能壶’专利,不论是在壶内设置啦叭状管加热,还是在壶底成型上许多小圆柱吸热,都是为了增加壶的受热面积达到节能目的,特别是前者将火焰引入壶肚内加热,效果比较好。但两者均受结构限制,受熟面积都比较小,节能幅度不大。例如要做成受热面积两倍的壶,对两者都是困难的。而且啦叭状管做得越大,壶的容积就越小,小圆柱体做得越大越多就越不成壶的样子,要想壶效更高,必须另谋出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通过把管-串片或管-绕片结构引入器具底部以改进壶/锅/煲的平底换热结构,并在管上引出若干短管或弯头直通器具内部以改善受热液体的循环条件;利用申请号为200420073245.9‘一种受热体导流罩’的技术技术,控制火焰尾气热交换后的排烟温度,达到对壶/锅/煲类器具外部侧面加热的目的;在上述两方面还达不到理想的情况下,还可在器具内引入导热管进行加热,以达到最大幅度地节能降耗,从根本上改善此类器具热效低耗能大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含有壶/锅/煲体、壶/锅/煲底及盖、提手等,其特征在于在壶/锅/煲底上离开边沿有向上延伸的凸体,凸体由凸面及其侧壁构成,凸面下设有多根均布的金属管组成的加热排管,其两端与凸体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在加热排管的各管上,径向均布着若干由金属片组成的加热集片,如金属串片或绕制的金属翅片。加热集片可大幅度地提高加热排管管壁的传热强度。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加热排管的两端均设置在凸体的侧壁上。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加热排管的中部有向上引出的短管与凸面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此设置可使加热派管内的受热液体迅速从短管里向上排出,同时壶/锅/煲内冷的液体可同时从加热管的两端进入,形成快速对流的加热换热状态。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加热排管中部设为开式,各开口有向上的90°的拐角引出弯头管与凸面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形成两排分立式加热排管快速对流换热结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所述加热排管的这几种形状各有其特点。两端均设置在凸体的侧壁上制作较为容易,换热状态稍差;加热排管中部有向上引出短管,形成三通和多通管使对流换热来得较快;两排分立式结构比三通管对流换热来得更畅通些,但比不上多通管结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壶/锅/煲的凸体及其安装件加热排管、加热集片、短管等组成一个安装在壶/锅/煲底部的吸热盘。吸热盘可作为一个整体组件,完成组装后再与壶/锅/煲底上预留的缺口进行封装,这种工艺设置可使整个壶/锅/煲的制作来得方便。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在壶/锅/煲外部安装ZL200420073245.9导流罩,使导流罩与壶/锅/煲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流通火焰/烟气的中空的筒型夹层通道。导流罩与这类受热器具侧面形成的中空夹层的宽度可控制对器具侧面的加热强度和排烟温度。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为防止加热排管堵塞,在壶/锅/煲内的底部可设有能复盖加热排管[6]及短管[8]端口的周沿为圆形的过滤网。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壶/锅/煲内设有若干根与外界连通的导热管,其上端口设置在壶/锅/煲壁的高处,下端口设置在壶/锅/煲底上的周沿处。火焰气从壶/锅/煲底部进入导热管,与管壁换热后从壶/锅/煲的高位出口排出,壶/锅/煲内的导热管是按周圈设置的。经过上面一系列的改进,使本技术具备了显著特点。底部的改进可使加热面积扩大8~12倍,导流罩的使用可使壶/锅/煲的加热面积扩大2倍有余,将火焰尾气引入壶/锅/煲内加热可使加热面积扩大4~6倍,三个方面的改进总体可使壶的加热面积扩大14~20倍。锅/煲的加热面积在不设置导热管的情况下也可扩大10~14倍。形成了底部和壶/锅/煲内外的多通路快速加热和换热的循环状态。实际上8~12倍的底部加热面积足以将火焰气中的大部热量吸收,余热再利用导流罩或/和内置的导热管进行二次(加热)吸收,总可使烟气的排烟温度降得很低,因而使本技术的热效从根本上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不同的加热排管在壶/锅/煲底的凸体内安装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热排管及加热集片在壶/锅/煲底上不同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3表示了本技术凸体及其安装组件与壶/锅/煲体进行装配的工艺示意图;图4表示了本技术的加热排管、导流罩及导热管在壶上设置的局部示意图;图5表示了本技术所属的锅的实施例的正示意图;图6表示了本技术所属的锅上设置的导流罩的示意图;图7表示了本技术所属的壶的实施例的正示意图;图8表示了本技术所属壶的实施例的底的示意图;图9表示了本技术所属煲的实施例的正示意图;图10表示了本技术所属煲的实施例的底部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上可知,在壶/锅/煲的底[2]上设置加热排管[6]可以增大其加热面积,可直接安在壶/锅的平底上,但更强调把加热排管[6]设置在由侧壁[5]和凸面[4]组成的凸体[3]内。由于火焰气是向上扩散的,进到凸体[3]内的火焰会有一定的滞流,有利于换热。加热排管[6]在凸体[3]内可以按图1-1、1-2、1-3所示的为一体管。图1-1是两端均设置在侧壁[5]上,图1-2是一端设置在侧壁[5]上,另一端通过弯头支承在凸面[4]上,以保障受热的液体与壶/锅/煲内的液体形成正常的对流换热。加热排管[6]可以是水平的直管,也可以是斜管。两端均与凸体[3]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图1-3是在图1-1的基础上在排管[6]的中部引出短管[8]与凸面[4]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这样加热排管[6]便形成一个冷水由低处的两端进入,热水从高位的短管[8]排出的三通式快速对流换热的循环通道。如图1-4所示,加热排管[6]中部还可以设为开式,两开口有向上的90°的拐角引出弯头短管与凸面[4]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形成两排分立式对流换热结构。这种结构因中部有了两个出口,换热对流的速度要比图1-3所示的三通式对流换热的循环来得快些。当然加热排管[6]的中部也可以设有多个短管[8],如附图4、图9和图10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凸体[3]在壶/锅/煲的底部的形状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在加热排管[6]各光壁管上可安装若干具有相同间隔的金属片,如由金属串片或绕制的螺旋金属翅片构成的加热集片[7],中心带安装孔的金属串片整体上可以是圆的也可是方的,可以单片安装也可横向连成一体安装在加热排管[6]上。加热集片[7]能从两个侧面吸收火焰的热量,可大幅度地提高加热排管[6]管壁的热流密度,由子管壁的换热强度提高了,可认同提高了壶/锅/煲底部的加热面积。从图3可知,凸体[3]及其安装件作为一个完整的组装件可有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含有壶/锅/煲体[1]、壶/锅/煲底[2]、盖[18]、提手[19]等,其特征在于:在壶/锅/煲底[2]上离开边沿有向上延伸的的凸体[3],凸体[3]由凸面[4]及其侧壁[5]构成,凸面[4]的下边设有多根金属管组成的加热排管[6],其两端分别与凸体[3]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含有壶/锅/煲体[1]、壶/锅/煲底[2]、盖[18]、提手[19]等,其特征在于在壶/锅/煲底[2]上离开边沿有向上延伸的的凸体[3],凸体[3]由凸面[4]及其侧壁[5]构成,凸面[4]的下边设有多根金属管组成的加热排管[6],其两端分别与凸体[3]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排管[6]的各管上,径向设置着若干由金属片组成的加热集片[7]。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其特征在于加热排管[6]的两端设置在凸体[3]的侧壁[5]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其特征在于加热排管[6]的中部有向上引出的短管[8]与凸面[4]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煲,其特征在于加热排管中间设为开式,各开口通过向上的90°的拐角引出弯头与凸面[4]连接、封闭并与壶/锅/煲内连通,形成两排分立式加热排管的对流换热结构。6.按照权利要求1至5所述之一的一种特别高效节能的壶/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