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42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包括沿进水方向间隔构筑的沉淀塘、接触氧化塘以及生态塘,所述沉淀塘用于对养殖尾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利用生物栅填料对沉淀后的养殖尾水进行吸附处理和反硝化处理,所述接触氧化塘用于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所述沉淀塘处理得到的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对净化处理后的养殖尾水进行曝气处理和生物栅填料处理,所述生态塘用于利用固相碳源填料对所述接触氧化塘处理得到的养殖尾水进行吸附处理和二次脱氮处理,并利用沉水植物对养殖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得到清洁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脱氮效率和出水稳定性。型提高脱氮效率和出水稳定性。型提高脱氮效率和出水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水产养殖产业得到不断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养殖尾水污染越发严重,尾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死亡有机体、鱼类的排泄物以及残存饵料的分解物,这些有机物分解会产生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等污染物,不仅恶化养殖水域环境,而且会污染到周边水域环境,导致水质恶化,因此养殖尾水的处理迫在眉睫。
[0003]国内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为池塘低密度养殖和设施高密度养殖,常见的尾水处理工艺有生态塘净化系统、成套设施净化设备和湿地净化系统。其中,生态塘净化系统是目前养殖尾水处理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包括沉淀、氧化、吸附、过滤等基本功能,结合养殖场的现状将部分池塘进行改造以后具备净化功能,具有成本低及操作简便的优势,但是受到尾水不规律排放的影响,水质稳定性较差;成套设施净化设备的基本净化原理类似,但是专业性更高,操作技术更加细化,具有净化效果稳定和占用面积小的特点,由于建设和运行的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高密度高附加值的养殖场;湿地净化系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多功能生态系统,其利用微生物、填料和植物的共同作用,通过生物降解、化学吸附、物理过滤等多种方式进行水质净化,净化效果明显,出水较为稳定,尤其是对养殖尾水中的氮磷元素具有较强的去除效果,但是存在建设成本较高,后期运行管理要求较高,容易出现堵塞等问题。
[0004]根据农业部门相关的推广技术材料来看,生态塘净化技术是目前主要的应用技术,使用受限较小,建设和运行成本较低,现场改造简单,可利用周边的沟渠、河道和废气荒地,建设周期短,可以在养殖间隙进行。但是,由于养殖尾水存在排水量不稳定,污染物浓度不稳定,导致生态塘出水稳定性较差,尤其是总氮指标波动明显,因此,如何提高脱氮效率和提高出水稳定性是养殖尾水生态塘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0005]为此,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脱氮效率和出水稳定性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包括沿进水方向间隔构筑的沉淀塘、接触氧化塘以及生态塘,所述沉淀塘用于对养殖尾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利用生物栅填料对沉淀后的养殖尾水进行吸附处理和反硝化处理,所述接触氧化塘用于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所述沉淀塘处理得到的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对净化处理后的养殖尾水进
行曝气处理和生物栅填料处理,所述生态塘用于利用固相碳源填料对所述接触氧化塘处理得到的养殖尾水进行吸附处理和二次脱氮处理,并利用沉水植物对养殖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得到清洁水体。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塘包括:
[0010]沉淀塘体;
[0011]铺设在所述沉淀塘体的前侧地面上的用于将养殖尾水引流至所述沉淀塘体内的进水管;
[0012]至少一漂浮在所述沉淀塘体的前端区域的水面上的第一生态浮岛结构;以及
[0013]填充在所述沉淀塘体的后端区域的塘底上的第一生物栅填料。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塘体呈前深后浅结构,其深水区域的深度大于3m。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氧化塘包括:
[0016]接触氧化塘体;
[0017]设置在所述接触氧化塘体的前端区域的塘底上的用于将复合微生物菌群缓慢释放至水体中的缓释微生物载体结构;
[0018]填充在所述接触氧化塘体的中部区域的塘底上的第二生物栅填料;
[0019]若干沿进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接触氧化塘体的中部区域的塘底上的微孔曝气盘;
[0020]设置在所述接触氧化塘体的侧方地面上的曝气机;以及
[0021]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曝气机的出气口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每一微孔曝气盘的进气口连接。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生态塘包括:
[0023]生态塘体;
[0024]至少一漂浮在所述生态塘体的前端区域的水面上的第二生态浮岛结构;
[0025]悬挂在每一第二生态浮岛结构下方的固体碳源填料;
[0026]种植在所述生态塘体的中部区域的塘底上的沉水植物;以及
[0027]构筑在所述生态塘体的后端区域塘底上的出水井,所述出水井上设置有排水管。
[0028]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1、建设成本低,可利用周边的沟渠、河道和废弃荒地,可以充分利用养殖场周边的空间;
[0030]2、建设周期短,施工期1个月左右,可以在养殖间隙期进行;
[0031]3、工艺简单,后续运维操作简便,部分水生植物的收割可以结合还田或者作为鱼饲料进行消纳处理,部分材料,比如固相反硝化填料为农业废弃物,就地取材方便,总体运行电耗省,绿色节能;
[0032]4、出水效果稳定,对于进水水量和水质不稳定的情况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技术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的沉淀塘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的接触氧化塘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的生态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9]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包括沿进水方向间隔构筑的沉淀塘100、接触氧化塘200以及生态塘300。
[0040]沉淀塘100用于对养殖尾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利用生物栅填料对沉淀后的养殖尾水进行吸附处理和反硝化处理。具体地,参见图2,沉淀塘100包括沉淀塘体110、进水管120、两个生态浮岛结构130以及生物栅填料140。沉淀塘体110呈前深后浅结构,其深水区域的深度大于3m,营造缺氧的环境。进水管120铺设在沉淀塘体110的前侧地面上,其用于将养殖尾水引流至沉淀塘体110内。两个生态浮岛结构130间隔漂浮在沉淀塘体110的前端区域的水面上,起到一定的根系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进水方向间隔构筑的沉淀塘、接触氧化塘以及生态塘,所述沉淀塘用于对养殖尾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利用生物栅填料对沉淀后的养殖尾水进行吸附处理和反硝化处理,所述接触氧化塘用于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所述沉淀塘处理得到的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对净化处理后的养殖尾水进行曝气处理和生物栅填料处理,所述生态塘用于利用固相碳源填料对所述接触氧化塘处理得到的养殖尾水进行吸附处理和二次脱氮处理,并利用沉水植物对养殖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得到清洁水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塘包括:沉淀塘体;铺设在所述沉淀塘体的前侧地面上的用于将养殖尾水引流至所述沉淀塘体内的进水管;至少一漂浮在所述沉淀塘体的前端区域的水面上的第一生态浮岛结构;以及填充在所述沉淀塘体的后端区域的塘底上的第一生物栅填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多级生态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塘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雅奇王波杰孙一博叶骐丁亿凡朱淑媛陈渠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