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81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包括一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改性木质素且上表面敞开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前后壁上表面均设置有提手,所述传送带右侧设置有转运台,所述转运台右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改性木质素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内底面设置有用于推送至转运台上接收所述存储箱的运输底板,所述运输车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推送机构,所述传送带左右两方均设置有一导轨,所述导轨上架设有龙门架,且所述转运台和所述运输车均设置于所述龙门架内侧,所述龙门架的两竖杆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内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木质素装车操作。现木质素装车操作。现木质素装车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木质素装车
,特别是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木质素是在造纸制浆黑液中加酸析出得到的,由于木质素分子上有大量的酚羟基和醇羟基,以氢键为主的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强烈,一般情况下从黑液中析出的木质素干燥后颗粒比较粗大,按照现有干法共混技术,这些木质素对弹性体也基本没有补强效果。为此,人们采用湿法共混、乳液共沉等技术手段,将木质素混入弹性体,依靠弹性体分子链的隔离作用削弱干燥过程中木质素分子间的团聚,使木质素得以在弹性体中以纳米尺度分散,从而取得了较好的补强等应用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的木质素都是制作后都是直接进行装盒,装盒后再进行装箱,最后工作人员将箱体进行装车运输至下一个地方,然而现有技术都是通过人工将木质素一箱一箱的搬运到运输车上,人工搬运存在着在搬运时可能会出现掉落造成木质素损坏,且人工搬运装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木质素装车操作的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包括一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改性木质素且上表面敞开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前后壁上表面均设置有提手,所述传送带右侧设置有转运台,所述转运台右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改性木质素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内底面设置有用于推送至转运台上接收所述存储箱的运输底板,所述运输车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推送机构,所述传送带左右两方均设置有一导轨,所述导轨上架设有龙门架,且所述转运台和所述运输车均设置于所述龙门架内侧,所述龙门架的两竖杆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内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龙门架的横板正面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的下侧横板上套设有移动盒,所述移动盒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提手提起的夹持机械手,所述龙门架左侧面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盒左右移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盒左右移动的螺杆,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移动盒设置于所述条形开口内,所述条形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移动盒,所述传送带、转运台和运输车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且所述移动板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两竖杆下端面,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内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后端设置有用于保护后端第一导向轮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右侧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向轮的第二电机。
[000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盒的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移动盒的开口内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第三导向轮,且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第三导向轮均架设在所述条形开口的下侧横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运台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四导向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运输车前表壁内下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运输车内底板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套设有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的蜗轮,所述转轴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穿过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表面延伸至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所述运输底板下表面右端与所述输送带右端连接固定,所述运输车内底板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五导向轮,所述输送带设置于两两第二条形凹槽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的左侧面为推拉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转运台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柱。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装置中加入了转运台、运输底板和推送机构,使得通过推送机构能够将运输底板推送至转运台上,工作人员可将放有改性木质素的存储箱通过夹持机械手的作用放置在运输底板上,再通过推送机构将运输底板收回运输车内,就能够实现改性木质素的装车操作,装车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更好的进行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装车,减少人工,可大规模性的对盒装改性木质素进行装车,减少了人工的操作步骤,大大的降低了运输成本,且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所述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B

B方向的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6为所述运输车的俯视图。
[0019]图7为C

C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包括一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改性木质素且上表面敞开的存储箱2,所述存储箱2的前后壁上表面均设置有提手21,所述传送带1右侧设置有转运台11,所述转运台11右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改性木质素的运输车12,所述运输车12内底面设置有用于推送至转运台11上接收所述存储箱2的运输底板3,所述运输车12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
板3左右移动的推送机构4,所述传送带1左右两方均设置有一导轨13,所述导轨13上架设有龙门架14,且所述转运台11和所述运输车12均设置于所述龙门架14内侧,所述龙门架14的两竖杆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13内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5;所述龙门架14的横板正面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15,所述条形开口15的下侧横板上套设有移动盒16,所述移动盒16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气缸17,所述电动伸缩气缸17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提手21提起的夹持机械手18,所述龙门架14左侧面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盒16左右移动的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盒16左右移动的螺杆6,且所述螺杆6穿过所述移动盒16设置于所述条形开口15内,所述条形开口15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61,且所述导向杆61穿过所述移动盒16,所述传送带1、转运台11和运输车12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推送机构4的作用将运输底板3推送至转运台11上,然后再通过传送带1将装有改性木质素的存储箱2输送至龙门架14位置,通过移动机构5的作用,调节龙门架14的前后位置,直至夹持机械手18能够位于提手21的正上方,通过电动伸缩气缸17带动夹持机械手18向下移动,将提手21夹紧提起,从而能够将存储箱2提起脱离传送带1,通过开启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能够带动螺杆6转动,由于导向杆61的限位作用,螺杆6转动能够带动移动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包括一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改性木质素且上表面敞开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前后壁上表面均设置有提手,所述传送带右侧设置有转运台,所述转运台右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改性木质素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内底面设置有用于推送至转运台上接收所述存储箱的运输底板,所述运输车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运输底板左右移动的推送机构,所述传送带左右两方均设置有一导轨,所述导轨上架设有龙门架,且所述转运台和所述运输车均设置于所述龙门架内侧,所述龙门架的两竖杆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内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龙门架的横板正面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的下侧横板上套设有移动盒,所述移动盒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提手提起的夹持机械手,所述龙门架左侧面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盒左右移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盒左右移动的螺杆,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移动盒设置于所述条形开口内,所述条形开口内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移动盒,所述传送带、转运台和运输车从左至右依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木质素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且所述移动板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两竖杆下端面,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导轨内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后端设置有用于保护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清云周凌强刘家荣黄观友林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缘福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