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92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上部平面覆盖层和下部底盘框架,所述底盘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沿游步道交叉口形状拼接组成,平面覆盖层卡接在底盘框架上端凹槽内,底盘框架三角底端设置爪型支撑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植被、土壤被踩踏的问题,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为植被提供生长的空间,底层框架下端使用爪型支撑构件,使底盘框架更稳定,避免踩踏过程中下陷,缓解土壤硬化。壤硬化。壤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涉及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技术介绍

[0002]游步道是融入自然景观的道路,规定了游人行进的路线,向游人传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与理念,使景点景观有序串联起来,增强游人对景区景点的体验。游步道自身亦通过不同形式、形状、铺装和材质等形成景观融入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功能和辅助功能。游步道与主道路、次道路及其他游步道的交叉口或者接驳处多易被忽视。
[0003]目前,一般道路在设计时,会考虑人的行为习惯,设计转弯半径,以适应人在转弯时行走弧形的习惯,但游步道是引导游人深入景点的道路,在丛林、水边、花间、草地等处均有铺设,交叉口对游人行走习惯的考虑减少,常常出现游步道交叉口植被、土壤踩踏破坏严重的现象,甚至增加了游人游览随意性的几率,加重了旅游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影响到游人视觉审美及其对旅游的综合评价。这种现象在城市公园中,因客流量大、步道使用率高、修复时间短等因素,植被、土壤等破坏情况更为明显。
[0004]针对这些情况的出现,现有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措施。如在道路交叉口增添硬质铺装、假草坪等,虽缓解了植被的踩踏或掩盖了裸露的土壤,但影响景观效果展现,降低景观品质,且并未从本质上解决植被、土壤等的踩踏问题,植被、土壤的自我修复问题并未得以缓解。另外,也出现了关于景观步道交叉口美化装置,由一体架、装饰层、固定钮和支撑构件共四部分组成,一体架由模制塑料制成,分为上下两层,是整个装置的主体部分,装饰层为架设在一体架上层的条形板,通过固定钮装卸,此装置整体呈漏空双层结构,可以为交叉口处的植被撑起一片生长的空间,也具有装饰、提醒作用。此装置的出现虽然能够缓解植被的踩踏问题,但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如支撑构件底端为楔形结构,插入土壤部分,在游客踩踏密集的情况下,下陷问题突出,一方面影响植被、土壤的修复,另一方面则可能引发旅游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结合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的特点,综合考虑人体工程学、美学、环境学等理论对交叉口生态修复、美化装置进行优化设计,达到提醒标识、引导游览的作用,减少游人对植被、土壤的踩踏破坏,改善植被、土壤的生存环境,能快速的进入修复、恢复状态。同时在确保以上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达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上部平面覆盖层和下部底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沿游步道交叉口形状拼接组成,平面覆盖层卡接在底盘框架上端凹槽内,底盘框架三角底端设置爪型支撑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框架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结构为中空三角架构,上层结构相对两长边为凹凸不平的平面形成的固定卡槽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固定卡槽凹状面距地面3

5c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框架短边通过第一拼接卡槽和第二拼接卡槽组成,第一拼接卡槽从框架上端向外平面延伸后垂直布置,形成凸状矩形结构,第二拼接卡槽向框架内收缩,形成凹型卡槽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平面覆盖层为间隔设置的矩形条状结构,每条矩形结构间隔5

10cm,所述矩形条状结构两端向下弯折卡接在固定卡槽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爪型支撑构件设置在底盘框架三角下端,爪型支撑构件中心向地下凹陷形成支撑架凹槽,底盘框架支撑架插入爪型支撑构件中心使爪型支撑构件整体受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爪型支撑构件从中心向四周延伸支撑臂,形成多爪支撑结构,从爪型支撑构件中心传来的力向多个支撑臂方向传递,使中心受力更小,爪型支撑结构整体受力更加均匀,所述底盘框架外侧支撑臂支撑在地面水平面上方,底盘框架内侧支撑臂支撑在地面水平面下方。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可以更为充分的缓解植被、土壤被踩踏的问题,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为植被提供生长的空间;底层框架下端使用爪型支撑构件,使底盘框架更稳定,避免踩踏过程中下陷,缓解土壤硬化。当植被、土壤已受到影响时,放置此装置,实现生态修复、美化装饰作用;在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设置存在此种不合理现象情况下,此装置可以长期放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整体示意图;
[0016]图2是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剖面图;
[0017]图3是爪型支撑构件俯视图。
[0018]图中标记:1

平面覆盖层,2

底盘框架,3

第一拼接卡槽,4

第二拼接卡槽,5

固定卡槽,6

爪型支撑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数据为优选方案,但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2]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上部平面覆盖层和下部底盘框架,所述底盘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沿游步道交叉口形状拼接组成,平面覆盖层卡接在底盘框架上端凹槽内,底盘框架三角底端设置爪型支撑构件。
[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底盘框架之间可根据游步道交叉口的形状进行拼接,拼接可以避免架空层缺少支撑而下陷或被踩坏。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框架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结构为中空三角架构,上层结构相对两长边为凹凸不平的平面形成的固定卡槽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固定卡槽凹状面距地面3

5cm;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固定卡槽凹状面距地面5cm,使得下层有足够空间供植被生长。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框架短边通过第一拼接卡槽和第二拼接卡槽组成,第一拼接卡槽从框架上端向外平面延伸后垂直布置,形成凸状矩形结构,第二拼接卡槽向框架内收缩,形成凹型卡槽结构。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底盘框架由模制塑料制成,采用非金属制作,避免金属物质制作在日晒雨淋等情况下,对土壤造成污染,同时塑料模具采用拼接的方式组成,满足装置受力构成要件。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平面覆盖层为间隔设置的矩形条状结构,放置于底盘框架上层卡槽内的铺装物,每条矩形结构间隔5

10cm,所述矩形条状结构两端向下弯折卡接在固定卡槽上。
[0027]本实施例中,还可通过楔形铆钉直接将矩形条状结构铺装物直接固定在底盘框架上,用于长期使用不变换位置的游步道交叉口处。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上部平面覆盖层(1)和下部底盘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2)呈三角形结构,沿游步道交叉口形状拼接组成,平面覆盖层(1)卡接在底盘框架(2)上端凹槽内,底盘框架(2)三角底端设置爪型支撑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2)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结构为中空三角架构,上层结构相对两长边为凹凸不平的平面形成的固定卡槽(5)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固定卡槽(5)凹状面距地面3

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2)短边通过第一拼接卡槽(3)和第二拼接卡槽(4)组成,第一拼接卡槽(3)从框架上端向外平面延伸后垂直布置,形成凸状矩形结构,第二拼接卡槽(4)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