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279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及方法,属于自复叠制冷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过滤器、高温级节流装置、热换器、低温节流装置、蒸发器;高温级节流装置由电磁阀和毛细管组成,也可直接采用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高温级节流装置还连接温控器。该方法通过温控器分别采集高温级节流装置末端和换热器进口处的温度信号,并对温度信号进行比较,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开关功能的高温级节流装置优化制冷系统,提高了整个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拉温深度,降低了压机功率,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效。了整个系统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复叠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规的自复叠制冷循环中主要包含四大部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这四大部件对保温箱体进行降温、控温。混合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排出到冷凝器进行冷却,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冷凝器冷却的液态制冷剂在气液分离器中下沉,经过高温级毛细管节流后进入换热器,气态制冷剂上升,进入换热器的另一侧。气态制冷剂与液态制冷剂进行换热后,气态制冷剂再通过低温毛细管进入箱内给保存箱降温。这种循环过程中,高温制冷剂在循环后期作用降低,存在改进空间。
[0003]在现有自复叠制冷系统中,前期利用高温制冷剂节流后对箱内温度进行制冷,后期利用蒸发器出口低温制冷剂与高温制冷及节流后混合冷媒对低温制冷剂进行制冷,由于高温制冷剂节流后温度较高,在机器运行后期会影响机器的拉温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及方法,通过对高温节流装置的开关控制,来实现高温制冷剂在系统循环中的含量,从而影响整体的拉温深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过滤器、换热器、低温节流装置、蒸发器,过滤器和换热器之间连接可控制开关的高温级节流装置。
[0007]优选地,过滤器、高温级节流装置、换热器通过铜管依次连接。
[0008]优选地,高温级节流装置由电磁阀和毛细管组成。
[0009]优选地,高温级节流装置为热力膨胀阀。
[0010]优选地,高温级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0011]优选地,高温级节流装置还连接温控器;温控器分别采集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温度信号,并对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比较,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0012]优选地,第一检测点位于高温级节流装置的末端,第二检测点位于毛细管进入换热器的进口处。
[0013]优选地,当第一检测点的温度高于第二检测点的温度时,控制板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关闭。
[0014]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具体流程为:在系统刚开机的初期,高温级节流装置完全打开,通过高温制冷剂的冷量给箱内温度降温;当温控器检测到第一温度检测点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检测点的温度时,对高温级节流装置发出关闭信号,节流装置逐渐关闭,使高温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后的温度下降,同时降低高温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的占比,减少换热器中高温制冷剂与蒸发器出口混合制冷剂之间
的热交换;当节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高温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量接近于零,高温级制冷剂逐渐不再参与制冷循环。
[0015]本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具有开关功能的高温级节流装置进行优化,并通过温控器实时检测温度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的开关,提高了整个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拉温深度,降低了压机功率,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效。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压缩机;2

冷凝器;3

气液分离器;4

过滤器;5

高温级节流装置;6

第一温度检测点;7

第二温度检测点;8

换热器;9

低温节流装置;10

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3、过滤器4、高温级节流装置5、换热器8、低温节流装置9、蒸发器10。其中,低温节流装置9采用的是毛细管连接;其他部分采用的都是铜管连接。高温级节流装置5可由电磁阀和毛细管组成,也可以直接采用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当直接采用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时直接用铜管进行连接,不需要再使用毛细管。
[0021]另外,高温级节流装置5还连接温控器。温控器分别采集高温级节流装置末端的温度和毛细管进入换热器进口处的温度,分别对应图1中第一温度检测点6和第二温度检测点7的位置,第二温度检测点7位于第一温度检测点6稍上方一点处。温控器实时对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比较,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5的开启和关闭。当高温级节流装置末端的温度高于换热器进口的温度时,温控器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5关闭;相反,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5开启。
[0022]上述系统采用具有开关功能的节流装置,主要优化部分是采用可控制开关的高温级节流装置替代传统的节流装置,可以改变传统高温制冷剂通过毛细管固定节流的方案。在系统刚开机的初期,节流装置完全打开,通过高温制冷剂的冷量给箱内温度降温;当温控器检测到第一温度检测点6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检测点7的温度时,对高温级节流装置发出关闭信号,节流装置逐渐关闭,使高温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后的温度下降,同时降低高温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的占比,减少换热器中高温制冷剂与蒸发器出口混合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当节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高温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量接近于零,高温级制冷剂逐渐不再参与制冷循环,此时,整个自复叠制冷系统可以看做回热制冷,使系统的拉温深度提高,压机功率降低,机器的COP升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效。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自复叠制冷循坏中,通过高温级节流装置的开关,实现了高温级制冷剂在系统循坏中的优化运用,在机器运行前期,低温级制冷剂液化量较少,此时,通过高温级制冷剂对整个箱体进行降温,提高机组的降温速度。当箱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高温级制冷剂在系统循环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在换热器中会吸收低温级的制冷量,高温级制冷剂对制冷循环起到副作用,这时,通过高温级节流装置的关闭,减少高温级制冷剂在系统循环中的含量,使低温级制冷剂在系统循环中的热损失减少,提高系统的拉温深度,提高系
统的制冷效率。
[0024]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过滤器、换热器、低温节流装置、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和换热器之间连接可控制开关的高温级节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高温级节流装置、换热器通过铜管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由电磁阀和毛细管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为热力膨胀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还连接温控器;温控器分别采集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的温度信号,并对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比较,控制高温级节流装置的开启和关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优化型自复叠制冷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伟单波白文涛李培荣李斌王学孔于献江宋景娟隋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澳柯玛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