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749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包括:启闭机房、检修间、检修通道和清污平台;所述启闭机房设置在山体内,竖直方向布置在进水口闸门井正上方,水平方向与清污平台在同一高程;所述启闭机房上游侧设置检修间,所述检修间兼做楼梯间,所述检修间与所述清污平台之间通过所述检修通道连接,所述检修通道与外界的交通洞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满足了进水口启闭、检修及交通的布置要求,又避免了在高陡边坡上开挖支护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边坡的安全,保护电站进水口及启闭机房的安全,从而保证了电站运行安全。从而保证了电站运行安全。从而保证了电站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启闭机房是为了放置、控制进水口闸门启闭设备而设置,进水口闸门的安全影响整个电站运行的安全。一般情况,独立式进水口的启闭机房往往布置在边坡坡脚附近,边坡开挖与闸门平台共同形成检修平台。但地形陡峭时,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开挖检修平台将产生高陡边坡。高陡边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不足:首先,高陡边坡的往往会产生落石等,威胁启闭机房的安全;其次,高边坡同时开挖支护工程量也将增大;第三,而且电站正常运行情况,上游水的作用对边坡的稳定不利,边坡本身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包括:启闭机房(1)、检修间(2)、检修通道(3)和清污平台(4);
[0006]所述启闭机房(1)设置在山体内,竖直方向布置在进水口闸门井(6)正上方,水平方向与清污平台(4)在同一高程;所述启闭机房(1)上游侧设置检修间(2),所述检修间(2)兼做楼梯间,所述检修间(2)与所述清污平台(4)之间通过所述检修通道(3)连接,所述检修通道(3)与外界的交通洞(11)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启闭机房(1)全部设置在山体内部,所述启闭机房(1)顺水流方向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
[0008]优选的,所述检修间(2)全部布置于山体内部,并兼楼梯间功能,所述检修间(2)的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
[0009]优选的,所述检修通道(3)布置于所述检修间(2)与所述清污平台(4)之间,所述检修通道(3)的断面采用城门洞型,断面面积小于所述检修间(2)断面面积。
[0010]优选的,所述清污平台(4)位于所述检修通道(3)上游,位于山体高陡边坡坡底,位于进水口的拦污栅(5)垂直正上方。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技术既满足了进水口启闭、检修及交通的布置要求,又避免了在高陡边坡上开挖支护难度,本技术有利于边坡的安全,保护电站进水口及启闭机房的安全,从而保证了电站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引水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A—A剖面图;
[0016]图4为图1中B—B剖面图;
[0017]图中:
[0018]1—启闭机房;2—检修间;3—检修通道;4—清污平台;5—拦污栅;6—进水口闸门井;7—进水口闸门井底座;8—连接洞;9—引水隧洞;10—喇叭口;11—交通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尤其适用于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地面布置困难的情况。本技术是一种适用性较强、开挖工程量较小的布置在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既满足了启闭机房的布置要求,又减少了高边坡开挖工程量,有利于边坡的安全;启闭机房采用城门洞型断面,保证了启闭高度的前提下,减小了洞室整体开挖高度,节省洞室开挖量,同时优化地下洞室受力条件,降低洞室支护工程量。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包括启闭机房1、检修间2、检修通道3及清污平台4,启闭机房1设置在山体内,竖直方向布置在进水口闸门井6正上方,水平方向与清污平台4布置在同一高程,启闭机房1上游侧设置检修间2,检修间2兼做楼梯间,检修间顺水流方向长度为启闭机房长度一半,检修间2与清污平台3之间通过检修通道3连接,检修通道3与外界的交通洞相连通。
[0022]其中,所述启闭机房1全部设置在山体内部,顺水流方向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断面,顶部山体覆盖厚度满足地下隧洞埋深要求。
[0023]所述检修间2全部布置于山体内部,并兼楼梯间功能,检修间2断面型式同启闭机房,断面同启闭机房1,采用城门洞型断面,以满足金属结构安装及检修要求。
[0024]所述检修通道3位于检修间2上游,布置于所述检修间2与所述清污平台4之间,检修通道3采用城门洞型断面,断面面积小于检修间2断面面积,满足检修交通要求。根据山体地形确定检修通道长度。
[0025]所述清污平台4位于检修通道3上游,位于山体高陡边坡坡底,位于进水口的拦污栅5垂直正上方,以满足拦污栅检修及交通要求。
[0026]本技术与常规进水口启闭系统的区别在于:
[0027]一、将常规启闭机房及闸门清污平台的露天布置改为地下布置,减少了边坡开挖和支护工程量,保证了边坡的稳定和安全,也增强了启闭机房自身的安全性;
[0028]二、启闭机房、检修间的断面型式采用城门洞型,能够在保证起吊高度的前提下,降低洞室的整体开挖高度,更好的满足岩石的覆盖厚度要求,较好地解决在陡峭的山坡上
布置进水口及启闭机房,开挖量过大的问题,同时城门洞型洞室及结构受力条件好,降级洞室支护及结构工程量。该种布置型式尤其适用于在陡峭的山坡上布置进水口及启闭机房,既可以保证边坡及结构安全,又可节省工程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0]某有压引水电站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246MW,水库总库容1.325亿m3。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为大二型。主要建筑物包括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泄水建筑物、输水系统和发电厂房及其附属建筑物等其它主要建筑物组成。输水建筑物由进水口、引水隧洞9、调压室、压力管道、尾水隧洞和尾水出口等建筑物组成。进水口布置于坝上游约200m处,采用闸门竖井式进水口。因进水口前边坡坡度较陡,开挖进水口平台挖方工程量太大,并且会带来高边坡问题。通过采用本技术的进水口启闭系统,边坡开挖支护高度由原来的100m降低为26m,边坡开挖量由原35000m3降低为5000m3。
[0031]因此采用本技术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如图1

4所示,在引水系统高程,从上游往下游方向依次布置拦污栅5、喇叭口10、连接洞8、进水口闸门井底座7及引水隧洞9,对应依次布置清污平台4、检修通道3、检修间2及启闭机房1。清污平台4竖直方向在拦污栅5上方,启闭机房1及检修间2布置在山体内,竖直方向在进水口闸门井6上方,检修间2兼做楼梯间,启闭机房1与检修间2断面型式相同,均采用城门洞型。检修间2与清污平台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启闭机房(1)、检修间(2)、检修通道(3)和清污平台(4);所述启闭机房(1)设置在山体内,竖直方向布置在进水口闸门井(6)正上方,水平方向与清污平台(4)在同一高程;所述启闭机房(1)上游侧设置检修间(2),所述检修间(2)兼做楼梯间,所述检修间(2)与所述清污平台(4)之间通过所述检修通道(3)连接,所述检修通道(3)与外界的交通洞(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高陡边坡山体内的进水口启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机房(1)全部设置在山体内部,所述启闭机房(1)顺水流方向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天卫关李海冯剑杨健邓毅国程国瑞范文进曹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