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掷双联接触器和接触器动触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95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单掷双联接触器和接触器动触点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和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包括联动板,联动板两端相对设置有两组动触点组件;因对动触点的接触方式,采用联动设计,动触点组件的平衡性好,使动触点的吸合/释放的同步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大的提高。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掷双联接触器和接触器动触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单掷双联接触器和接触器动触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
[0003]目前接触器一般是一个磁路驱动结构对应一组触点装置,形成一个回路;当需要两个回路时一般需要两个磁路驱动结构和两组触点装置,使得对应的安装空间也需要增加,不适用于小型的安装空间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体积小且能够同时接两个回路的单掷双联接触器和接触器动触点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单掷双联接触器用动触点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包括联动板,联动板两端相对设置有两组动触点组件。
[0007]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以及连接动触点和联动板的卡销。
[0008]所述卡销与动触点之间还设有绝缘件。
[000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套筒内可上下移动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与联动板连接,另一端与动铁芯连接。
[0010]所述动铁芯顶端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内的推动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联动板之间的推动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
[0011]所述动触点为合金材料。
[0012]单掷双联接触器用陶瓷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盖体,陶瓷盖体上相对设置有两组静触点组件;所述静触点组件两侧的陶瓷盖体上分别设置有两加强筋。
[0013]所述两加强筋相对设置,且加强筋为弧形加强筋。
[0014]所述静触点组件包括一前一后设置的两静触点。
[0015]单掷双联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外壳,该接触器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陶瓷盖组件和动触点装置;所述套筒两端均设有线圈骨架形成线圈布置空间;所述线圈布置空间外侧的导磁板内壁面上还设有截面呈U形的轭铁。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单驱双动结构装配工艺简单,尺寸控制容易。因对动触点的接触方式,采用联动设计,动触点件的平衡性好,使动触点的吸合/释放的同步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18]其中:图1为本技术动触点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陶瓷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单掷双联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1.1为驱动组件,1.2为接触组件,1.3为联动板,1.4为动触点组件,1.5为动触点,1.6为卡销,1.7为绝缘件,1.8为套筒,1.9为推动杆,1.10 为动铁芯,1.11为容纳槽,1.12为第一弹簧,1.13为第二弹簧;
[0023]2.1为陶瓷盖体,2.2为加强筋,2.3为静触点;
[0024]3.1为接触器外壳,3.2为线圈骨架,3.3为线圈布置空间,3.4为轭铁,3.6 为横导磁板,3.7为可伐圈,3.8为接触器外壳内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见图1

4所示,单掷双联接触器用动触点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1和接触组件1.2;所述接触组件包括联动板1.3,联动板两端相对设置有两组动触点组件1.4。为实现单驱双动触点,采用在联动杆连接动触点,在联动杆运动时,动触点与联动板同步工作,通过联动板形成的“桥式”触点结构,两侧动触点组件同步动作,保证一致性;联动杆采用金属件,保证抗振强度和耐冲击性能;并且由于动触点的平衡性好,产品释放时间快,释放时间的同步性好。
[0026]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1.5,以及连接动触点和联动板的卡销1.6。通过卡销固定动触点与联动板。
[0027]所述卡销与动触点之间还设有绝缘件1.7。优选的,绝缘件可以采用绝缘套;动触点与联动板间直接用绝缘件隔离,通过在绝缘件上用卡销固定;采用绝缘体将动触点与活动的金属件隔开,保证触点相互间的绝缘。
[002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筒1.8,以及套筒内可上下移动的推动杆1.9;所述推动杆一端与联动板连接,另一端与动铁芯1.10连接。驱动组件的磁路结构采用吸入方式,吸力大,反应迅速,动作时间短;动铁芯的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板上下运动,间接带动两动触点上下移动。
[0029]所述动铁芯顶端设有容纳槽1.11,该容纳槽内的推动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 1.12;所述第一弹簧与联动板之间的推动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13。在弹簧压力作用下,两组动触头弹性活动;在推动杆上设置了第二弹簧的弹簧座,在弹簧座与联动板之间设置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得推动杆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紧密接触,形成电流通路;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便于推动杆的复位。
[0030]所述动触点为合金材料。合金材料采用铜合金,采用该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温性;在高温钎焊条件(约800℃)下其硬度值保持在80HV左右,有效防止触点的粘连。
[0031]单掷双联接触器用陶瓷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盖体2.1,陶瓷盖体上相对设置有两组静触点组件;所述静触点组件两侧的陶瓷盖体上分别设置有两加强筋2.2。采用
陶瓷密封结构,内充保护气体,能够保证触点的接触电阻稳定,以及降温作用;利用陶瓷的高绝缘、高耐压性能,采用绝缘电子陶瓷材料做基体,将静触点用钎焊工艺焊接在陶瓷零件上,既保证了静触点的可靠稳定,又保证了静触点相互间的绝缘,同时采用异形结构设计,把联动的两组动触头分开;既可以隔开两组动触头断开时的电弧的影响,又能达到耐压和绝缘的要求;接触器释放时间与弹簧的工作反力有关,在满足可靠的保持力,调整弹簧反力。
[0032]所述两加强筋相对设置,且加强筋为弧形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一方面增强灭弧效果,另一方面在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时,起到导向效果;通过强磁钢之间形成的磁场,使触点断开的瞬间产生的电弧被拉长断开,达到灭弧的作用。
[0033]所述静触点组件包括一前一后设置的两静触点2.3。由于动触点组件的动触点两端均为工作端,相对于的静触点组件设置一前一后两静触点对动触点相对应,从而实现一个驱动组件带动两组动触点组件。
[0034]单掷双联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外壳3.1,该接触器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陶瓷盖组件和动触点装置;所述套筒两端(套筒只有一端开口) 处均设有线圈骨架3.2形成线圈布置空间3.3;所述线圈布置空间外侧的导磁板内壁面上还设有截面呈U形的轭铁3.4。此U形轭铁与导磁板铆接的,与动铁芯形成磁通磁路;将驱动组件置于线圈内部,磁路均匀性,吸合稳定;动铁芯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因动铁芯的的工作间隙大于触点间隙,形成超行程,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动静触点间紧密接触,形成电流通路。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掷双联接触器用动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包括联动板,联动板两端相对设置有两组动触点组件;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以及连接动触点和联动板的卡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掷双联接触器用动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与动触点之间还设有绝缘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掷双联接触器用动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套筒内可上下移动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与联动板连接,另一端与动铁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掷双联接触器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赟冯亚菊黄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艾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