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60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包括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支撑梁上方的木塑板,所述木塑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双向贯通型、单向贯通型或单向非贯通型,所述凹槽内嵌有FRP增强筋和格栅板,所述凹槽内壁上涂覆有胶粘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咬合和粘结作用将FRP增强材料嵌固在木塑板受拉区域,通过约束效应和协同受力,大幅度提升栈道板的承载能力,减小长期蠕变影响,解决木塑栈道板承载能力不足和使用过程中环境和荷载周期变化引起的木塑板变形过大等技术难题。起的木塑板变形过大等技术难题。起的木塑板变形过大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RP增强木塑栈道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园林工程和土木交通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木制栈道板存在易燃、易蛀、易霉、易烂、易变形、耐久性能差、使用周期短等缺点,不利于大范围推广。木塑复合材料是近年蓬勃兴起的新型生物基复合材料,利用废弃植物纤维(木材、稻杆)和废旧塑料作为主原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耐候性,近年来在园林领域、土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其颜色质感和木材相似,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0003]但木塑栈道板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使用过程中,受交变温湿度环境和荷载反复作用的影响较大,易产生较大的蠕变和挠曲变形。现有研究表明,采用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进行增强可弥补传统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不足。因木塑材料与FRP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环境和荷载发生剧烈变化时,易发生界面剥离破坏,从而影响到栈道板的使用。
[0004]因此,如何将FRP增强材料和传统木塑复合材料进行有效结合,以提高传统木塑板的抗变形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采用FRP材料增强时因两者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易发生界面剥离破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蠕变变形小、承载能力强的FRP增强木塑栈道板。
[0006]技术方案: 一种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包括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支撑梁上方的木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双向贯通型、单向贯通型或单向非贯通型,所述凹槽内嵌有FRP增强筋和格栅板,所述凹槽内壁上涂覆有胶粘剂层。
[0007]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双向贯通型的凹槽为沿着木塑板底部纵、横向等间距交错开设的一组格栅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FRP格栅材。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单向贯通型的凹槽为沿着木塑板底部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的一组水平凹槽,所述水平凹槽内嵌有FRP筋材。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非贯通型的凹槽为沿着木塑板底部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的一组平行凹槽,所述平行凹槽两端部的木塑板处分别开设有榫孔,所述平行凹槽内嵌有FRP筋材,且所述FRP筋材的两端嵌于所述榫孔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榫孔内涂覆有胶粘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木塑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防滑沟纹。
[0012]进一步的,沿所述木塑板长度方向两侧面的其中一侧设有通长榫头,另一侧设有通长榫槽。
[0013]进一步的,沿所述木塑板宽度方向至少一个侧面设有一组端部榫头,相邻两个端部榫头之间设有与所述端部榫头适配的榫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FRP增强筋和格栅板采用纤维和树脂通过模压工艺固化而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纤维为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或含有钢丝的混杂纤维,所述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0016]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
[00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FRP增强木塑栈道板与普通木塑栈道板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通过机械咬合和粘结作用将FRP增强材料嵌固在木塑板受拉区域,通过约束效应和协同受力,大幅度提升栈道板的承载能力,减小长期蠕变影响,解决木塑栈道板承载能力不足和使用过程中环境和荷载周期变化引起的木塑板变形过大技术难题。
[0019]2)本技术栈道板结构既能提升木塑栈道板的力学性能又可显著降低环境剧烈变化导致的木塑与FRP增强材料界面剥离的现象,延长栈道板的使用寿命。
[0020]3)本技术的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安装方式简单,现场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视角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三视角局部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木塑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29]如图1

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包括通过自攻螺丝10安装于木塑梁9上方的栈道板1,栈道板1的底部开设有纵、横等间距交错开设的双向贯通型格栅凹槽6,凹槽内嵌有PRF增强筋和格栅板7,凹槽内壁上涂覆有胶粘剂层。
[0030]作为优选,栈道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防滑沟纹2。
[0031]作为优选,沿栈道板长度方向两侧面的其中一侧设有通长榫头4,另一侧设有通长榫槽3。组装拼接时,后一块栈道板的通长榫头嵌于前一块栈道板的通长榫槽3内。
[0032]作为优选,所述的端部榫头在木塑板生产时共挤形成。端部榫头的形状为楔形,木塑板底部FRP增强材料延长至榫头内,提高榫头抗剪能力。
[0033]作为优选,通长榫槽内涂覆有胶黏剂。
[0034]作为优选,栈道板1由木塑粒料PVC树脂、杨木粉、碳酸钙填充剂等通过螺旋共挤而成。
[0035]作为优选,防滑沟纹2开设在栈道板1上表面它与栈道板1一同挤出一次成形。
[0036]作为优选,通长榫槽3开设栈道板1纵向一侧,通长榫头4开设在木塑板纵向另一
侧。,通长榫槽在木塑板生产时共挤形成。通长榫槽的截面形状为楔形并进行圆角处理。
[0037]作为优选,端部榫头5开设在栈道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或者两侧,相邻两个端部榫头之间设有与端部榫头适配的榫槽。拼接时,后一块栈道板的端部榫头嵌入前一块栈道板的榫槽内。通长榫头在木塑板生产时共挤形成,通长榫头的截面形状为与通长榫槽一致的楔形并进行圆角处理。
[0038]作为优选,所述双向贯通型格栅凹槽6开设在栈道板1底部,可与木塑板共挤时一次成型,也可在木塑板上后期开凿。
[0039]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采用树脂胶,可以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等涂覆在凹槽内部表面。
[0040]作为优选,FRP增强筋和格栅板7由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和纤维材料即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或者内含有钢丝的混杂纤维通过模压工艺固化而成。涂覆胶粘剂后,嵌固在双向贯通凹槽中,待树脂胶固化后即可得到所需栈道板1。
[0041]实施例2
[004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基本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凹槽为纵向不贯通,横向贯通的单向贯通型凹槽,凹槽内嵌有FRP筋材。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包括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支撑梁上方的木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双向贯通型、单向贯通型或单向非贯通型,所述凹槽内嵌有FRP增强筋和格栅板,所述凹槽内壁上涂覆有胶粘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贯通型的凹槽为沿着木塑板底部纵、横向等间距交错开设的一组格栅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FRP格栅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增强木塑栈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贯通型的凹槽为沿着木塑板底部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的一组水平凹槽,所述水平凹槽内嵌有FRP筋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增强木塑栈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瑞丽陈晓旭庄勇方海周叮陈登杨代棒棒沈春燕杨来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