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汉逊德巴利酵母Y3进行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生物防治及草莓果实贮藏保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01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果蔬采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汉逊德巴利酵母Y3进行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生物防治及草莓果实贮藏保鲜的方法。汉逊德巴利酵母Y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610。步骤为:将酵母活化培养,离心得到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汉逊德巴利酵母Y3进行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生物防治及草莓果实贮藏保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汉逊德巴利酵母Y3进行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生物防治及草莓果实贮藏保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是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鲜美红嫩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包括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以及类黄酮,酚酸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水果皇后”美称,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经济型水果之一。
[0003]我国是草莓的原产地之一,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人们在饮食上的需求也更加注重营养构成和风味,而草莓作为一种营养成分全面,色泽和香气都令人感官愉悦的季节性水果,其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种植面积也随之逐年扩大。但因草莓果实组织娇嫩、果肉质软、果皮薄,采摘后不耐贮存,在其贮藏、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真菌侵染而发生采后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引起的腐烂变质是草莓采后损失的主要原因。在真菌性病害引起的腐烂变质中以由匍枝根霉引起的软腐病害较为严重。
[0004]目前可以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传统方法来防治草莓采后软腐病。由于化学杀菌剂具有抑菌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该方法成为主要控制草莓采后软腐病的方法。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不但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降低杀菌效果,而且频繁地使用高浓度化学杀菌剂会增加草莓果实上的农药残留量,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破坏生态平衡。物理方法主要通过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热处理、辐照处理等,这些方法通过改变采后草莓的代谢环境、外部环境等方式实现对软腐病的防治。但物理防治方法因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大等弊端而限制了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0005]因此,开发方便、安全、无毒、高效、对环境友好型的草莓采后软腐病控制新技术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其中利用生物拮抗菌防治是目前被证明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筛选出了许多对水果采后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其中拮抗酵母菌由于拮抗效果好、不产生真菌毒素、不产抗生素、营养需求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安全、高效的草莓采后病害防治新手段。
[0006]然而,目前大多数拮抗酵母菌有抑菌谱窄、使用效果不稳定等不足之处,导致多数拮抗酵母菌的生物防治效果仅在少数果实上得到验证,并且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分离自草莓果实表面的能够高效控制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Debaryomyces hansenii)Y3,能够有效控制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发生,减少草莓采后软腐病造成的食用损失和商业损失,具有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
[0008]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治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酵母菌株是从草莓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在NY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对该菌株的5.8S rDNA

ITS区序列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汉逊德巴利酵母Y3的保藏信息具体如下: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610;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21年5月26日;建议的分类名为: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Y3。
[0010]汉逊德巴利酵母Y3进行草莓采后软腐病防治和贮藏保鲜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1]首先用液体培养基将汉逊德巴利酵母进行活化培养,经活化培养后离心得到菌体,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1
×
108cells/mL的酵母菌悬液,用无菌打孔器对草莓果实进行打孔,在每孔分别注入一定体积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悬液,自然晾干后再于每孔分别接种与酵母菌悬液等体积的匍枝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
×
104spores/mL,由此验证汉逊德巴利酵母可实现对由匍枝根霉引起的草莓果实软腐病的有效防治;
[0012]或者将采摘后保持自然状态的草莓果实浸入浓度为1
×
108cells/mL的酵母菌悬液,浸泡后取出,放入干净的塑料筐中自然晾干后,保鲜膜密封贮藏;即可实现对草莓采后软腐病的防治及贮藏保鲜。
[0013]所述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的条件为:28℃、180r/min条件下培养24h。
[0014]所述NYDA固体培养基的成分如下:牛肉浸膏8g,酵母浸膏5g,葡萄糖1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115℃高压蒸汽灭菌20min。
[0015]所述液体培养基是NYDB培养基,成分如下:牛肉浸膏8g,酵母浸膏5g,葡萄糖10g,蒸馏水1000mL,115℃高压蒸汽灭菌20min。
[0016]所述的离心条件为:离心力为7000g,时间5min;所述打孔的孔径为3mm,深度3mm。
[0017]所述在孔中注入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悬液和匍枝根霉孢子悬浮液的体积均为30μL。
[0018]所述浸泡的时间为30

40s。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Debaryomyces hansenii)Y3为本实验室从草莓果实上筛选得到,对人体安全无害。
[002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Debaryomyces hansenii)Y3在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易于培养、性状稳定,单独使用一定浓度该菌悬液就能有效防治草莓采后软腐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2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汉逊德巴利酵母可以代替化学杀菌剂防治草莓采后软腐病,能避免使用化学杀菌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因此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中(a)和(b)分别为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ITS区及P区核酸序列系统发育进化树图。
[0024]图2为酵母菌Y3对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抑制效果;注CK为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
Y3为浓度1
×
108cells/mL的酵母Y3菌悬液;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Debaryomyces hansenii)Y3的ITS区核酸序列系统发育进化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通过以下实施实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实例仅是说明性的,本专利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实例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酵母菌株是从镇江句容果园采摘的草莓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具体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Debaryomyces hansenii)Y3及软腐病的病原菌匍枝根霉(R.stoloni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Y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6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逊德巴利酵母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及草莓果实的贮藏保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进行草莓果实采后软腐病的生物防治及草莓果实贮藏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用液体培养基将汉逊德巴利酵母进行活化培养,经活化培养后离心得到菌体,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1
×
108cells/mL的酵母菌悬液,用无菌打孔器对草莓果实进行打孔,在每孔分别注入一定体积的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悬液,自然晾干后再于每孔分别接种与酵母菌悬液等体积的匍枝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
×
104spores/mL,实现对由匍枝根霉引起的草莓果实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或者将采摘后保持自然状态的草莓果实浸入浓度为1
×
108cells/mL的酵母菌悬液,浸泡后取出,放入干净的塑料筐中自然晾干后,保鲜膜密封贮藏;即可实现对草莓采后软腐病的防治及贮藏保鲜。4.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娜兰晨张红印张晓云王远见韩俊佳周游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