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液晶显示器的操作以避免其画面闪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927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控制一液晶显示器的操作的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有多个显示单元,且该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多个行。该液晶显示器会每隔一组画面周期依据所接收到的显示数据变更该多个显示单元的显示特性。该方法依据各显示单元于每一画面周期的显示数据,动态地切换该液晶显示器的极性操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控制一液晶显示器的操作的方法,特别指一种可快速消除液晶显示器的画面闪烁情况并维持最佳画面质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具有外型轻薄、耗电量少以及无辐射污染等特性,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携带式信息产品上,甚至已有逐渐取代传统桌上型计算机的阴极映像管(CRT)监视器的趋势。由于液晶分子在不同排列状态下,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偏振或折射效果,因此可经由不同排列状态的液晶分子来控制光线的透射量,进一步产生不同强度的输出光线,而液晶显示器即是利用液晶分子此特性来产生不同灰度强度的红、蓝、绿光,进一步使液晶显示器产生丰富的图像。请参阅图1,图1为公知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器10的示意图。液晶显示器10包含一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12、一控制电路14、一源极驱动电路16、一栅极驱动电路18、一第一电压发生器20,以及一第二电压发生器22。液晶显示面板12由两基板构成,而于两基板间填充有液晶材料。一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24、多条垂直于数据线24的扫瞄线26,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28,而于另一基板上设置有一共用电极用来经由第一电压发生器20提供一固定电压Vcom。为便于说明,图1中仅显示四个薄膜晶体管28,而实际上液晶显示面板12中每一数据线24与扫瞄线26的交接处均连接有一薄膜晶体管28,所以薄膜晶体管28以矩阵的方式分布于液晶显示面板12上,即是数据线24对应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10的每一行而扫瞄线26对应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10的每一列,且每一薄膜晶体管28对应于一显示单元,而以彩色液晶显示器为例,其一个像素包含有三个或四个上述的显示单元。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2的两基板所构成的电路特性可视为一等效电容30。公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10的驱动原理详述如下,当控制电路14接收到水平同步信号32及垂直同步信号34时,控制电路14会产生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分别输入源极驱动电路16及栅极驱动电路18,然后源极驱动电路16及栅极驱动电路18会依据该控制信号而对不同的数据线24及扫瞄线26产生输入信号,因而控制薄膜晶体管28的导通及等效电容30两端的电位差,并进一步地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以及相对应的光线的透射量,举例来说,栅极驱动电路18对扫瞄线26输入一脉冲使薄膜晶体管28导通,因此源极驱动电路16所输入数据线24的信号可经由薄膜晶体管28而输入等效电容30,因此实现控制相对应像素的灰度状态。此外,源极驱动电路16所输入数据线24的信号大小由第二电压发生器22所产生,而不同的电压电平即对应于不同的灰度大小。若是一直使用正电压来不断地驱动液晶分子则会降低液晶分子对光线的偏振或折射效果,因此会使画面显示的质量恶化,同样地,若是一直使用负电压来不断地驱动液晶分子亦会降低液晶分子对光线的偏振或折射效果,因此使画面显示的质量恶化。为了保护液晶分子的显示特性不受驱动电压的破坏,因此必须使用正负电压交互的方式来驱动液晶分子。请参阅图2至图7,图2及图3为公知单行反向驱动(one line inversion)的示意图,图4及图5为公知双行反向驱动(two line inversion)的示意图,图6及图7为公知行反向驱动(column inversion)的示意图。为了解决使用正负电压交互的方式来驱动液晶分子对输出画面的影响,因此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2时,采用单行反向驱动、双行反向驱动、行反向驱动等方式来改善画面闪烁现象。图2至图7中,第一画面42与第二画面44为连续的两画面(帧)(frame),而第一画面42中显示单元46的极性(polarity)与第二画面44中显示单元46的极性相反之,此外,依据显示单元46间极性排列方式不同而区分为单行反向驱动、双行反向驱动、行反向驱动,而单行反向驱动对于双行反向驱动及行反向驱动而言,拥有较好的画面质量,但是在重复特殊图像画面时采用单行反向驱动模式却会有闪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态地切换液晶显示器的极性操作模式的方法,以解决上述公知的问题。该方法用于控制一液晶显示器的操作。该液晶显示器包含有多个显示单元,且该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多个行。该液晶显示器会每隔一画面(帧)周期依据所接收到的显示数据变更该多个显示单元的显示特性。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a)将每一列的显示单元区分为多个群组,每一群组所包含有多个该显示单元;(b)将每一群组所包含有的多个显示单元划分为第一类显示单元及第二类显示单元,其中该第一类显示单元的数目等于该第二类显示单元的数目;(c)比较每一群组中该多个第一类显示单元与该多个第二类显示单元于每一画面周期的显示数据,以决定每一群组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d)依据该多个群组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决定该多个行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e)依据该多个行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决定该显示器于各画面周期的画面特性;以及(f)依据该显示器于各画面周期的画面特性,动态地切换该液晶显示器的极性操作模式。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及图3为公知单行反向驱动的示意图。图4及图5为公知双行反向驱动的示意图。图6及图7为公知行反向驱动的示意图。图8至图1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将液晶显示器的各显示单元区分为第一类显示单元及第二类显示单元的示意图。图12至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流程图。附图符号说明10 液晶显示器12 液晶显示面板14 控制电路 16 源极驱动电路18 栅极驱动电路 20 第一电压发生器22 第二电压发生器24 数据线26 扫瞄线28 薄膜晶体管30 等效电容 32 水平同步信号34 垂直同步信号 36 显示数据42 第一画面 44 第二画面46 显示单元 50 液晶显示器52 群组 54 虚线 60~116步骤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方法所适用的液晶显示器其硬件结构与图1液晶显示器10相仿,故不再叙述,以下仅就其驱动方式来作叙述。请参考图8,图8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区分一液晶显示器50的各显示单元的示意图。液晶显示器50包含有多个排列成多行的显示单元Ro、Go、Bo、Re、Ge、Be,每一显示单元皆用来依据显示数据来呈现出对应红、绿、蓝三色灰度,其中每三显示单元Ro、Go、Bo或Re、Ge、Be构成一像素(pixel)。虽然图8因简化的关系只表示20个像素,然而实际上液晶显示器50所包含的像素会多很多。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液晶显示器50的各个显示单元Ro、Go、Bo、Re、Ge、Be会被区分为多个群组52,每一群组52包含两个像素(即六个显示单元)。之后各群组52的各个显示单元会依检测方式的不同,而被区分为第一类显示单元以及第二类显示单元,以图8为例,在奇数行中被虚线54圈选的显示单元Ro、Bo、Ge为第一类显示单元,而没被虚线54圈选的显示单元Go、Re、Be则为第二类显示单元,在偶数行中被虚线54圈选的显示单元Go、Re、Be为第一类显示单元,而没被虚线54圈选的显示单元Ro、Bo、Ge则为第二类显示单元。请再参考图9至图11,图9、图10、图11分别表示了三种不同的显示单元的分类方法,其中被实线圈选的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液晶显示器的操作的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有多个显示单元,且该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多个行,该液晶显示器会每隔一画面周期依据所接收到的显示数据变更该多个显示单元的显示特性,该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a)将每一列的显示单元区分为多个群 组,每一群组所包含有多个该显示单元;(b)将每一群组所包含有的多个显示单元划分为第一类显示单元及第二类显示单元,其中该第一类显示单元的数目等于该第二类显示单元的数目;(c)比较每一群组中该多个第一类显示单元与该多个第二类显示 单元于每一画面周期的显示数据,以决定每一群组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d)依据该多个群组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决定该多个行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e)依据该多个行于各画面周期的特性,决定该显示器于各画面周期的画面特性;以及( f)依据该显示器于各画面周期的画面特性,动态地切换该液晶显示器的极性操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钰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