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3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在于,通过车载的外部及内部传感器分别对车外障碍物以及车内乘客进行识别,一方面结合车外障碍物的距离及当前车速,预判用户驾驶意图并基于驾驶意图对车辆加速工况进行控制限制,并同时根据碰撞风险对车外障碍物的类型及碰撞后二者相对速度进行预测,从而实现有针对性地使能或禁能舱盖弹起防护机制;另一方面结合车内乘客识别结果,对车内乘客进行安全带正确佩戴检测,从而可以减轻碰撞事故对驾乘人员的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加速工况、车舱盖弹起机制、安全带佩戴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全面、可靠的车内外多方位防护策略,解决了现有车辆碰撞防护系统的不完善、漏洞多、考虑不周等问题。考虑不周等问题。考虑不周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进入普通家庭,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约5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在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严重事故趋于增加的背景之下,如何从车辆入手实现在驾驶过程中对车内外人员的保护,则是目前车企关注的焦点。
[0003]例如,在部分高端车型配备了发动机舱盖自动弹起系统,可以在车辆与外部对象发生碰撞后触发发动机舱盖向上弹起一定角度,此时的发动机舱盖相当于气囊,可以大幅降低被撞人员受到的伤害。
[0004]虽然如前所述,本领域已通过技术手段提供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现有的车辆安全系统仍不完善,存在着较多被忽视的漏洞,比如缺少多维度的事故研判及规避机制;又如,车辆的某些安全防护功能考虑不周,触发策略较为单一,也会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前述发动机舱盖自动弹起系统仅依靠碰撞感应触发,存在着防护过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上电启动并处于运行过程中,基于车载外部传感器检测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同时基于车载内部传感器对车内所有乘客进行识别;当检测出在预设距离之外存在障碍物时,获取当前车辆速度,并根据当前车辆速度预测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基于所述驾驶意图对车辆的加速工况进行使能控制或禁能控制,并根据当前车辆速度,以及车辆与障碍物的动态间距,判断车辆是否能够规避与障碍物的碰撞风险;若判断结果为无法规避碰撞,则利用车载外部传感器对障碍物进行细化识别,并基于细化识别结果,对舱盖弹起系统进行使能控制或禁能控制;以及,当识别到车内存在除驾驶员以外的乘客时,检测该乘客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若检测出该乘客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则输出提醒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驾驶意图对车辆的加速工况进行使能控制或禁能控制包括:当当前车辆速度低于预设的车速阈值时,确定驾驶员当前为低速操控意图,此时实时检测油门踏板是否被踩下;若是,则使能加速工况并以预设的幅度进行车辆加速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速操控意图条件下,当车辆加速并达到车速阈值时,则禁能车辆继续加速:当检测到油门踏板被踩下时,强制以车速阈值行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度车辆驾驶安全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驾驶意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李卫兵韩晓峰夏文娟王涛朱子甲杨广磊尹苏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