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善面板均匀性的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796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面板的驱动方法包含量测面板在X方向与Y方向的最佳共同电压特性,经驱动信号补偿提供像素单元相同的最佳共同电压,使得面板上不同位置的像素单元正负极性驱动时的充电电位之间皆能具有一最佳对称中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板的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包含两玻璃导电基板,而两玻璃导电基板中间则包含液晶分子组成的液晶层,其中一玻璃基板作为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而另一玻璃基板则为作为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当两玻璃导电基板之间的跨压改变时,位于中间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也会随着跨压的不同而改变。如此一来,射入玻璃基板的光线会随着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而改变,而产生各种灰阶显示效果。以总和效应来说,若施加于两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长时间偏向于某一极性的话,则将造成液晶分子无法依照原本设计的控制电压值产生正确的排列方向改变,使得液晶分子显示错误的灰阶值。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因为液晶分子两电极层之间的压差偏向某一极性的时间过久,而造成液晶分子永久性的破坏,无法再根据电场的变化来转动其排列方向。因此,为了避免液晶材质永久劣化的现象,一般会将用来驱动液晶分子的跨压周期性地切换于正负两极性之间。一般而言,施加于两玻璃导电基板的跨压分为两种极性当像素电极层的电压高于共同电极的共同电压VCOM时,称之为正极性驱动;相反地,当像素电极层的电压低于共同电极的共同电压VCOM时,称之为负极性驱动。不管是正极性或是负极性驱动,目的都是要液晶分子能显示一相同亮度的灰阶。也就是说,当两玻璃导电基板的压差绝对值是固定时,不管是像素电极层的电压高,或是共电压极的电压高,液晶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影像具有相同灰阶。请参考图1,图1为一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面板10的示意图。液晶显示面板10包含一源极驱动电路(sourcedriver)11、一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12、多条平行设置数据线DL1-DLm、多条平行设置的栅极线GL1-GLn,以及多个像素单元P11-Pmn。数据线DL1-DLm耦接于源极驱动电路11,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X方向以彼此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栅极线GL1-GLn耦接于栅极驱动电路12,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Y方向以彼此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因此,数据线DL1-DLm和栅极线GL1-GLn彼此互相垂直。像素单元P11-Pmn中每一像素单元各包含一薄膜晶体管TFT、一液晶电容CLC,以及一储存电容CCS。每一液晶电容CLC耦接于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和一共同电压VCOM之间,而每一储存电容CCS耦接于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和一电压VCS之间。每一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耦接至一相对应的栅极线,可通过栅极驱动电路12开启或关闭薄膜晶体管TFT,而每一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耦接至一相对应的数据线,可接收源极驱动电路11传来的数据。当一薄膜晶体管TFT被开启时,源极驱动电路11可将数据通过一相对应的数据线传至一相对应像素单元中的液晶电容CLC和储存电容CCS,如此像素单元可依据接收到数据显示不同灰阶的影像。请参考图2,图2为在理想状况下输出至一像素单元的电压和其共同电压VCOM的示意图。在图2中,VN代表像素单元在第N周期的电位,VN+1(由图2中的破折线来表示)代表像素单元在第N+1周期的电位,VCOM为像素单元的共同电压电位,而D1-D8分别代表像素单元在时间点T1-T8时欲显示的数据。假使当数据的灰阶值为FF和80时,在正极性驱动时相对应的像素电压分别为VFF和V80,而在负极性驱动时相对应的像素电压分别为VFF’和V80’。在时间点T1时,像素单元欲显示的数据灰阶值为FF,因此在第N周期的像素电位VN为VFF,在第N+1周期的像素电位VN+1为VFF’,无论是正极性或负极性驱动,像素电位和共同电压VCOM的压差绝对值|VFF-VCOM|和|VCOM-VFF’|相等;在时间点T2时,像素单元欲显示的数据灰阶值为80,因此在第N周期的像素电位VN为V80,在第N+1周期的像素电位VN+1为V80’,无论是正极性或负极性驱动,像素电位和共同电压VCOM的压差绝对值|V80-VCOM|和|VCOM-V80’|相等;在时间点T3时,像素单元欲显示的数据灰阶值为0,因此在第N和N+1周期的像素电位VN与VN+1皆为VCOM,因此像素电位和共同电压VCOM的压差绝对值皆为0。依此类推,在时间点T4-T8时,像素电位VN与VN+1的电位会分别依据D4-D8以及正负极性驱动而有不同电位。因此,液晶分子藉由正负极性的驱动,以固定压差来呈现出同一数据所要表达的灰阶值,但是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却不会一直维持在同样的状态,如此可避免液晶分子的特性被破坏。施加于像素单元P11-Pmn的充电电压由源极驱动电路11来提供,当每一像素单元在正负极性驱动时的充电电位之间具有一最佳对称中心时,此最佳对称中心的电位即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最佳共同电压VCOM。现有技术在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0时,将共同电压VCOM值维持在一固定电压值,而施加于像素单元上的充电电压则配合着交换更替的极性而变动。由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上传递讯号的数据线DL1-DLm、栅极线GL1-GLn,以及共同电压VCOM等路径存在着不同阻抗和电容,因此,液晶显示面板10上不同位置的像素单元也会具有不同的最佳共同电压VCOM。请参考图3,图3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X方向最佳共同电压VCOMX的示意图。在图3中,纵轴代表耦接于一栅极线上的像素单元的最佳共同电压的值,而横轴代表耦接于此栅极线的像素单元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X方向的排列位置。如图3所示,相较位于面板左右两侧的像素单位,于面板中间的像素单元具有较高的最佳共同电压VCOMX。请参考图4,图4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Y方向最佳共同电压VCOMY的示意图。在图4中,纵轴代表耦接于一数据线上的像素单元的最佳共同电压的值,而横轴代表耦接于此数据线的像素单元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Y方向的排列位置。如图3所示,相较位于面板上下两侧的像素单位,位于面板中间的像素单元具有较高的最佳共同电压VCOMY。不同液晶显示面板特性不同,最佳共同电压和像素单元位置的关系也相异。现有技术中以固定共同电压VCOM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0,若依据位于面板中间像素单元的最佳共同电压特性来决定共同电压VCOM的值,会使位于面板两侧的像素单位在显示同一灰阶时,其共同电压VCOM电位无法提供最佳对称中心。同样地,若依据位于面板两侧像素单元的最佳共同电压特性来决定共同电压VCOM的值,会使位于面板中间的像素单位在显示同一灰阶时,其共同电压VCOM电位亦无法提供最佳对称中心。因此,现有技术无法依据不同像素单元的最佳共同电压提供最佳对称中心,因此容易造成画面闪烁(flicker)或亮度不均(mura)的情形,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面板包含M条平行设置的栅极线及N条平行设置的数据线,且这些栅极线和数据线彼此交错;该方法包含(a)依据该面板上一第m栅极线所在位置的最佳共同电极电压来修正驱动该第m栅极线位置的数据电压电平;以及(b)依据该面板上一第n数据线所在位置的最佳共同电极电压来修正驱动该第n数据线位置的数据电压电平,其中m为介于1和M之间的整数,而n为介于1和N之间的整数。附图说明图1为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输出至一像素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改善面板均匀性的驱动方法,该面板包含M条平行设置的栅极线及N条平行设置的数据线,且这些栅极线和数据线彼此交错;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依据该面板上一第m栅极线所在位置的最佳共同电极电压来修正驱动该第m栅极线位置的数据电压电平 ;以及(b)依据该面板上一第n数据线所在位置的最佳共同电极电压来修正驱动该第n数据线位置的数据电压电平;其中m为介于1和M之间的整数,而n为介于1和N之间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毓文吴昆琅李忠隆林卓贤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