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及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307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包括物料混合装置、发酵罐、陈化装置、配料装置、辅料混合装置、烘干装置、粉碎筛分装置、成品包装装置、液体肥料收集装置和蒸汽装置;蒸汽装置、发酵罐和液体肥料收集装置顺次连接组成液体肥料生产线;物料混合装置、发酵罐、陈化装置、粉碎筛分装置、配料装置、辅料混合装置、烘干装置和成品包装装置顺次连接组成固体肥料生产线。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发酵罐同时生产出液态肥料和固态肥料,这样充分发挥原料的价值,不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发酵罐中进行发酵,而且在发酵罐中腐熟均匀彻底、灭草籽彻底和灭病原菌彻底。通过添加微生物功能菌剂和微量元数,解决微生物肥料的成分单一的弊端。微生物肥料的成分单一的弊端。微生物肥料的成分单一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
,特别涉及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目前,行业技术落后,工艺简陋,生产的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水分等技术指标达不到行业要求。同时,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在陈化过程中,部分原材料容易结成块,结成块后使得陈化的效果差,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铲车翻抛陈化过程中的物料,这样的翻抛方式使得结成块的物料还是块状,达不到陈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及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包括物料混合装置、发酵罐、陈化装置、配料装置、辅料混合装置、烘干装置、粉碎筛分装置、成品包装装置、液体肥料收集装置和蒸汽装置;
[0006]所述蒸汽装置、发酵罐和所述液体肥料收集装置顺次连接组成液体肥料生产线;
[0007]所述物料混合装置、发酵罐、陈化装置、粉碎筛分装置、配料装置、辅料混合装置、烘干装置和所述成品包装装置顺次连接组成固体肥料生产线。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陈化装置包括陈化仓和设置在所述陈化仓内部的翻抛机;
[0009]所述翻抛机包括进料组件、抛洒组件、拆块组件和控制中心,所述抛洒组件设置再所述拆块组件的输出侧,所述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拆块组件的输入侧,所述进料组件、抛洒组件和拆块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0010]所述拆块组件包括移动小车、支架、拆块部件、进料仓和出料管,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所述拆块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拆块部件的上侧与所述进料仓密封连接,所述拆块部件的下侧与所述出料管密封连接,所述进料仓与所述进料组件的输出端配合,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抛洒组件的输入端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拆块部件包括圆形箱体、第一驱动电机、转轴、固定耳、拆刀和切割刀,所述圆形箱体为密封箱体,所述圆形箱体的上侧设置与所述进料仓密封连接的进料口,所述圆形箱体的侧设置与所述出料管密封配合的出料口,所述圆形箱体内部同轴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耳,所述拆刀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耳上,所述拆刀的另一端始终不与所述圆形箱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轴平行。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上的所述切割刀倾斜设置,所述切割刀刀刃到转轴轴心的
距离为L,所述圆形箱体内壁的半径为R,关系式有:L=δR,其中1≤δ≤1.05。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输送绞龙、第二驱动电机、进料铲斗、输送管、第一固定轴、第一摆动轴和第一液压缸,所述输送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配合的所述输送绞龙,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输送管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输送绞龙转动,所述输送管的上端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输送管的上端端部与所述进料仓配合,所述第一摆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进料铲斗密封连接在所述输送管下端的端部,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输送管绕所述第一固定轴做圆弧形运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抛洒组件包括皮带输送部件、转动支撑架、摆动支撑架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皮带输送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配合,所述皮带输送部件倾斜设置,其下端通过所述转动支撑架与所述支架相连,其上端通过所述摆动支撑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支架且用于驱动所述带输送部件绕所述转动支撑架转动,所述转动支撑架位于所述出料管的正下方。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撑架包括第一卡紧钳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卡紧钳上设置的旋转孔中;
[0016]所述摆动支撑架包括第二卡紧钳和第二摆动轴,所述第二摆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紧钳铰接,所述第二摆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液体肥料收集装置包括降温组件、液体储存箱、冷却水箱、动力泵,所述降温组件的一端通过气体管与所述发酵罐的上端相连,所述降温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液体管与所述液体储存箱相连,所述液体储存箱的底部设置有带开关的出液管,所述液体储存箱的顶部设置有辅料添加口,所述冷却水箱通过冷水管与所述降温组件的一端相连,所述降温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热水管与所述冷却水箱相连,所述动力泵设置在所述冷水管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外壳体和螺旋管,所述降温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所述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一端与所述气体管密封连接,所述螺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管密封连接。
[0019]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将蓄禽粪污、秸秆粉和屠宰场下脚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所述物料混合装置中进行原料混合,所述原料的水分处于40~50%之间;
[0021]S2:将混合后的所述原料输送到所述发酵罐中,所述发酵罐在进料过程中同时进行搅拌;
[0022]S3:所述发酵罐中所述原料的体积不超过所述发酵罐容积的85%,进料完成后,关闭所述发酵罐顶部设置的进料阀门,然后通过所述蒸汽装置向所述发酵罐内部通入蒸汽进行发酵,控制所述发酵罐内部的温度在90~120℃之间,内部的压强在0.75~0.8MPa之间,保持此温此压,直至所述原料在所述发酵罐中达到腐熟程度,然后关闭所述蒸汽装置与所述发酵罐之间的阀门,然后开启所述发酵罐与所述液体肥料收集装置之间的阀门生产液体肥料,待所述发酵罐内部的温度降至50℃以下时,打开所述发酵罐底部的出料阀门;
[0023]S4:从所述出料阀门出来的物料运输到陈化装置中,在所述陈化装置中将物料陈化10~15天,在陈化过程中,每隔3~4天,利用所述翻抛机翻抛一次;
[0024]S5:陈化后的物料输送到粉碎筛分装置中进行粉碎和筛分,然后物料输送到所述
辅料混合装置进行配料混合,在输送的途中通过所述配料装置向物料中添加配料,配料包括一定比例的微生物功能菌剂和一定比例的微量元素;
[0025]S6: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到烘干装置进行烘干作业,所述烘干装置的进料口温度控制在70~80℃,所述烘干装置的出料口温度控制在30℃以下,同时,烘干后形成肥料,肥料中的水分控制到30%以下;
[0026]S7:烘干后的肥料输送到所述成品包装装置中进行成品包装。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发酵罐同时生产出液态肥料和固态肥料,这样充分发挥原料的价值,不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混合装置(1)、发酵罐(2)、陈化装置(3)、配料装置(4)、辅料混合装置(5)、烘干装置(6)、粉碎筛分装置(7)、成品包装装置(8)、液体肥料收集装置(9)和蒸汽装置(10);所述蒸汽装置(10)、发酵罐(2)和所述液体肥料收集装置(9)顺次连接组成液体肥料生产线;所述物料混合装置(1)、发酵罐(2)、陈化装置(3)、粉碎筛分装置(7)、配料装置(4)、辅料混合装置(5)、烘干装置(6)和所述成品包装装置(8)顺次连接组成固体肥料生产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陈化装置(3)包括陈化仓(11)和设置在所述陈化仓(11)内部的翻抛机;所述翻抛机包括进料组件、抛洒组件、拆块组件和控制中心,所述抛洒组件设置再所述拆块组件的输出侧,所述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拆块组件的输入侧,所述进料组件、抛洒组件和拆块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拆块组件包括移动小车(12)、支架(13)、拆块部件、进料仓(14)和出料管(15),所述支架(13)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2)上,所述拆块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3)上,所述拆块部件的上侧与所述进料仓(14)密封连接,所述拆块部件的下侧与所述出料管(15)密封连接,所述进料仓(14)与所述进料组件的输出端配合,所述出料管(15)与所述抛洒组件的输入端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块部件包括圆形箱体(16)、第一驱动电机(17)、转轴(18)、固定耳(19)、拆刀(20)和切割刀(21),所述圆形箱体(16)为密封箱体,所述圆形箱体(16)的上侧设置与所述进料仓(14)密封连接的进料口(22),所述圆形箱体(16)的侧设置与所述出料管(15)密封配合的出料口(23),所述圆形箱体(16)内部同轴设置有所述转轴(1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7)用于驱动所述转轴(18)转动,所述转轴(18)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耳(19),所述拆刀(20)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耳(19)上,所述拆刀(20)的另一端始终不与所述圆形箱体(16)的内壁接触,所述出料口(2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切割刀(21),所述切割刀(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轴(18)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3)上的所述切割刀(21)倾斜设置,所述切割刀(21)刀刃到转轴(18)轴心的距离为L,所述圆形箱体(16)内壁的半径为R,关系式有:L=δR,其中1≤δ≤1.05。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输送绞龙(24)、第二驱动电机(25)、进料铲斗(26)、输送管(27)、第一固定轴(28)、第一摆动轴(29)和第一液压缸(30),所述输送管(27)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27)配合的所述输送绞龙(2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设置在所述输送管(27)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输送绞龙(24)转动,所述输送管(27)的上端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轴(28)与所述支架(13)相连,所述输送管(27)的上端端部与所述进料仓(14)配合,所述第一摆动轴(29)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27)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轴(29)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3)铰接,所述进料铲斗(26)密封连接在所述输送管(27)下端的端部,所述第一液压缸(30)设置在所述支架(13)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输送管(27)绕所述第一固定轴(28)做圆弧形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洒组件包
括皮带输送部件(31)、转动支撑架、摆动支撑架和第二液压缸(32),所述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映
申请(专利权)人:南江县万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