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64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均设置于壳体内的电磁机构、簧片组件以及静触头,簧片组件包括绝缘推件、接电件、动触头、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绝缘推件设置有驱动槽,接电件安装于壳体内,绝缘推件活动设置于壳体内,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均与接电件连接,第一簧片装设于驱动槽内,第二簧片悬空设置,第二簧片位于第一簧片与接电件之间,动触头铆接于第一簧片;电磁机构用于使得动触头抵触或者脱离静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有第二簧片,该第二簧片用于在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时,贴在第一簧片上,由第二簧片向第一簧片施加一个推力,从而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吸合效果更好。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吸合效果更好。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吸合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控
,尤其是指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继电器,通常都是通过电磁机构控制动触头动作,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者断开,以此来实现高压端的接通或者断开的。而动触头的控制部件结构多样,其中一种常用的是通过绝缘推件带动簧片实现控制,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不足:其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吸力不够大,导致了若外界的干扰更强烈时,则动触头可能在簧片不动作的情况下与静触头脱离,使得控制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能够在同等吸力下增加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磁机构、簧片组件以及静触头,所述簧片组件包括绝缘推件、接电件、动触头、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绝缘推件设置有驱动槽,所述接电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簧片的一端、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均与所述接电件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均装设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第二簧片位于所述第一簧片与所述接电件之间,所述动触头铆接于所述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的强度大于第一簧片的强度;所述电磁机构用于经所述绝缘推件带动所述第一簧片动作以使得所述动触头抵触或者脱离所述静触头。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两个限位部夹持住绝缘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绝缘推件的两侧抵触。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行程槽,所述绝缘推件的一侧设置有行程块,所述行程块活动装设于所述行程槽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推件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驱动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在所述限位槽内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绝缘支架、线圈、轭铁以及衔铁件,所述绝缘支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绝缘支架,所述轭铁装设于所述绝缘支架并自所述绝缘支架的两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支架,所述衔铁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推件连接于所述衔铁件;
[0010]工作时,所述轭铁根据所述线圈所流通电流的方向产生对应的磁场,通过磁场变化控制所述衔铁件的转动,转动的衔铁件驱动所述绝缘推件带动所述第一簧片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触头。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轭铁包括安装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
抵接部,所述安装部装设于所述绝缘支架内,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支架的两端外,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均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彼此正对设置;所述衔铁件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衔铁件分别设置有抵触组件,所述抵触组件包括两块衔铁板及位于两个衔铁板之间的永磁铁,永磁铁的N极、S极分别接住两个衔铁板,所述衔铁件贯穿设置有两个通孔,两块衔铁板分别装设于两个通孔内,衔铁板的两端分别突伸出通孔,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分别位于衔铁件两端的两个衔铁板之间。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盲孔,所述衔铁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装设于所述限位盲孔内并于所述限位盲孔内活动。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推件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靠近所述衔铁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衔铁件设置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远离所述衔铁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钩,所述控制部装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固定钩用于钩住所述绝缘推件。
[0014]优选的,所述绝缘推件设置有适应槽,所述固定钩勾设于所述适应槽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副壳和主壳,所述副壳的各侧壁分别设置有导向片,导向片设置有防脱槽;所述主壳的各侧壁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防脱块,防脱块正对所述副壳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斜面;当所述主壳与所述副壳装配时,导向片与导向槽一一对应装配,使得导向片沿引导斜面滑过防脱块直至防脱块进入防脱槽,使得所述主壳和所述副壳之间进行固定。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增设有第二簧片,该第二簧片用于在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时,由第二簧片被流通有电流的第一簧片吸引而贴在第一簧片上,由第二簧片向第一簧片施加一个推力,从而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吸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隐去主壳后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簧片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电磁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衔铁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副壳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

壳体,2

电磁机构,3

簧片组件,4

静触头,5
‑ꢀ
副壳,6

主壳,11

行程槽,12

限位盲孔,13

弹性缓冲件,14
ꢀ‑
缓冲结构,21

绝缘支架,22

线圈,23

轭铁,24

衔铁件,31
ꢀ‑
绝缘推件,32

接电件,33

动触头,34

第一簧片,35

第二簧片,51

导向片,52

防脱槽,61

导向槽,62

防脱块,63

引导斜面,231

安装部,232

第一弯折部,233

第二弯折部,234

第一抵接部,235

第二抵接部,241

抵触组件,242

衔铁板,244
ꢀ‑
限位板,245

限位柱,246

控制部,247

固定钩,248

通孔, 311

驱动槽,312一行程块,313

限位槽,314

插槽,315

导向斜面,316

适应槽,341

第一限位部,342

第二限位部。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磁机构、簧片组件以及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组件包括绝缘推件、接电件、动触头、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绝缘推件设置有驱动槽,所述接电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簧片的一端、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均与所述接电件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均装设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第二簧片位于所述第一簧片与所述接电件之间,所述动触头铆接于所述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的强度大于第一簧片的强度;所述电磁机构用于经所述绝缘推件带动所述第一簧片动作以使得所述动触头抵触或者脱离所述静触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两个限位部夹持住绝缘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绝缘推件的两侧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行程槽,所述绝缘推件的一侧设置有行程块,所述行程块活动装设于所述行程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推件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驱动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在所述限位槽内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绝缘支架、线圈、轭铁以及衔铁件,所述绝缘支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绝缘支架,所述轭铁装设于所述绝缘支架并自所述绝缘支架的两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支架,所述衔铁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推件连接于所述衔铁件;工作时,所述轭铁根据所述线圈所流通电流的方向产生对应的磁场,通过磁场变化控制所述衔铁件的转动,转动的衔铁件驱动所述绝缘推件带动所述第一簧片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静触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头组件改良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世刚杜欣洋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