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11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2
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涉及乳胶漆生产领域,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成型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进料管,所述釜体的下端成型有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半球形,所述底板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料孔,所述釜体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支撑釜体的底圈,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和扇叶转动配合分散板可将隔膜筒内的乳胶漆进行分散、搅拌和调色处理,分散效率高,调色速度快,通过在进料管上外接充气装置可快速将隔膜筒内的粘稠乳胶漆快速从出料斗中排出,出料效率高,通过拉绳拉高隔膜筒即可将隔膜筒表面粘连的乳胶漆从出料斗中挤出,出料更加彻底。出料更加彻底。出料更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


[0001]本技术涉及乳胶漆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

技术介绍

[0002]分散釜主要在乳胶漆行业被广泛应用,集低速搅拌和高速分散于一体,实现预分散,搅拌,高速分散,调漆,调色,乳胶漆大多比较粘稠,再进行预分散,搅拌,高速分散,调漆,调色后,分散釜内的液体往往十分粘稠,出料时候十分缓慢,需要较长时间,出料效率低,分散釜内的乳胶漆粘性较大,再出料后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粘连在分散釜内壁上,无法出料,造成很大的浪费,一旦凝固还会对分散釜的后续使用造成影响,调色好的乳胶漆粘连在分散釜内壁上还会造成后续的调色不准确,污染后续乳胶漆产品的颜色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和扇叶转动配合分散板可将隔膜筒内的乳胶漆进行分散、搅拌和调色处理,分散效率高,调色速度快,通过在进料管上外接充气装置可快速将隔膜筒内的粘稠乳胶漆快速从出料斗中排出,出料效率高,通过操作拉环可以将隔膜筒高度降低使隔膜筒从出料孔中滑出,缩短定辊轮和动辊轮之间的间距,通过拉绳拉高隔膜筒即可将隔膜筒表面粘连的乳胶漆从出料斗中挤出,出料更加彻底,易于操作,不影响后续调色的质量。
[0004]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成型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进料管,所述釜体的下端成型有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半球形,所述底板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料孔,所述釜体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支撑釜体的底圈,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顶板的下端等距滑动连接有不少于四个的拉绳,所述底板的中部下方固定有用于启闭出料孔的定辊轮。
[0006]所述釜体的侧面中部固定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支撑杆,所述四个支撑杆倾斜向外固定在固定圈上,所述四个支撑杆的下端均固定有底圈,所述底圈的下端与四个支撑杆对应的位置分别等距安装有不少于四个的万向轮。
[0007]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为中空管,所述安装管的下端侧面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连杆,所述四个连杆在安装管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四个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分散板,所述分散板上开设有不少于一百个的分散孔。
[0008]所述安装管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管内,所述转轴的下端侧面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二十个的扇叶,所述扇叶与中垂线成不小于二十度的夹角。
[0009]所述釜体和顶板的连接处四周等距开设有不少于四个的线孔,所述四个线孔的内
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拉绳,所述四个拉绳位于釜体外部的末端分别固定有拉环。
[0010]所述四个拉绳位于釜体内部的末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端固定有隔膜筒,所述隔膜筒的下端成型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滑动连接在出料孔内。
[0011]所述底板的下方位于出料孔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固定件,所述两个固定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通过键连接有定辊轮,所述两个固定件的侧面靠近出料孔的侧面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杆,所述两个螺杆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件,所述两个连接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上通过键连接有动辊轮,所述两个螺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转盘。
[0012]所述隔膜筒和出料斗均由柔性塑料制成或其他高强度柔性材料制成。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和扇叶转动配合分散板可将隔膜筒内的乳胶漆进行分散、搅拌和调色处理,分散效率高,调色速度快,通过在进料管上外接充气装置可快速将隔膜筒内的粘稠乳胶漆快速从出料斗中排出,出料效率高,通过操作拉环可以将隔膜筒高度降低使隔膜筒从出料孔中滑出,缩短定辊轮和动辊轮之间的间距,通过拉绳拉高隔膜筒即可将隔膜筒表面粘连的乳胶漆从出料斗中挤出,出料更加彻底,易于操作,不影响后续调色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1、釜体;101、出料孔;102、顶板;103、进料管;104、底板;2、底圈;201、固定圈;202、支撑杆;203、万向轮;3、电机;301、安装管;302、转轴;303、连杆;304、分散板;305、分散孔;306、扇叶;4、拉绳;401、线孔;402、拉环;403、固定环;404、隔膜筒;405、底膜;406、出料斗;5、定辊轮;501、固定件;502、第一固定轴;503、连接件;504、动辊轮;505、第二固定轴;506、螺杆;507、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20]结合附图1~3的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包括釜体1,釜体1的上端成型有顶板102,顶板102的上端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进料管103,釜体1的下端成型有底板104,顶板102和底板104均为半球形,增加结构强度,便于出料,底板104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料孔101,釜体1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支撑釜体1的底圈2,顶板102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3,顶板102的下端等距滑动连接有不少于四个的拉绳4,底板104的中部下方固定有用于启闭出料孔101的定辊轮5。
[0021]釜体1的侧面中部固定有固定圈201,固定圈201上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支撑杆202,四个支撑杆202倾斜向外固定在固定圈201上,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增加结构强度,四个支撑杆202的下端均固定有底圈2,底圈2的下端与四个支撑杆202对应的位置分别
等距安装有不少于四个的万向轮203,便于移动装置。
[0022]顶板102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管301,安装管301为中空管,安装管301的下端侧面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连杆303,四个连杆303在安装管301上向下倾斜设置,四个连杆303的另一端固定有分散板304,分散板304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筒形,扇叶306转动时可以将隔膜筒404内的乳胶漆不断的吸入分散板304,并与之冲击,增加搅拌和发散效率,分散板304上开设有不少于一百个的分散孔305。
[0023]安装管301的上端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302,转轴302转动连接在安装管301内,转轴302的下端侧面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二十个的扇叶306,扇叶306与中垂线成不小于二十度的夹角,可以使隔膜筒404内的乳胶漆流动起来。
[0024]釜体1和顶板102的连接处四周等距开设有不少于四个的线孔401,四个线孔401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拉绳4,四个拉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是:所述釜体(1)的上端成型有顶板(102),所述顶板(102)的上端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进料管(103),所述釜体(1)的下端成型有底板(104),所述顶板(102)和底板(104)均为半球形,所述底板(104)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料孔(101),所述釜体(1)的下方固定有用于支撑釜体(1)的底圈(2),所述顶板(102)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顶板(102)的下端等距滑动连接有不少于四个的拉绳(4),所述底板(104)的中部下方固定有用于启闭出料孔(101)的定辊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其特征是:所述釜体(1)的侧面中部固定有固定圈(201),所述固定圈(201)上等距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支撑杆(202),所述四个支撑杆(202)倾斜向外固定在固定圈(201)上,所述四个支撑杆(202)的下端均固定有底圈(2),所述底圈(2)的下端与四个支撑杆(202)对应的位置分别等距安装有不少于四个的万向轮(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其特征是:所述顶板(102)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安装管(301),所述安装管(301)为中空管,所述安装管(301)的下端侧面固定有不少于四个的连杆(303),所述四个连杆(303)在安装管(301)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四个连杆(303)的另一端固定有分散板(304),所述分散板(304)上开设有不少于一百个的分散孔(3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粘连快速出料的分散釜,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管(3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维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