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996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包括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和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为在植草沟内部设置生态渗滤池的改良式生态植草沟;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为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通过所述生态渗滤池中的所述穿孔排水管,将净化后的雨水排放至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和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还优化了净水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能够更好地原位净化初期雨水,有效削减入河污染物浓度,节省治理成本,同时资源化利用雨水资源和提升沿河景观。沿河景观。沿河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表硬质路面增多,不透水下垫面比例增加,造成城市自然处理、净化能力下降,研究表明,道路径流是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程度最高的部分,严重影响城市水体水质,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氮磷肥是导致农田附近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农田土壤中的氮素、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农田渗漏、地表径流冲刷,其中暴雨侵蚀是农田总磷和总氮流失的主要方式,导致吸附态磷、氮等营养盐输出,造成农田附近水体富营养化。
[0003]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高,但目前还未能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初期雨水引起的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急需设计开发一种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解决初期雨水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能够更好地原位净化初期雨水,有效削减入河污染物浓度,无需占用土地资源,节省治理成本,同时资源化利用雨水资源和提升沿河景观。
[0005]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包括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和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
[0006]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为在植草沟内部设置生态渗滤池的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其中,所述生态渗滤池沿植草沟内部间隔进行设置;所述生态渗滤池包含混凝土土埂、滤料层和穿孔排水管;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包括下凹式的底部和净水植物;
[0007]所述改良式植草沟的种植区包括岸边区、缓冲区和蓄水区;
[0008]所述岸边区种植的净水植物为柳树或稠李;
[0009]所述缓冲区种植的净水植物为鸢尾、萱草、千屈菜、狼尾草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
[0010]所述蓄水区种植的净水植物为美人蕉、旱伞草、菖蒲、水竹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
[0011]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为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每层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种植有净水植物,并设置有初期雨水排放口;通过设置所述初期雨水排放口的位置,使上下相邻二层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的初期雨水的流经方向基本上平行;
[0012]在河流常水位以上的所述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种植的净水植物为再力花、德国鸢尾、茭白、芦苇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
[0013]在河流常水位以下的所述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种植的净水植物为黑藻、金鱼藻和苦草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组合;
[0014]通过所述生态渗滤池中的所述穿孔排水管,将净化后的雨水排放至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
[0015]其中,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和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分别设置于河道河岸和河道护坡。
[0016]进一步地,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主要包含植草沟、生态渗滤池和路缘石三部分;其中,所述植草沟内部种植具有净水植物。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渗滤池的结构自上向下依次为壤土层、煤渣层、粗砂层、砾石层和穿孔排水管;其中,所述壤土层上种植净水植物。煤渣层中的煤渣物质组成成份复杂,比表面积较大,孔隙不规则,具有良好的持水性,能去除N、P、有机污染物,对雨水中的Ni、Zn、Cu及Cd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粗砂使用最广泛,价格低廉、性能优越,常被用于土壤改良,较大的颗粒粒径能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同时提高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能有效降低初期雨水中的TSS(总悬浮固体)、TN(总氮)和重金属浓度;路缘石沿改良式生态植草沟两侧沿线分布,其中位于植草沟处的路缘石上设置雨水口。初期雨水依次由设置在路缘石上的雨水口进入植草沟内,沿植草沟越过混凝土土埂(雨量较大时)进入生态渗滤池,经生态渗滤池滤料层由穿孔排水管进入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态渗滤池的混凝土土埂,其顶部标高介于植草沟下凹式的底部和路缘石的顶部标高之间。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草沟还包括混凝土土埂,所述混凝土土埂的顶部标高与路缘石的顶部标高相同。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草沟下凹式的底部的坡度为1%,坡向所述生态渗滤池。
[0021]本技术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通过同时设置所述植草沟与所述生态渗滤池(即改良式生态植草沟),不仅能渗蓄雨水、削减洪峰雨量,而且能进一步强化初期雨水的净化效果。尤其对初期雨水中的有机物、N和P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0022]进一步地,当降雨强度较低(例如小降雨)时,利用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中植草沟底部空间拦截、储蓄和净化初期雨水;当降雨强度较大(例如中大降雨或暴雨)时,初期雨水先经路缘石雨水口流经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中植草沟,再经所述生态渗滤池净化处理,然后经所述生态渗滤池中设置的穿孔排水管排放至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继续净化处理;利用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中植草沟和所述生态渗滤池共同作用拦截、储存和净化初期雨水(径流雨水)。研究表明,采用以上生态组合工艺净化初期雨水效果优于单一生态处理工艺。
[0023]进一步地,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可按照河道河岸地势进行设置,例如对河道护坡地势进行改造即可。
[0024]进一步地,通过交叉设置所述相邻两层初期雨水排放口的位置,使上下相邻两层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的初期雨水的流经方向基本上平行。这样设置可使水流方向为折流式。通过这种改变水流流向,增加了水流与净水植物的接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初期雨水的净化效果。
[0025]进一步地,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中,所述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
护坡中,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设有植草沟;所述植草沟包括下凹式的底部、净水植物和初期雨水排放口;通过设置所述植草沟的初期雨水排放口,使上下相邻二层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的初期雨水的流经方向基本上平行。研究发现,通过在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中也设置植草沟,进一步提高了初级雨水的净化效果,提高了入河水质。
[0026]进一步地,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为3~8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具体层数可根据实际的河道地势情况设置。
[0027]进一步地,所述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还包括雨水储蓄单元,它设置在市政雨水管道排放口处。
[0028]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储蓄单元为雨水调蓄池。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调蓄池内部设置提升泵和溢流管。所述提升泵用于将储存的初期雨水输送至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从市政雨水排水管道收集的初期雨水;这样可以资源化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率,同时减轻初期雨水对于河道的污染;所述溢流管设置在雨水调蓄池上部位置,当降雨量较大时,多余的雨水通过溢流管直接入河。
[0029]另外,晴天干旱时通过将雨水调蓄池中的雨水输送至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和河道梯形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和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为在植草沟内部设置生态渗滤池的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其中,所述生态渗滤池沿植草沟内部间隔进行设置;所述生态渗滤池包含混凝土土埂、滤料层和穿孔排水管;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包括下凹式的底部和净水植物;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的种植区包括岸边区、缓冲区和蓄水区;所述岸边区种植的净水植物为柳树或稠李;所述缓冲区种植的净水植物为鸢尾、萱草、千屈菜、狼尾草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所述蓄水区种植的净水植物为美人蕉、旱伞草、菖蒲、水竹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为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每层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种植有净水植物,并设置有初期雨水排放口;通过设置所述初期雨水排放口的位置,使上下相邻二层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的初期雨水的流经方向基本上平行;在河流常水位以上的所述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种植的净水植物为再力花、德国鸢尾、茭白、芦苇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在河流常水位以下的所述多层阶梯型的河道梯形生态护坡上种植的净水植物为黑藻、金鱼藻和苦草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组合;通过所述生态渗滤池中的所述穿孔排水管,将净化后的雨水排放至所述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其中,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和河道梯形生态护坡净化单元分别设置于河道河岸和河道护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式生态植草沟净化单元包含植草沟、生态渗滤池和路缘石;其中,所述植草沟内部种植具有净水植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渗滤池的结构自上向下依次为壤土层、煤渣层、粗砂层、砾石层和穿孔排水管;其中,所述壤土层上种植净水植物。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南孙笑非孔祥西高伟杨帆李磊彭增亮李大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