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242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全息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全息成像装置包括:长方形框架、第一显示屏、平面结构和第二显示屏;所述长方形框架,与地面呈预设倾角设置,所述框架上固定有全息膜;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第一侧,垂直于地面设置,用于显示前景画面;所述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第二侧,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呈预设角度顺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用于显示背景画面。通过该技术方案,降低全息成像装置对应用环境的要求,实现理想的视觉呈现效果。实现理想的视觉呈现效果。实现理想的视觉呈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息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息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全息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息投影技术(front

projected ho l ographic d i sp l ay)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适用范围产品展览、汽车服装发布会、舞台节目、互动、酒吧娱乐、场所互动投影等。
[0003]全息投影技术与现有投影技术在原理上截然不同,其利用干涉衍射原理将光引导至所需的地方,而非遮挡光,因而在投影特殊图案时亮度可以达到普通投影的数十倍甚至上千倍。
[0004]目前的全息成像系统存在以下缺点:
[0005]1)需要在全息膜下方的地面做地面下沉,实际应用中很多场地不具备应用条件。
[0006]2)背景画面是通过灯光照亮下沉地面形成的空间,背景画面上不能显示影像。
[0007]3)下沉地面所形成的空间,可以被观看者直接观看到,破坏了该装置的视觉呈现效果。
[0008]4)顶部及两侧是开放的,空间中的环境光线很容易对下沉地面的空间进行干扰,影响该装置视觉呈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中至少一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息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从而降低对应用环境的要求,实现理想的视觉呈现效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息成像装置,包括:长方形框架、第一显示屏、平面结构和第二显示屏;
[0011]所述长方形框架,与地面呈预设倾角设置,所述框架上固定有全息膜;
[0012]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第一侧,垂直于地面设置,用于显示前景画面;
[0013]所述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第二侧,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呈预设角度顺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底端相连;
[0014]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用于显示背景画面。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c=90
°
所述第一平面的上沿与所述第三平面的下沿连接的辅助面D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夹角为∠b,所述长方形框架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的夹角为∠b

,∠b=∠b

,所述辅助面D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90
°‑
∠b

∠b

=90
°‑
2∠b,所述辅助面D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d,∠d=180
°‑
∠a。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辅助面D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高度。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的长度=(辅助面D的长度

第二平面的长度)
×
tan∠a。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三平面的长度=(辅助面D的长度

第二平面的长度)/cos∠a。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平面的长度等于所述辅助面D的长度的一半。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夹住所述长方形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平面结构连接。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顶部封板,所述顶部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部和所述长方形框架的顶部之间,以使顶部封闭。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全息成像装置的成像方法,用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23]通过第一显示屏显示前景画面影像,通过第二显示屏显示背景画面影像,所述背景画面影像的光以及平面结构形成的空间反射出的光入射到全息膜上,并由从全息膜反射的光形成虚像,所述虚像位于所述全息膜的后方。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0025]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方设置第一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端用于安装待升降器件;
[0026]若干第一电动伸缩杆,上端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下端周侧均匀布置,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端;
[0027]第一竖直导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下端中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杆下端贯穿至所述安装座内;
[0028]第一限位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内上部,且位于第一竖直导向杆一侧;
[0029]第二限位及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杆下部;
[0030]所述第二限位及缓冲组件包括:
[0031]第一水平连接杆,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杆下部,且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左右两端与所述安装座左右两侧壁上下滑动连接;
[0032]两个上下间隔的第一缓冲组,所述第一缓冲组包括:第一安装壳,左右两端贯通;缓冲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壳内,所述缓冲气囊连接微型电动抽充气泵,所述微型电动抽充气泵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两个左右对称的连接组;
[0033]所述连接组包括:第一水平导向杆,沿左右方向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壳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竖直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气囊左侧或右侧、且左右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壳内;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一连接杆,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上部及下部,另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杆上;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转动连接;
[0034]所述第二限位及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竖直连接杆,上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缓冲组的对应侧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评估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用于评估所述第一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前景画面图像的图像质量,根据评估结果发出报警提示,其步骤包括:
[0036]采集第一显示屏上显示的前景画面图像;
[0037]获取采集的所述前景画面图像的图像特征,基于所述图像特征,获得采集的前景画面图像的配置文件;
[0038]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前景画面图像在第一显示屏上的预设显示图标;
[0039]将采集的所述前景画面图像输入到预设语义分割网络中,基于深度逻辑关系,确定前景画面图像在第一显示屏上的当前显示图标;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长方形框架、第一显示屏、平面结构和第二显示屏;所述长方形框架,与地面呈预设倾角设置,所述框架上固定有全息膜;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第一侧,垂直于地面设置,用于显示前景画面;所述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第二侧,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呈预设角度顺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用于显示背景画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c=90
°
所述第一平面的上沿与所述第三平面的下沿连接的辅助面D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夹角为∠b,所述长方形框架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的夹角为∠b

,∠b=∠b

,所述辅助面D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90
°‑
∠b

∠b

=90
°‑
2∠b,所述辅助面D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夹角为∠d,∠d=180
°‑
∠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面D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长度=(辅助面D的长度

第二平面的长度)
×
tan∠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面的长度=(辅助面D的长度

第二平面的长度)/cos∠a;所述第二平面的长度等于所述辅助面D的长度的一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夹住所述长方形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平面结构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顶部封板,所述顶部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部和所述长方形框架的顶部之间,以使顶部封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方设置第一水平安装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上端用于安装待升降器件;若干第一电动伸缩杆,上端沿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下端周侧均匀布置,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端;第一竖直导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安装板下端中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杆下端贯穿至所述安装座内;第一限位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内上部,且位于第一竖直导向杆一侧;第二限位及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杆下部;所述第二限位及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水平连接杆,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杆下部,且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左右两端与所述安装座左右两侧壁上下滑动连接;
两个上下间隔的第一缓冲组,所述第一缓冲组包括:第一安装壳,左右两端贯通;缓冲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壳内,所述缓冲气囊连接微型电动抽充气泵,所述微型电动抽充气泵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两个左右对称的连接组;所述连接组包括:第一水平导向杆,沿左右方向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壳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竖直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气囊左侧或右侧、且左右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壳内;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一连接杆,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上部及下部,另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杆上;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及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竖直连接杆,上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缓冲组的对应侧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成像装置还包括:评估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用于评估所述第一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前景画面图像的图像质量,根据评估结果发出报警提示,其步骤包括:采集第一显示屏上显示的前景画面图像;获取采集的所述前景画面图像的图像特征,基于所述图像特征,获得采集的前景画面图像的配置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谛听视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