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195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包括两组升降机构、承载机构、固定底架和旋转机构,所述承载机构旋转于升降机构中间,所述固定底架设于升降机构底座,所述旋转机构顶部与固定底架底部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承载机构对鱼鳞汤包进行承载,随后通过升降机构对承载机构进行摩天轮式转动来将鱼鳞汤包送至高度差不等的鱼鳞汤包放置位置,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消除了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鱼鳞汤包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鱼鳞汤包的加工效率。旨在提高鱼鳞汤包的加工效率。旨在提高鱼鳞汤包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高温汤包冷却流程是人工从汤包生产设备上收集下来,由于汤包是连续灌浆包膜封口方式生产,原始形状是长条多包,所以必须按一定的长度剪断,再把长条多包的高温放置在输送机上面,通过使用风扇或自然空气降低汤包温度,降到预定温度后,再收集周转到其他包装设备上投包使用。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多名工人和使用大量周转箱以及占用场地大,存在不规范、产量低、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力、成品不卫生等缺陷,非常不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市场品质;
[0003]要求申请号为CN1091785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汤包在线快速自动冷却机,包括冷却仓、拖动电机A、拖动电机B、控制电箱、回转网带A、回转网带B、冷凝器和风扇,回转网带A和回转网带B夹持住带状高温汤包作迂回移动,从冷却仓的汤包出口移出,风扇吹出的风经冷凝器冷却,形成的冷风吹入冷却仓内对带状高温汤包进行冷却。高温汤包生产后无需人工剪断或收集,按其生产原状直接导入本专利技术的高温汤包自动冷却机内,经过多层回转输送和利用本专利技术自动冷却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将高温汤包自动快速冷却,冷却后的汤包最后直接进入到下序生产环节设备,与上下游设备实行自动连接,达到高效生产,产品卫生保质,省时省空间的自动生产效力。
[0004]申请号为CN2126684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陶瓷生产运输循环线,包括设置于机架的取料装置、推拨装置和循环输送装置,循环输送装置包括构成矩形阵列循环设置的输送带,输送带从出发端到结束端依次经过有切泥机、成型机、推拨装置和取料装置,结束端连接出发端构成循环输送回路;取料装置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取料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升降导柱驱动夹持机构做升降运动,驱动机构可沿机架顶部做横向滑动;推拨装置分别设置于输送带的四个拐角处。本技术提出一种陶瓷生产运输循环线,实现陶瓷生产运输的循环模式,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消耗时间,减少设备占地空间,达到同时生产多种陶瓷产品,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0005]以上专利存在均存在以下问题:
[0006]1、汤包收集、摆放冷却、周转等环节需要专人负责,其过程需要使用到大量专用物料周转箱,占用场地大;
[0007]2、汤包运输过程全部是人手操作,汤包外表产生污染甚至破损,汤包收集和周转时汤包相互堆叠挤压,亦会出现变形甚至渗漏现象,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
[0008]3、生产效率低,品质风险大,管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鱼鳞汤包生产设备,用以解决现有在汤包运输过程全部是人手操作,汤包外表产生污染甚至破损,汤包收集和周转时
汤包相互堆叠挤压,亦会出现变形甚至渗漏现象,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鱼鳞汤包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鱼鳞汤包生产的加工效率。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包括两组升降机构、承载机构、固定底架和旋转机构,所述承载机构旋转于升降机构中间,所述固定底架设于升降机构底座,所述旋转机构顶部与固定底架底部活动连接。
[0012]鱼鳞汤包生产中,生产设备一般会低于放置设备,在汤包生产中时会使用大量的人力来对鱼鳞汤包进行运输,由于鱼鳞汤包生产时温度较高,耗时耗力且安全隐患较高,通过旋转机构旋转于预定位置,随后在旋转机构架设固定底架,通过承载机构对鱼鳞汤包进行承载,随后通过升降机构对承载机构进行摩天轮式转动来将鱼鳞汤包送至高度差不等的鱼鳞汤包放置位置,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消除了生产现场安全隐患。
[0013]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框、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旋转于外框内侧;
[0014]所述外框包括固定上框、固定外框、固定下框和固定内架,所述固定上框旋转于固定内架上部,所述固定外框设于固定内架左右两端,所述固定下框设于固定内架下部;
[0015]所述外框还包括固定三角架,所述固定三角架顶端与固定外框外部连接,所述固定三角架底端与固定下框外端固定连接。
[0016]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固定三角架对升降机构进行加固,保证升降机构在对鱼鳞汤包进行升降时,结构不受应力影响,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0017]进一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上盘、旋转下盘、旋转带,所述旋转带连接旋转上盘与旋转下盘。
[0018]在具体使用时,将鱼鳞汤包放置于承载底盘后,通过电机带动旋转上盘,旋转上盘联动旋转带通过连接片对承载机构进行摩天轮时旋转输送,避免人工上下料,提高鱼鳞汤包生产中制造效率。
[0019]进一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底盘、承重主杆、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顶端与承重主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体底端与承载底盘连接;
[0020]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杆体通过连接片与旋转带活动连接。
[0021]将鱼鳞汤包放置于承载底盘后,通过电机带动旋转上盘,旋转上盘联动旋转带通过连接片对承载机构进行摩天轮式旋转输送,通过旋转输送,使鱼鳞汤包在达到最高点后,另一片鱼鳞汤包可以补上,避免生产出现空档,大大的提高了承载机构的输送效率。
[0022]进一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台、固定台、第二旋转台,所述第一旋转台下部与固定台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台下部与第二旋转台连接。
[0023]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台、固定台、第二旋转台,第一旋转台下部与固定台顶部连接,固定台下部与第二旋转台连接。通过两个旋转台的设计,保证输送鱼鳞汤包的时候,能够进行自由翻转至合适位置,保持承载机构重心稳定,同时在旋转时更加灵活精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
[0024]进一步,所述第一旋转台包括旋转上部、旋转下部,所述旋转上部底部与旋转下部固定连接;
[0025]所述旋转上部包括连接柱、连接凹槽,所述连接柱有四根,四根所述连接柱以连接凹槽为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凹槽内部设有螺纹槽;
[0026]所述旋转下部本体上设有四个压力通孔。
[0027]旋转下部本体上设有四个压力通孔。通过连接柱、连接凹槽双重连接设置,保证连接稳定性,提高设备的结构强度,同时减低设备的故障率。
[0028]进一步,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固定板体、第二固定板体、联动杆,所述第一固定板体下部还设有连接气柱,所述第一固定板体通过连接气柱与连接气柱连接。
[0029]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体还包括滑动钮,所述滑动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钮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板体前部中段和后部中段;
[0030]所述第二固定板体还包括固定钮,所述固定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钮分别设于第二固定板体前部中段和后部中段。
[0031]进一步,所述联动杆有两根,所述联动杆前段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滑动钮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杆通过滑动钮与第二固定板体固定连接。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升降机构(1)、承载机构(2)、固定底架(3)和旋转机构(4),所述承载机构(2)旋转于升降机构(1)中间,所述固定底架(3)设于升降机构(1)底座,所述旋转机构(4)顶部与固定底架(3)底部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外框(11)、旋转组件(12),所述旋转组件(12)安装于外框(11)内侧;所述外框(11)包括固定上框(111)、固定外框(112)、固定下框(113)和固定内架(114),所述固定上框(111)安装于固定内架(114)上部,所述固定外框(112)设于固定内架(114)左右两端,所述固定下框(113)设于固定内架(114)下部;所述外框(11)还包括固定三角架(115),所述固定三角架(115)顶端与固定外框(112)外部连接,所述固定三角架(115)底端与固定下框(113)外端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12)包括旋转上盘(121)、旋转下盘(122)、旋转带(123),所述旋转带(123)连接旋转上盘(121)与旋转下盘(1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底盘(21)、承重主杆(22)、连接杆体(23),所述连接杆体(23)顶端与承重主杆(22)连接,所述连接杆体(23)底端与承载底盘(21)连接;所述承载机构(2)还包括连接片(24),所述连接杆体(23)通过连接片(24)与旋转带(123)活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旋转台(41)、固定台(42)、第二旋转台(43),所述第一旋转台(41)下部与固定台(42)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台(42)下部与第二旋转台(43)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鳞汤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台(41)包括旋转上部(411)、旋转下部(412),所述旋转上部(411)底部与旋转下部(41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上部(411)包括连接柱(4111)、连接凹槽(4112),所述连接柱(4111)有四根,四根所述连接柱(4111)以连接凹槽(4112)为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凹槽(4112)内部设有螺纹槽;所述旋转下部(412)本体上设有四个压力通孔(4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绒万国福董道顺焦宇知刘溪申丽媛高伟伟赵敏胡继军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