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42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矿热炉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测量机构和缓冲顶紧机构,测量机构包括测量轮、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测量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的中部,第一转轴的两端均与各自的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上还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缓冲顶紧机构包括固定板、顶紧杆、固定座和弹簧,固定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皮带、弹簧的作用,能始终将测量轮顶紧在电极筒的外壁上,解决了电极筒表面存在焊瘤或坑凹,测量轮与电极筒外壁接触不良,存在打滑或不能完全有效的摩擦阻力,导致测量轮不旋转,检测不到行程位移,进而导致检测不到数据的问题。数据的问题。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热炉
,特别是涉及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炉冶炼过程中,电极的工作端是不断消耗的,电极压放装置的作用就是定期压放电极,一般中小型电炉一班压放一次,大型电炉一班压放两次,使消耗掉的部分得以补充,保持电极一定的工作长度,电极压放量的大小取决于电极消耗速率,因此在生产中需要及时掌握电极长度的实时变化,目前,电极长度通常只能在停炉期间由人工测量获得,开炉运行时无法实时测量电极的长度。
[0003]现有矿热炉电极压放测量装置,不能完全解决对电极压放数据精准及稳定的测量,在实际应用中,因电极筒壁为焊接圆柱体,电极表面存在焊瘤或坑凹不平的情况,在测量电极压放过程中会产生测量轮与电极筒壁接触不良,存在打滑或不能完全有效的摩擦阻力,导致测量轮不旋转,检测不到行程位移,导致检测不到数据。矿热炉在冶炼的时候,电极系统因为有电磁场力作用,产生高频颤动,以往电极测量装置与电极筒壁为硬性接触,电极颤动力会直接传到至电极压放量测量装置,使得测量编码器脉冲信号出现误读,数据不精准,而且容易损坏旋转编码器电子产品,造成测量装置使用寿命缩短。
[0004]经检索,公告号CN203432596U,公告日期2014.02.12公开了一种带绝缘结构的电极压放编码器,电极压放编码器是由编码器本体、连接轴和测量轮组成,编码器本体通过连接轴与测量轮相连,其特征是:在编码器本体的外圆周表面设置一绝缘层。本技术能有效防止电极压放编码器被电机壳通电烧毁的情况发生,延长电极压放编码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极压放编码器的更换次数。
[0005]该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6]1.该测量装置编码器本体与电极筒距离过近,电极筒的高温、电磁场力作用等容易对其造成影响,编码器的使用寿命较低;
[0007]2.该测量轮与电极筒外壁为硬性接触,电极颤动力会直接传到至电极压放量测量装置,且遇到电极筒表面的焊瘤或坑凹时,测量轮容易打滑,导致测量轮不旋转,影响测量精度。
[0008]因此,现有的压放测量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皮带、弹簧的作用,能始终将测量轮顶紧在电极筒的外壁上,解决了电极筒表面存在焊瘤或坑凹,测量轮与电极筒外壁接触不良,存在打滑或不能完全有效的摩擦阻力,导致测量轮不旋转,检测不到行程位移,进而导致检测不到数据的问题。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1]本专利技术为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机构和缓冲顶紧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测量轮、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所述测量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的中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与各自的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
[0012]所述缓冲顶紧机构包括固定板、顶紧杆、固定座和弹簧,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顶紧杆活动贯穿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滑槽内,且所述顶紧杆的端部与第一轴承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紧杆上套设有弹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和编码器,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编码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轮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齿,所述测量轮与电极筒的外壁抵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固定连接,弹簧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通过弹簧能始终保证测量轮顶紧在电极筒的外壁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顶紧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缓冲顶紧机构对称设置在测量轮的两侧。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二轴承座、编码器和固定板均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安装板,所述底安装板设置为绝缘板。
[0018]本专利技术亦提供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通过底安装板将整个壳体安装固定好;
[0020]S2:当电极筒在升降时,带动测量轮转动,测量轮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编码器转动,进而可通过编码器检测到测量轮的转动圈数,并将数据反馈到DCS,即可实现电极压放深度的测量;
[0021]S3:在电极筒升降过程中,若电极筒颤动,或表面存在的焊瘤、坑凹对测量机构造成影响时,通过缓冲顶紧机构将测量轮始终顶住电极筒,从而消除电极筒颤动、表面存在的焊瘤或坑凹对测量机构的影响。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编码器远离电极筒,可避免电极筒的高温、电磁场力作用等对其造成影响,提高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槽、顶紧杆、固定座和弹簧,使得该装置具有顶紧缓冲功能,通过弹簧的作用,能始终将测量轮顶紧在电极筒的外壁上,解决了电极筒表面存在焊瘤或坑凹,测量轮与电极筒外壁接触不良,存在打滑或不能完全有效的摩擦阻力,导致测量轮不旋转,检测不到行程位移,进而导致检测不到数据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有效解决了对电极压放深度测量,防止外部干扰,测量数据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顶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2]1、测量机构;2、缓冲顶紧机构;3、壳体;4、电极筒;11、测量轮;12、防滑齿;13、第一转轴;14、第一轴承座;15、第一皮带轮;16、皮带;17、第二皮带轮;18、第二转轴;19、第二轴承座;110、编码器;21、固定板;22、滑槽;23、顶紧杆;24、固定座;25、弹簧;31、底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4]请参阅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机构1和缓冲顶紧机构2,测量机构1包括测量轮11、第一皮带轮15、皮带16、第二皮带轮17和编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机构(1)和缓冲顶紧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1)包括测量轮(11)、第一皮带轮(15)、皮带(16)和第二皮带轮(17),所述测量轮(11)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13)的中部,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两端均与各自的第一轴承座(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3)上还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15),所述第一皮带轮(15)与第二皮带轮(17)之间设置有皮带(16);所述缓冲顶紧机构(2)包括固定板(21)、顶紧杆(23)、固定座(24)和弹簧(25),所述固定板(2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滑槽(22),所述第一轴承座(14)与滑槽(22)滑动配合,所述顶紧杆(23)活动贯穿在固定座(24)上,所述固定座(24)固定在滑槽(22)内,且所述顶紧杆(23)的端部与第一轴承座(1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紧杆(23)上套设有弹簧(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1)还包括第二转轴(18)、第二轴承座(19)和编码器(110),所述第二皮带轮(17)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18)上,所述第二转轴(18)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座(1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8)的另一端与编码器(1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电极压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轮(11)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齿(12),所述测量轮(11)与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志荣王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森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