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组件、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222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器组件、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涉及冰箱散热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主冷凝器整体为一U形结构;主冷凝器包括散热管道,散热管道之间呈U字形折返层叠,并首尾相连呈阵列分布;散热片,散热片固定于散热管道层间;进出管道组件,进出管道组件包括进出管A及进出管B;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设置于主冷凝器左右两侧的固定支架;主冷凝器包括左冷凝区、中冷凝区及右冷凝区;左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以及右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均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组件、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冰箱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凝器组件、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家用冰箱,为了减小外形尺寸和增大散热能力,一般将散热系统设置在冰箱压缩机仓内,通过强制风循环方式实现散热。行业内一般采用将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设置在两侧,中间通过风机进行强行对流的方式实现换热。这种方式,一般进风口设置在压机仓后盖一侧,出风口设置在压机仓后盖另一侧。由于进、出风口都设置在压机后盖上,两者之间间距小,容易形成风路短路,部分出风口吹出的风,容易回流到进风口,并没有得到有效换热,对冰箱制冷性能不利。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375506A公开一种从底部进行散热的冰箱,空气从挡风条一侧通过进风口进入压机仓,先冷却冷凝器,再经对流风机作用吹向压缩机,最后从出风口流出至挡风条的另一侧。冷凝器和压缩机,横向并排设置在压机仓内。压缩机后盖上也可开设多个通风孔,用于进风和出风。
[0003]然而,该专利没有对冷凝器进行相关描述说明,从附图来看,仅为普通的长方体结构件。而冷凝器作为散热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形状、结构、安装方式等技术状态,对整机制冷性能影响较大。空气从挡风条一侧通过进风口进入压机仓,先冷却冷凝器,再经对流风机作用吹向压缩机,最后从出风口流出至挡风条的另一侧。由于进、出风口都设置在压机后盖上,两者之间间距小,而且由于是普通通风孔,容易形成风路短路,部分出风口吹出的风,容易回流到进风口,并没有得到有效换热,对冰箱制冷性能不利。冷凝器和压缩机,横向并排设置在压机仓内,由于横向设置,冷凝器大小长度受限,散热面积也受限,不能充分发挥散热效果。故在有限空间内,如何增大冷凝器的有效散热面积(体积),成为冰箱制冷系统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组件、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通过主冷凝器呈U形设置以及在接水盘中安装副冷凝器,解决了现有的冷凝器和压缩机横向并排设置使得冷凝器尺寸受限、散热面积也受限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冷凝器组件,包括主冷凝器和副冷凝器;所述主冷凝器整体为一U形结构;所述主冷凝器包括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之间呈U字形折返层叠,并首尾相连呈阵列分布;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于散热管道层间;进出管道组件,所述进出管道组件包括进出管A及进出管B;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设置于主冷凝器左右两侧的固定支架。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冷凝器包括左冷凝区、中冷凝区以及右冷凝区;所述左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以及右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均为30
°‑
150
°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左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以及右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均为
9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散热管道固定的垂直段,以及用于与接水盘固定的水平段;所述接水盘内化霜水满载时,水平段仍高于接水盘水平面;所述固定支架总体呈L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段沿其走向矩形阵列有与散热管道穿插固定的贯通孔;所述水平段上开设有用于与接水盘安装的定位孔以及安装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副冷凝器为阵列状U型管道,并与主冷凝器通过过渡管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副冷凝器安装于接水盘内底部水平区域。
[0013]一种散热系统,包括散热模块和风道系统;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冷凝器装置、接水盘、风机组件以及压缩机;所述冷凝器装置包括上述冷凝器组件;所述接水盘中部安装有一与水平段固定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高于接水盘边沿高度;所述安装台顶部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以及与安装孔对应的安装孔,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所述风道系统包括设置于箱体本体上的风道组件及后盖;所述后盖进风口与中冷凝区保持平行;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盒及风道盖;所述风道盖通风孔分别与左冷凝区以及右冷凝区保持垂直。
[0014]一种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底下后部空间安装有上述散热系统。
[0015]一种箱体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一,将冷凝器组件安装固定在接水盘上;
[0017]步骤二,按照左右顺序将压缩机、风机组件、接水盘安装固定在箱体底板上,并将箱体底板固定在箱体本体上;
[0018]步骤三,将风道组件和后盖上,构成风道系统。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散热管道之间呈U字形折返层叠,并首尾相连呈阵列分布,散热片固定于散热管道层间,起到增大导热、散热面积的作用。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左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以及右冷凝区与中冷凝区夹角均为30
°‑
150
°
;通过主冷凝器呈U型结构布局,可以增大主冷凝器尺寸,从而增加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接水盘内化霜水满载时,水平段仍高于接水盘水平面,不会被水淹没;通过副冷凝器安装于接水盘内底部水平区域,通过其产生的热量快速蒸发接水盘22中的化霜水,也达到其快速散热目的。
[0023]4、本专利技术通过后盖进风口与中冷凝区保持平行,从而对应最大投影面积,保证最大进风量;通过风道盖通风孔分别与左冷凝区以及右冷凝区保持垂直,从而保证最短进风路径,减少风阻损失。
[0024]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箱体本体与风道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2为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冷凝器装置、接水盘、风机组件以及压缩机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4为主冷凝器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5为固定支架与主冷凝器的安装示意图;
[0031]图6为固定支架与主冷凝器安装的俯视示意图;
[0032]图7为箱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箱体底板与接水盘的安装示意图;
[0034]图9为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实施例一
[0037]请参阅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冷凝器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组件,包括主冷凝器(211)和副冷凝器(2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器(211)整体为一U形结构;所述主冷凝器(211)包括散热管道(2111),所述散热管道(2111)之间呈U字形折返层叠,并首尾相连呈阵列分布;散热片(2112),所述散热片(2112)固定于散热管道(2111)层间;进出管道组件,包括进出管A(2113)及进出管B(2114);支架组件,包括设置于主冷凝器(211)左右两侧的固定支架(2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器(211)包括左冷凝区(211a)、中冷凝区(211b)以及右冷凝区(211c);所述左冷凝区(211a)与中冷凝区(211b)夹角,以及右冷凝区(211c)与中冷凝区(211b)夹角均为30
°‑
15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冷凝区(211a)与中冷凝区(211b)夹角,以及右冷凝区(211c)与中冷凝区(211b)夹角均为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115)包括与散热管道(2111)固定的垂直段(21151),以及用于与接水盘(22)固定的水平段(21152);所述接水盘(22)内化霜水满载时,水平段(21152)仍高于接水盘(22)水平面;所述固定支架(2115)总体呈L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21151)沿其走向矩形阵列有与散热管道(2111)穿插固定的贯通孔(211510);所述水平段(21152)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春明刘全义王瑶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