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54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包括:沉积层,覆盖于待治理区域的原状沙土层表层;有机质层,覆盖于所述沉积层的表层;其中,所述沉积层和所述有机质层由水库淤泥形成,所述有机质层的表层为植物种植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防风固沙,减缓原状沙土的水分蒸发,改善沙化土地的持水性和肥力,加快原状沙土的成土过程,提供有利于植被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和物理条件。而且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通过水库淤泥对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沙化土地治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沙化土地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沙化土地治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土地沙化会导致土壤退化、风沙流动,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资源流失,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十分紧迫。
[0003]现有技术中沙化土地治理,通常在待治理的沙化区域采用生物固沙、化学固沙和机械固沙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改良土壤性能,最终提升沙化土地的保水性和保肥性。
[0004]然而,这些治理方法未能彻底改善沙化土地的质量,土壤成分依旧以风沙土为主,容易受风蚀破坏,再次形成流沙。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是限制沙化土地治理的重要因素,植被幼苗生长期对水分和营养的供应维护要求高,在沙化土地的环境中成活率较低,而且见效慢、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沙化土地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防风固沙,减缓原状沙土的水分蒸发,改善沙化土地的持水性和肥力,加快原状沙土的成土过程,提供有利于植被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和物理条件。而且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通过水库淤泥对植物

插条复合型沙障加以改良,促进植被的萌芽繁育,能够有效提升沙障的防风效果。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包括:
[0007]沉积层,覆盖于待治理区域的原状沙土层表层;
[0008]有机质层,覆盖于所述沉积层的表层;其中,
[0009]所述沉积层和所述有机质层由水库淤泥形成,所述有机质层的表层为植物种植区。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所述待治理区域包括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的四周设置有沙障结构。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所述沙障结构包括:
[0012]原状沙土层;
[0013]覆盖在所述原状沙土层表层的水库淤泥层,所述水库淤泥层种植有植物。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所述沙障结构的表层高度高于与其相邻的所述分区的表层高度。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所述沙障结构的表层高于与其相邻的所述分区的表层50

60厘米。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所述沉积层的厚度为40

100厘米,所述有机质层的厚度为60

80厘米。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各个所述分区的斜坡倾斜角度小于3度。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所述植物种植区设置有草方格结构。
[001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所述草方格结构的边长为1.5至2.0米。
[0020]本技术的提供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包括沉积层和有机质层,其中,沉积层覆盖于待治理区域的原状沙土层表层,有机质层覆盖于沉积层的表层。沉积层和有机质层由水库淤泥形成,有机质层的表层为植物种植区。
[0021]本技术通过在原状沙土层上方覆盖水库淤泥并种植植被,实现原状沙土与外界隔绝,减缓风蚀作用,快速实现固沙。而且,本技术通过覆盖水库淤泥层增加土壤持水率和热容量,减少原状土壤向大气辐射热量,抑制原状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原状沙土层深处包气带中上行的气态水凝结和有效利用。水库淤泥中含有充分的水分、氮、磷、钾等多种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和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微生物富集,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了沙漠植被的成活率,快速实现防风。
[0022]再者,本技术利用水库淤泥覆盖原状沙化土地,固沙的同时能解决水库淤泥规模化、生态化处置问题,形成水库清淤与沙化土地治理二者互惠互利的生态发展格局。而且,本技术提供的治理结构简单,适用性好,可大规模工程化、机械化施工,适用范围广泛。此外,所采用的材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经济性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待治理区域的分区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植物

插条复合型沙障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1:分区;
ꢀꢀꢀꢀꢀꢀꢀꢀꢀꢀ
12:沙障;
ꢀꢀꢀꢀꢀꢀꢀꢀꢀꢀ
13:有机质层;
[0030]14:沉积层;
ꢀꢀꢀꢀꢀꢀꢀꢀ
15:原状沙土层;
[0031]16:掺有植物草籽的水库淤泥。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下面结合图1

图4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
[003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包括沉积层14和有机质层
13,其中,沉积层14覆盖于待治理区域的原状沙土层15表层,有机质层13覆盖于沉积层14的表层。沉积层14和有机质层13由水库淤泥形成,有机质层13的表层为植物种植区。
[0035]具体地,沉积层14和有机质层13的形成过程可如下所述:
[0036]将淤泥覆盖于待治理区域的原状沙土层15的表层,其中,淤泥含有水库淤泥,淤泥的上层中掺有植被幼苗或草籽,以使淤泥的上层形成有机质层13、下层形成沉积层14。
[0037]需要说明的是,有机质层13的表层为植物种植区,种植的植物选择应满足如下特点:抗逆性强、适应能力强、速生、根系发达以及改土作用强,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当地植物物种。种植植物包括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用于气候带立地条件下生长的草、藤、乔灌木等植物,形成立体植被覆盖。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质层13种植植物的方法采用预先将部分植被种子加入到淤泥浅层,同时将部分植被幼苗以扦插或播种形式种植,按照草方格结构的形式进行布置,草方格结构的尺寸可以为1.5m~2.0m
×
1.5m~2.0m。
[0039]本实施例通过在原状沙土层15上方覆盖淤泥并种植植被,实现原状沙土与外界隔绝,减缓风蚀作用,快速实现固沙。
[0040]而且,本实施例通过覆盖淤泥层增加土壤持水率和热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积层,覆盖于待治理区域的原状沙土层表层;有机质层,覆盖于所述沉积层的表层;其中,所述沉积层和所述有机质层由水库淤泥形成,所述有机质层的表层为植物种植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治理区域包括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的四周设置有沙障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沙障结构包括:原状沙土层;覆盖在所述原状沙土层表层的水库淤泥层,所述水库淤泥层种植有植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化土地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沙障结构的表层高度高于与其相邻的所述分区的表层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亮田盛华陈春梅齐成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