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13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制冷剂调节部件和连通制冷剂调节部件和换热器的第一管的第一连接件,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和连接段,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家用和商用热泵空调系统可以进行制冷和制热模式转换,在制冷模式下, 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 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
[0003]由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尺寸和内容积不同,会导致在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 系统所需要的制冷剂量不同,室内侧的能效比存在差异,从而降低了热泵系统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可以容纳更多的制冷剂,从而对系统 中工作的制冷剂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系统效能。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多 个换热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 间隔布置,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和连接段,所述第一平直段在其长度 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管中以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第一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 上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一个端部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 插入所述第二管中以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 所述连接段的另一个端部相连,所述第一平直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包括通道, 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平直段的 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
°
小于180
°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所 述第一边板位于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 二边板位于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制冷剂调节 部件,至少部分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在所述第一管的长 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 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外 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
°
小于或等于 90
°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通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管,所述 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装置,通过在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在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设 置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管连通的制冷剂调节部件,制冷剂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 度方向上的轴线与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
°
小于或等于90
°
,且制 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管的连通处,可以容纳更
多的制 冷剂,从而对系统中工作的制冷剂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系统效能。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平行,所 述第一边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边板包括在 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一边板的 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和/或所述第二边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 少一个侧面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为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 二平直段折弯,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 0
°
且小于180
°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在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 边板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侧面和 第二侧面,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 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至少一个调节件与在所述安 装件的第一侧面连接,至少另一个调节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二侧面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至少两个调节件两两连通, 多个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 外壁,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开口通过所 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 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多个调节件,多个调节件均包括用于容纳 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调节件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多个 所述调节件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每个所述调节件的开口在重力 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多个,每个所述调节件对应一个第一连接件,每 个所述调节件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为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水力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管的水 力直径的0.5倍小于所述第一管的水力直径的2倍。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管的容积的0.25倍小于所 述第一管的容积的5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换热器的主视图。
[0019]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换热器的侧视图。
[002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下端插入第二管2中以与第二管2相连。连接段33连接第一平直段31上端和第二平直段 32的上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段33可以如图12和图13所示,连接段33沿左右方 向延伸,且连接段33与多个第一平直段31连通,且与多个第二平直段32连通。可以理解 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连接段33还可以为弯曲段,其中弯曲段可以相对于第一平 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仅折弯,如图6所示;弯曲段还可以相对于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 平直段32扭转和折弯,如图1所示。
[0040]换热管3包括至少一个通道,通道从第一平直段32经连接段33延伸至第二平直段32, 以连通第一管1和第二管2。其中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可以大体平行布置,例 如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此外,第一平直段31的长度方向和 第二平直段32的长度方向还可以呈夹角布置,夹角可以大于0度小于180度。
[0041]换热器10还包括边板4,边板4包括位于多个换热管3的第一平直段31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多个换热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和连接段,所述第一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管中以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所述第一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接段的一个端部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插入所述第二管中以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个端部相连,所述第一平直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包括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
°
小于180
°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所述第一边板位于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平直段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二边板位于多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平直段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制冷剂调节部件,至少部分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边板和所述第二边板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腔体和围成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冷媒流通的开口,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
°
小于或等于90
°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通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管,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的开口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管的连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边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边板包括在所述第一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制冷剂调节部件与所述第一边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和/或所述第二边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为弯曲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明秦朋蒋建龙迈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