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71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3
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属于顶板辐射空调技术领域,由辐射板、保温层、进水管、出水管、换热盘管构成,利用高导热性的辐射板作为散热载体,温度分布更均匀,舒适性更强;换热盘管内嵌辐射板中,通过内嵌面接触蛇形双回路结构,顶板上端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涂料层绝热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顶板辐射板热损失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热湿环境舒适度未达到预期效果、辐射板面积未充分利用等缺陷,在确保辐射板温度均匀分布的基础上,提高了其辐射换热面积及辐射换热效果,改善了辐射空调的热湿环境舒适度。舒适度。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顶板辐射空调
,涉及一种顶板辐射换热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既能节省施工成本又能保证换热能力的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辐射空调是一种利用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围护结构表面间的辐射热交换而达到供热或者供冷目的的空调系统。目前,顶板辐射空调系统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而在我国却尚未得到推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顶板辐射空调系统成本高,对技术的掌握还不成熟,辐射空调供冷供热能力受限。
[0003]辐射空调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在于顶板辐射换热器,而现有顶板辐射换热器存在辐射板温度分布不均匀、热湿环境舒适度未达到预期效果、辐射板面积未充分利用及热损失大等缺陷。为了降低辐射板热损失、扩大辐射面积的利用率、确保辐射板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以提高辐射空调系统的辐射换热效率与热舒适性,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传统顶板辐射换热器存在热损失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热湿环境舒适度达不到预期效果、辐射板面积不能充分利用等缺陷,提出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既可扩大辐射板面积的利用率及温度均匀性,又可降低热损失、提高辐射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及辐射换热效率。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辐射换热器由辐射板、保温层、进水管、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出水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连接组成;所述保温层密闭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换热盘管与第二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辐射板与保温层之间,所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连通,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分别与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分别与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的出口连接。
[0006]所述辐射板是由高导热复合材料加工制成,保温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涂料制成的保温层,所述辐射板与保温层的厚度通过热负荷、传热要求及成本进行增减,辐射板的厚度大于保温层的厚度。
[0007]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由PPR可热熔性树脂管道制成,采用蛇形双回路结构,盘管尺寸按照负荷大小确定。
[0008]所述辐射板上设有管槽,第一换热盘管与第二换热盘管的内嵌于辐射板上的管槽内。
[0009]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第一出水支管、
第二出水支管的管径相同。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由辐射板、保温层、进水管、出水管、换热盘管构成,利用高导热性的辐射板作为散热载体,温度分布更均匀,舒适性更强;换热盘管内嵌辐射板中,通过内嵌面接触蛇形双回路结构,顶板上端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涂料层绝热处理。本技术克服了现有顶板辐射板热损失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热湿环境舒适度未达到预期效果、辐射板面积未充分利用等缺陷,在确保辐射板温度均匀分布的基础上,提高了其辐射换热面积及辐射换热效果,改善了辐射空调的热湿环境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 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 为图1中A

A截面放大示意图。
[0013]图中:辐射板1、保温层2、进水管3、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出水管5、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

2所示,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顶板辐射换热器由辐射板1、保温层2、进水管3、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出水管5、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连接组成;保温层2密闭设置在辐射板1的上方,第一换热盘管4

1与第二换热盘管4

2设置在辐射板1与保温层2之间,进水管3分别与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连通,出水管5分别与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连通,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分别与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的进口连接,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分别与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的出口连接。
[0016]如图1

2所示,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辐射板1是由高导热复合材料加工制成,保温层2由二氧化硅气凝胶涂料制成的保温层,所述辐射板1与保温层2的厚度通过热负荷、传热要求及成本进行增减,辐射板1与保温层2的厚度可综合考虑热负荷、传热要求及成本来确定,辐射板的厚度大于保温层的厚度;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由PPR可热熔性树脂管道制成,采用蛇形双回路结构,盘管尺寸按照负荷大小确定;辐射板上设有管槽,第一换热盘管4

1与第二换热盘管4

2的内嵌于辐射板1上的管槽内;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的管径相同,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一换热盘管4

2内循环流体的流速综合考虑管内流体对流换热效果及流动阻力通过优化来确定,以在控制流动阻力的基础上,使管内对流换热性能最大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顶板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辐射换热器由辐射板(1)、保温层(2)、进水管(3)、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出水管(5)、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连接组成;所述保温层(2)密闭设置在所述辐射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换热盘管(4

1)与第二换热盘管(4

2)设置在所述辐射板(1)与保温层(2)之间,所述进水管(3)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连通,所述出水管(5)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连通,所述第一进水支管(3

1)、第二进水支管(3

2)分别与第一换热盘管(4

1)、第二换热盘管(4

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支管(5

1)、第二出水支管(5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平杨卫波赵炫博姜诚赵雨菲李希金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