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干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18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干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属于卫生纸生产设备,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换热罐及过滤罐组成,热蒸汽通过换热罐进入到过滤罐内,利用蒸汽余热对换热罐内的水进行加热,热蒸汽从进气管进入用过换热盘管从连通管流出进入过滤罐,过滤罐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可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后排出,热蒸汽从进入管进入后,热蒸汽内的水被冷凝出,因此从连通管流入的是水和气体,气体上浮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水流蓄积在过滤罐底部从侧出水管流出,上浮的气体经过过滤装置处理后从出气管流出。管流出。管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干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洁造纸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造纸干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造纸过程中,干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脱出压榨纸页中的水分,同时提高纸张的强度,增加纸张的平滑度,且纸张在干燥过程中,纸页干度一般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残余的水分须在纸机干燥部中蒸发脱出,通常是以蒸汽的形式进行供给,现有装置在造纸干燥过程中能源消耗过大,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无法有效回收利用,同时干燥气体在完成干燥操作的过程中会携带有有害物质,有害物质随干燥气体排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纸干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换热罐及过滤罐组成,热蒸汽通过换热罐进入到过滤罐内,利用蒸汽余热对换热罐内的水进行加热,热蒸汽从进气管进入用过换热盘管从连通管流出进入过滤罐,过滤罐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可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后排出,热蒸汽从进入管进入后,热蒸汽内的水被冷凝出,因此从连通管流入的是水和气体,气体上浮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水流蓄积在过滤罐底部从侧出水管流出,上浮的气体经过过滤装置处理后从出气管流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包括换热罐、底座、支脚、过滤罐、连通管,所述换热罐设置在底座上,支脚设置在底座底面,过滤罐设置在换热罐旁侧,换热罐与过滤罐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换热罐由进气管、进水管、换热盘管、出水管组成,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换热罐左侧,进水管设置在换热罐顶部,换热盘管设置在换热罐内部,出水管设置在换热罐左侧,所述过滤罐由支撑板、过滤装置、缓冲板、侧进水管、出气管、侧出水管组成,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过滤罐内部,过滤装置位于过滤罐内部,过滤装置放置在支撑板上,缓冲板设置在过滤罐内部,侧进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左侧,出气管设置在过滤罐右侧,侧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右侧,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过滤装置由下干燥层、活性炭层、上干燥层、提手组成,所述下干燥层、活性炭层、上干燥层由下至上设置,提手设置在上干燥层上方。
[0006]所述进气管与换热盘管连通,连通管左端与换热盘管连通,右端与过滤罐连通。
[0007]所述进水管设置有两根,出水管设置在换热盘管下方。
[0008]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块,位于过滤罐内壁的左右两侧。
[0009]所述过滤装置的外表面为钢丝网结构,内部分三层设置,每层由下至上填充有下干燥层、活性炭层、上干燥层,下干燥层及上干燥层为吸水剂。
[0010]所述缓冲板内部中空,从侧进水管向缓冲板通入冰水。
[0011]所述出气管与过滤装置上方空间连通,侧出水管与过滤罐底面接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换热罐及过滤罐组成,热蒸汽通过换热罐进入到过滤罐内,利用蒸汽余热对换热罐内的水进行加热,热蒸汽从进气管进入用过换热盘管从连通管流出进入过滤罐,过滤罐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可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后排出,热蒸汽从进入管进入后,热蒸汽内的水被冷凝出,因此从连通管流入的是水和气体,气体上浮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水流蓄积在过滤罐底部从侧出水管流出,上浮的气体经过过滤装置处理后从出气管流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换热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换热罐、2

底座、3

支脚、4

过滤罐、5

连通管、6

进气管、7

进水管、8

出水管、9

盖体、10

出气管、11

换热盘管、12

支撑板、13

过滤装置、14

缓冲板、15

侧进水管、16

下干燥层、17

活性炭层、18

上干燥层、19

提手、20

侧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
[0018]如图1

3所示,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包括换热罐1、底座2、支脚3、过滤罐4、连通管5,所述换热罐1设置在底座2上,支脚3设置在底座2底面,过滤罐4设置在换热罐1旁侧,换热罐1与过滤罐4通过连通管5连通,过滤罐2底部设置有底座和支脚,所述换热罐1由进气管6、进水管7、换热盘管11、出水管8组成,所述进气管6设置在换热罐1左侧,进水管7设置在换热罐1顶部,所述进水管7设置有两根,换热盘管11设置在换热罐1内部,所述进气管6与换热盘管11连通,连通管5左端与换热盘管11连通,右端与过滤罐4连通,出水管8设置在换热罐1左侧,出水管8设置在换热盘管11下方,所述过滤罐4由支撑板12、过滤装置13、缓冲板14、侧进水管15、出气管10、侧出水管20组成,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过滤罐4内部,所述支撑板12设置有两块,位于过滤罐4内壁的左右两侧,过滤装置13位于过滤罐4内部,过滤装置13放置在支撑板12上,缓冲板14设置在过滤罐4内部,所述缓冲板14内部中空,从侧进水管15向缓冲板14通入冰水,侧进水管15设置在过滤罐4左侧,出气管10设置在过滤罐4右侧,所述出气管10与过滤装置13上方空间连通,侧出水管20设置在过滤罐4右侧,侧出水管15与过滤罐4底面接触,顶部设置有盖体9,所述过滤装置13由下干燥层16、活性炭层17、上干燥层18、提手19组成,所述下干燥层16、活性炭层17、上干燥层18由下至上设置,提手19设置在上干燥层18上方,所述过滤装置13的外表面为钢丝网结构,内部分三层设置,每层由下至上填充有下干燥层16、活性炭层17、上干燥层18,下干燥层16及上干燥层18为吸水剂。
[0019]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换热罐1及过滤罐4组成,热蒸汽通过换热罐1进入到过滤罐4内,利用蒸汽余热对换热罐1内的水进行加热,热蒸汽从进气管6进入换热盘管内,后从连通管5流出进入过滤罐4,过滤罐4内设置有过滤装置13可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后排出,一般先从进水管7进水,水流从进水管7进入后,热蒸汽从进气管6进入后,热蒸汽与
围绕换热盘管11内的水发生冷热交换,热蒸汽所含的水被冷凝出,因此从连通管5流入的是水和气体,从连通管5流入过滤罐4内,还可能存在大量水雾,进入过滤罐4的水雾通过缓冲板14降低上浮的速度,缓冲板14内注有冰水,水雾可再次冷凝,上浮气体上浮通过过滤装置13过滤,水流蓄积在过滤罐4底部从侧出水管20流出,换热罐1的罐体内部可填充保温材料对换热罐1内的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干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包括换热罐、底座、支脚、过滤罐、连通管,所述换热罐设置在底座上,支脚设置在底座底面,过滤罐设置在换热罐旁侧,换热罐与过滤罐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换热罐由进气管、进水管、换热盘管、出水管组成,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换热罐左侧,进水管设置在换热罐顶部,换热盘管设置在换热罐内部,出水管设置在换热罐左侧,所述过滤罐由支撑板、过滤装置、缓冲板、侧进水管、出气管、侧出水管组成,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过滤罐内部,过滤装置位于过滤罐内部,过滤装置放置在支撑板上,缓冲板设置在过滤罐内部,侧进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左侧,出气管设置在过滤罐右侧,侧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罐右侧,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过滤装置由下干燥层、活性炭层、上干燥层、提手组成,所述下干燥层、活性炭层、上干燥层由下至上设置,提手设置在上干燥层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造纸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亚飞毛国建毛建廷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一晨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