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46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用于流通第一制冷剂;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用于流通第二制冷剂;换热组件,其包括:放热部,设置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高温级压缩机排出口与蒸发部之间;吸热部,设置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低温级蒸发管与低温级压缩机吸入口之间;吸热部用于促使流经其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放热部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而升温,从而能够提高低温级压缩机的吸气温度,适合家用冰箱冷柜等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通常由两个单独的制冷循环回路组成,分别称为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简称高温部分)及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简称低温部分)。高温部分使用标准沸点相对较高的第一制冷剂,低温部分使用标准沸点相对较低的第二制冷剂。冷凝蒸发器,利用高温部分的第一制冷剂制取的冷量,使低温部分的压缩机排出的第二制冷剂蒸气凝结,既是高温部分的蒸发器,又是低温部分的冷凝器。
[0003]现有技术中,在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从回气管流向低温级压缩机吸入口的第二制冷剂温度偏低,使得低温部分的压缩机吸气温度低,会导致低温级压缩机回气管和低温级压缩机吸入口周围凝露或结霜,从而导致冷量损失。对于家用小型制冷设备而言,十几瓦甚至几瓦的冷量损失就会导致制冷效率明显降低。
[0004]因此,如何提高低温部分的压缩机吸气温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中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低温级压缩机的吸气温度。
[0007]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具有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中储物间室的制冷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中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的制冷效率。
[0009]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中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的能量利用效率。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用于流通第一制冷剂,并且其内设置有高温级压缩机和蒸发部;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用于流通第二制冷剂,并且其内设置有低温级压缩机、冷凝部和低温级蒸发管;蒸发部用于促使流经其的第一制冷剂吸收流经冷凝部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以及换热组件,其包括:放热部,设置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高温级压缩机排出口与蒸发部之间;吸热部,设置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低温级蒸发管与低温级压缩机吸入口之间;吸热部用于促使流经其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放热部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
[0011]可选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高温级冷凝器,设置于高温级压缩机排出口
与蒸发部之间,并且放热部位于高温级冷凝器与蒸发部之间。
[0012]可选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多个相互并联设置的供冷支路,每个供冷支路内设置有一个支路节流装置;多个供冷支路包括:第一供冷支路,其内设置有第一供冷蒸发管,第一供冷蒸发管用于促使流经其的第一制冷剂吸热;第一供冷蒸发管与低温级蒸发管用于为同一储物间室供冷。
[0013]可选地,第一供冷蒸发管与低温级蒸发管穿设于同一翅片组上。
[0014]可选地,第一供冷支路内还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供冷蒸发管的下游,用于仅允许来自第一供冷蒸发管的第一制冷剂单向流出。
[0015]可选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供冷蒸发器,设置于放热部与高温级压缩机吸入口之间,用于促使来自多个供冷支路的第一制冷剂通向高温级压缩机吸入口。
[0016]可选地,蒸发部设置于放热部与第二供冷蒸发器之间;并且多个供冷支路设置于放热部与蒸发部之间。
[0017]可选地,多个供冷支路设置于放热部与第二供冷蒸发器之间;多个供冷支路还包括:第二供冷支路,蒸发部设置于第二供冷支路内。
[0018]可选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防露管,设置于高温级冷凝器与供冷支路之间,用于促使流经其的第一制冷剂放热;放热部设置于高温级冷凝器与防露管之间;高温级第一储液包,设置于放热部与防露管之间。
[0019]可选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低温级节流装置,设置于冷凝部与低温级蒸发管之间;吸热回气管段,设置于低温级蒸发管与吸热部之间;至少部分吸热回气管段与低温级节流装置相互贴靠或相互套接设置,使得流经吸热回气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低温级节流装置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如上述任一项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设置于箱体内。
[0021]本专利技术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其中,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具有设置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高温级压缩机排出口与蒸发部之间的放热部,以及设置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低温级蒸发管与低温级压缩机吸入口之间的吸热部。吸热部用于促使流经其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放热部的第一制冷剂的热量,使得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的第二制冷剂在流入压缩机吸入口之前升温,从而能够提高低温级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能够减少或避免因吸气温度过低导致的冷量损失,提高制冷效率,避免低温级压缩机吸入口附近发生凝露或结霜,提高了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的性能。
[002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其中,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的第一供冷蒸发管与低温级蒸发管穿设于同一翅片组上,并且第一供冷蒸发管与低温级蒸发管用于为同一储物间室供冷,能够提高该储物间室的制冷效率,使得该储物间室快速降温。
[002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其中,将第一供冷蒸发管设置于放热部与蒸发部之间,第一供冷蒸发管促使流经其的第一制冷剂蒸发吸热并为储物间室供冷,充分利用了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所产生的冷量。将放热部设置于高温级冷凝器与蒸发部之间,流经放热部的第一制冷剂将热量传递给流经吸热部的第二制冷
剂,能够增加第一制冷剂的过冷度,从而提高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的制冷效率。
[002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还设置有低温级节流装置和吸热回气管段,其中,低温级节流装置设置于冷凝部与低温级蒸发管之间,吸热回气管段设置于低温级蒸发管与吸热部之间,并且至少部分吸热回气管段与低温级节流装置贴靠设置,使得流经吸热回气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低温级节流装置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提高了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制冷设备的能量利用效率。
[0025]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6]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7]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的示意图;
[0028]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用于流通第一制冷剂,并且其内设置有高温级压缩机和蒸发部;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用于流通第二制冷剂,并且其内设置有低温级压缩机、冷凝部和低温级蒸发管;所述蒸发部用于促使流经其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吸收流经所述冷凝部的所述第二制冷剂的热量;以及换热组件,其包括:放热部,设置于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所述高温级压缩机排出口与所述蒸发部之间;吸热部,设置于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并位于所述低温级蒸发管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吸入口之间;所述吸热部用于促使流经其的所述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所述放热部的所述第一制冷剂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其中,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高温级冷凝器,设置于所述高温级压缩机排出口与所述蒸发部之间,并且所述放热部位于所述高温级冷凝器与所述蒸发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其中,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多个相互并联设置的供冷支路,每个所述供冷支路内设置有一个支路节流装置;多个所述供冷支路包括:第一供冷支路,其内设置有第一供冷蒸发管,所述第一供冷蒸发管用于促使流经其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吸热;所述第一供冷蒸发管与所述低温级蒸发管用于为同一储物间室供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供冷蒸发管与所述低温级蒸发管穿设于同一翅片组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供冷支路内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供冷蒸发管的下游,用于仅允许来自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辉陶瑞涛刘煜森孙永升冯茹丹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