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43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包括筒体和用于将筒体分成若干个等体积空间的分隔板,且分隔板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直接将装置分成若干个等体积空间,利于设置空白样本、对照样本,结构更加合理,可比性更强,所得对比数据更有说服力;在分隔板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设置的孔洞,这些孔洞贴近筒体底部,更符合蚯蚓的生活习性,能够降低孔洞设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所得躲避试验的比较结果更加真实有效,能够更加准确的评价不同土壤的生态毒性,具有合理、经济、简单、有效等优点,有利于获得更为可靠的土壤污染情况,也能够为土壤污染的检测和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持。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土壤生态毒性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利用蚯蚓逃避实验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大量污染物质的排放与积累导致土壤环境日益恶化。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尝试,其中对污染前后及处置前后土壤的生态毒性的变化是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蚯蚓是土壤中生存的无脊椎动物,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粪)、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它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保水和排水,提高土壤的养分循环速度,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组成,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同时,作为陆生动物食物链的基层生物,蚯蚓以土壤中腐熟的动植物组织碎屑、排泄物为食。蚯蚓是污染物由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它对大部分污染物都有富集作用。蚯蚓可作为一种早期预警生物用于监测和评价土壤污染状况和生态功能。现在可以利用蚯蚓来指示环境污染状况,蚯蚓的毒性暴露实验已成功用于土壤中重金属、抗生素和农药等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另外由于蚯蚓长期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表皮的角质层较普通陆生生物要薄,表皮上还有许多腺孔与外界相通,因此对土壤中的某些刺激性污染物非常敏感,一旦刺激强度达到其忍受限度,即出现逃逸或迁移行为,以躲避危害环境。所以可以利用蚯蚓的逃避行为来衡量污染前后及处置前后土壤的生态毒性的变化。
[0003]目前,利用蚯蚓标记物回避试验的常规土壤评价装置和方法,如200710010161.9、201520674599.7、201320721635.1、201611098174.1、200720105031.9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所记载的,将试验蚯蚓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试验区域内,在经一定时间后,取出各个区域的土壤,检测各个区域内的蚯蚓数量,从而确定蚯蚓的回避率。然而,上述方案忽视蚯蚓喜欢生活在深层土壤的习性,存在孔洞设计不合理等缺陷,可能会导致避让结果出现偏差,尤其是在对比两种生态毒性差别不大的土壤时;同时,上述技术方案中,带有中央腔室,然而,这些中央腔室的设置方式不合理、使用方式不统一,因而会导致检测结构的统计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无法进行不同实验间横向对比。上述缺陷的存在,使得现有装置和方法难以更为简单的获得科学评价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理、经济、简单、有效的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包括筒体和用于将筒体分成若干个等体积空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
[0007]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隔板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的孔洞为弧形;所述分隔板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孔洞的数量至少3个。
[0008]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隔板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的孔洞为半圆形,直径为0.6cm~1cm。
[0009]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隔板端面孔洞上方还设有至少两行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所述分隔板端面孔洞上方的孔洞为圆形,直径为0.6cm~1cm。
[0010]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隔板端面孔洞上方的第一行孔洞和第二行孔洞的高度为筒体高度的0.3倍和0.6倍。
[0011]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挡板,用于密封分隔板上的孔洞;所述分隔板上还设有U型卡槽,用于装卸挡板。
[0012]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U型卡槽,用于装卸分隔板。
[0013]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筒体分成2个、4个、6个或8个等体积空间。
[0014]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筒体为圆柱形或正方体,圆柱形筒体的底部直径为20cm~40cm,高度为10cm~20cm;所述筒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分隔板为不锈钢板。
[0015]上述的装置中,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筒体的顶部还设有透气盖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针对现有蚯蚓回避率检测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包括筒体和用于将筒体分成若干个等体积空间的分隔板,分隔板在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设有一行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本技术中,直接将装置分成若干个等体积空间,能够为各个腔室中的蚯蚓提供相同或相接近的生存空间,且利于设置空白样本、对照样本,结构更加合理,可比性更强,所得对比数据更有说服力;同时,在分隔板靠近筒体底部的端面上设置的孔洞,这些孔洞贴近筒体底部,更符合蚯蚓的生活习性,能够降低孔洞设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在利用蚯蚓的躲避试验比较不同土壤的生态毒性时,比较结果更加真实有效,能够更加准确的评价不同土壤的生态毒性。另外,本技术中,取消中央腔室,使特定腔室与装有不同土壤的两个腔室相接,更有利于获得计算更为简单、科学的结果。本技术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具有合理、经济、简单、有效等优点,有利于获得更为可靠的土壤污染情况,也能够为土壤污染的检测和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筒体;2、分隔板;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
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包括筒体1和用于将筒体1分成若干个等体积空间的分隔板2;分隔板2靠近筒体1底部的端面上设有一行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
[0025]本实施例中,分隔板2靠近筒体1底部的端面上的孔洞为半圆形,直径为0.6cm~1cm,具体为0.8cm。
[0026]本实施例中,分隔板2端面孔洞上方还设有至少两行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分隔板2端面孔洞上方的孔洞为圆形,直径为0.6cm~1cm。本实施例中直径具体为0.8cm。
[0027]本实施例中,分隔板2端面孔洞上方的第一行孔洞和第二行孔洞的高度为筒体1高度的0.3倍和0.6倍。
[0028]本实施例中,分隔板2上拥有9个孔洞,这些孔洞分为上中下3行,其中分隔板2端面上的孔洞呈行排列,为下行,对应3个孔洞,且下行孔洞中心位于筒体1底部,呈半圆形,该孔洞与筒体1底面贴合,便于蚯蚓移动;中上两行孔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用于将筒体(1)分成若干个等体积空间的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靠近筒体(1)底部的端面上设有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靠近筒体(1)底部的端面上的孔洞为弧形;所述分隔板(2)靠近筒体(1)底部的端面上孔洞的数量至少3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靠近筒体(1)底部的端面上的孔洞为半圆形,直径为0.6cm~1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端面孔洞上方还设有至少两行用于蚯蚓穿行的孔洞;所述分隔板(2)端面孔洞上方的孔洞为圆形,直径为0.6cm~1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对比不同土壤生态毒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端面孔洞上方的第一行孔洞和第二行孔洞的高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湘范长征曾光明熊炜平周曼宋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