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5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驱动单元及端子单元;还包括触头部、肋条,静端子包括中间部、分别自中间部的两端弯折而成的固定部及导接部,固定部、导接部分别设置于绝缘体;中间部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彼此远离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导接部连接;触头部用于承载静触头,触头部自第一板体凸设而成,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板体及触头部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经由肋条的设置,使得触头部稳固地与中间部连接在一起,提升触头部的强度,提升静触头与动端子接触导通的可靠性;降低触头部自身的弹性,避免触头部的静触头受到动端子的碰触而发生回跳。的静触头受到动端子的碰触而发生回跳。的静触头受到动端子的碰触而发生回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公开了一种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各种电路中常用的自动开关之一,继电器由多个构件组装而成,用于导电的端子就是继电器的基本配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端子的构造设计不合理,一方面端子用于接触导电的部位的强度不高,用于发生变形而导致使用不良;另一方面端子用于接触导电的部位的弹性较大,在端子的导通或断开时,端子用于接触导电的部位会发生回跳而使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经由肋条的设置,使得触头部稳固地与中间部连接在一起,提升触头部的强度,提升静触头与动端子接触导通的可靠性;降低触头部自身的弹性,避免触头部的静触头受到动端子的碰触而发生回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驱动单元及端子单元,端子单元包括设置于绝缘体的静端子及动端子,驱动单元驱动动端子移动,以使得移动的动端子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静端子;还包括触头部、肋条,静端子包括中间部、分别自中间部的两端弯折而成的固定部及导接部,固定部、导接部分别位于中间部的两侧,固定部、导接部分别设置于绝缘体;中间部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一板体交叉设置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彼此远离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导接部连接;触头部用于承载静触头,触头部自第一板体凸设而成,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板体及触头部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触头部、肋条共面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触头部、肋条围设形成落料孔。
[0005]其中,绝缘体具有贯穿绝缘体的透孔,动端子具有动触头,动触头用于接触导通静触头或分离断开静触头,动触头、静触头均位于透孔内。
[0006]其中,固定部靠近中间部的一端设有穿孔,穿孔与透孔连通,穿孔贯穿固定部,穿孔用于显露动触头及静触头。
[0007]其中,绝缘体设有第一基准面、第二基准面,透孔一侧的侧壁设有第三基准面,固定部靠近导接部的一侧抵触在第一基准面上,导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侧抵触在第二基准面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的一端均压持抵触在第三基准面上。
[0008]其中,透孔贯穿第一基准面,绝缘体设有突伸出第一基准面的三个定位柱;固定部设有三个定位孔,三个定位孔之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三个定位柱分别用于容设在三个定位孔内。
[0009]其中,绝缘体具有自第二基准面凹设而成的插孔,静端子具有自导接部弯折而成
的插脚,插脚位于导接部靠近中间部的一端,插脚位于导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侧,插脚用于插入到插孔内,插孔的内孔面挡止抵触插脚的外表面。
[0010]其中,动端子包括设置于绝缘体的固定脚、设置于固定脚的动簧片,动簧片的自由端用于接触导通静触头或分离断开静触头;固定脚设有插入绝缘体内的延伸臂、第一固持部、与第一固持部交叉设置的第二固持部,动簧片设置于延伸臂。
[0011]其中,绝缘体设有与透孔连通的卡孔,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铁、衔铁、弹性件及卡块,电磁铁包括绝缘骨架、设置于绝缘骨架的铁芯、设置于绝缘骨架并环绕铁芯的线圈、设置于绝缘骨架的轭铁,轭铁的一端设置于铁芯的一端,衔铁的中部转动设置于轭铁的另一端,弹性件用于将衔铁的中部压持限位在轭铁的另一端上,铁芯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的一端,卡孔设置于衔铁的另一端;动端子经由卡孔伸入透孔内,卡孔用于抵触动端子,绝缘骨架与绝缘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卡孔内。
[0012]其中,轭铁包括第一本体及自第一本体弯折而成的第二本体,绝缘骨架设有第一卡槽,第一本体位于第一卡槽内并设置于铁芯的一端;绝缘体具有与卡孔连通的第二卡槽,第二本体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插入第二卡槽内;绝缘体具有与卡孔连通的凹孔,第二本体具有插入凹孔内的凸起部。
[0013]其中,轭铁的另一端设有两个限位凸起,衔铁的中部具有两个限位孔,两个限位凸起分别容设在两个限位孔内,限位孔的内孔面用于挡止限位限位凸起;衔铁具有贯穿衔铁的让位孔,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至轭铁,弹性件的另一端经由让位孔穿过衔铁,弹性件的另一端压持在轭铁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经由肋条的设置,使得触头部稳固地与中间部连接在一起,提升触头部自身的强度,降低触头部变形的几率,提升静触头与动端子接触导通的可靠性;降低触头部自身的弹性,避免触头部的静触头受到动端子的碰触而发生回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静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静端子另一视角的了提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绝缘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电源接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包括:
[0022]1—绝缘体
ꢀꢀꢀꢀꢀꢀꢀꢀꢀꢀꢀꢀꢀ
2—静端子
ꢀꢀꢀꢀꢀꢀꢀꢀꢀꢀꢀꢀꢀ
3—动端子
[0023]4—触头部
ꢀꢀꢀꢀꢀꢀꢀꢀꢀꢀꢀꢀꢀ
5—肋条
ꢀꢀꢀꢀꢀꢀꢀꢀꢀꢀꢀꢀꢀꢀꢀ
6—中间部
[0024]7—固定部
ꢀꢀꢀꢀꢀꢀꢀꢀꢀꢀꢀꢀꢀ
8—导接部
ꢀꢀꢀꢀꢀꢀꢀꢀꢀꢀꢀꢀꢀ
9—第一板体
[0025]11—第二板体
ꢀꢀꢀꢀꢀꢀꢀꢀꢀꢀ
12—静触头
ꢀꢀꢀꢀꢀꢀꢀꢀꢀꢀꢀꢀ
13—落料孔
[0026]14—透孔
ꢀꢀꢀꢀꢀꢀꢀꢀꢀꢀꢀꢀꢀꢀ
15—穿孔
ꢀꢀꢀꢀꢀꢀꢀꢀꢀꢀꢀꢀꢀꢀ
16—第一基准面
[0027]17—第二基准面
ꢀꢀꢀꢀꢀꢀꢀꢀ
18—第三基准面
ꢀꢀꢀꢀꢀꢀꢀꢀ
19—定位柱
[0028]21—定位孔
ꢀꢀꢀꢀꢀꢀꢀꢀꢀꢀꢀꢀ
22—插孔
ꢀꢀꢀꢀꢀꢀꢀꢀꢀꢀꢀꢀꢀꢀ
23—插脚
[0029]24—固定脚
ꢀꢀꢀꢀꢀꢀꢀꢀꢀꢀꢀꢀ
25—动簧片
ꢀꢀꢀꢀꢀꢀꢀꢀꢀꢀꢀꢀ
26—延伸臂
[0030]27—第一固持部
ꢀꢀꢀꢀꢀꢀꢀꢀ
28—第二固持部
ꢀꢀꢀꢀꢀꢀꢀꢀ
29—卡孔
[0031]31—衔铁
ꢀꢀꢀꢀꢀꢀꢀꢀꢀꢀꢀꢀꢀꢀ
32—弹性件
ꢀꢀꢀꢀꢀꢀꢀꢀꢀꢀꢀꢀ
33—卡块
[0032]34—绝缘骨架
ꢀꢀꢀꢀꢀꢀꢀꢀꢀꢀ
35—铁芯
ꢀꢀꢀꢀꢀꢀꢀꢀꢀꢀꢀꢀꢀꢀ
36—线圈
[0033]37—轭铁
ꢀꢀꢀꢀꢀꢀꢀꢀꢀꢀꢀꢀꢀꢀ
38—凹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驱动单元及端子单元,端子单元包括设置于绝缘体的静端子及动端子,驱动单元驱动动端子移动,以使得移动的动端子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静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头部、肋条,静端子包括中间部、分别自中间部的两端弯折而成的固定部及导接部,固定部、导接部分别位于中间部的两侧,固定部、导接部分别设置于绝缘体;中间部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一板体交叉设置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彼此远离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导接部连接;触头部用于承载静触头,触头部自第一板体凸设而成,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板体及触头部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触头部、肋条共面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触头部、肋条围设形成落料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具有贯穿绝缘体的透孔,动端子具有动触头,动触头用于接触导通静触头或分离断开静触头,动触头、静触头均位于透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部靠近中间部的一端设有穿孔,穿孔与透孔连通,穿孔贯穿固定部,穿孔用于显露动触头及静触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设有第一基准面、第二基准面,透孔一侧的侧壁设有第三基准面,固定部靠近导接部的一侧抵触在第一基准面上,导接部远离固定部的一侧抵触在第二基准面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的一端均压持抵触在第三基准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透孔贯穿第一基准面,绝缘体设有突伸出第一基准面的三个定位柱;固定部设有三个定位孔,三个定位孔之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三个定位柱分别用于容设在三个定位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高强度防回跳端子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绝缘体具有自第二基准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欣洋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