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31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设备、脱附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吸附设备包括吸附箱体和活性炭组件;吸附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活性炭组件设置于吸附箱体内;其中,在处理废气时,废气由第一进风孔进入吸附箱体,经过活性炭组件后,由第一出风孔排出吸附箱体。废气由第一进风孔进入到吸附箱体内,并且吸附箱体内与活性炭组件相接触,活性炭组件可实现对废气的净化。由于活性炭组件是放置在吸附箱体内的,所以在活性炭组件吸附饱和后,可整体将活性炭组件取出,再放入新的活性炭组件,吸附设备即可继续吸附废气,避免操作间内的工作因吸附设备无法吸附废气而导致停工,使得操作间内的工作可持续进行,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附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附设备、脱附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喷涂油漆时部分漆雾会飘散到空气中,油漆中含有的易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飘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0003]在相关技术中,喷房内设置有吸附设备,吸附设备内放置有活性炭,喷房产生的废气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过滤,吸附设备吸附废气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停止吸附,并在吸附设备上对活性炭进行脱附。但由于在对活性炭脱附时无法吸附废气,所以喷房需要停工,降低了喷涂油漆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吸附设备。
[0006]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脱附设备。
[0007]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废气处理设备。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附设备,包括吸附箱体和活性炭组件;吸附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活性炭组件设置于吸附箱体内;其中,在处理废气时,废气由第一进风孔进入吸附箱体,经过活性炭组件后,由第一出风孔排出吸附箱体。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废气由第一进风孔进入到吸附箱体内,并且吸附箱体内与活性炭组件相接触,活性炭组件可实现对废气的净化。
[0010]由于活性炭组件是放置在吸附箱体内的,所以在活性炭组件吸附饱和后,可整体将活性炭组件取出,再放入新的活性炭组件,吸附设备即可继续吸附废气,避免操作间内的工作因吸附设备无法吸附废气而导致停工,使得操作间内的工作可持续进行,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0011]在将活性炭组件取出后,可将饱和的活性炭组件送入单独的脱附设备进行脱附,进而避免因脱附而占用吸附设备的时间。
[0012]由于在吸附设备内进行吸附作业,而不进行脱附作业,避免在吸附作业和脱附作业同时进行时,脱附作业的高温影响吸附作业的正常进行,并且还可避免脱附作业的高温引燃废气,确保吸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3]本技术所提供的吸附设备,结构简单,不需每个吸附单元都要额外安装的吸附与脱附功能切换装置,不会影响最大吸附容量,特别适用于大型厂区内的多个厂房都需要处理废气的需求,每个厂房或车间只需安装了吸附装置,共用一套脱附装置,避免脱附作业的高温影响吸附作业效率,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降低废气处理成本。
[0014]在活性炭组件吸附饱和后,4至6分钟即可完成对活性炭组件的更换,简单便捷。
[0015]吸附箱体设置有门体,门体上设置有门栓,在吸附废气时,门体关闭,在活性炭组件吸附饱和后,打开门体,以对活性炭组件进行更换。
[0016]活性炭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吸附箱体内。
[0017]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吸附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活性炭组件包括活性炭箱体和搁架;活性炭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孔和第二出风孔;搁架设置于活性炭箱体内,与活性炭箱体相连接,搁架用于放置活性炭。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活性炭放置于活性炭箱体内,便于更换活性炭组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吸附设备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于吸附箱体内,以将吸附箱体的内部空间间隔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进风孔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第一出风孔与第二腔体相连通;活性炭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二出风孔与第二腔体相连通。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废气由第一进风孔进入第一腔体内,并由第二进风孔进入到活性炭箱体内,在活性炭箱体内与活性炭相接触,进而实现对废气的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由第二出风孔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再由第一出风孔排出。
[0022]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的下方,第二腔体的一侧凸出于第一腔体的侧方。第一出风孔设置于第二腔体的顶壁上。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进风孔设置于吸附箱体的顶壁上,第二进风孔设置于活性炭箱体的侧壁上,第二出风孔设置于活性炭箱体的底壁上;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活性炭箱体设置于第一隔板上,第二出风孔与通孔对应设置。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第二出风孔、通孔和第一出风孔形成废气处理设备的风道,进而实现对废气的导向,确保废气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后再由废气处理设备排出。
[0025]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活性炭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一隔板充分接触,确保由第二出风孔流出的气体不会返回至第一腔体内,而是通过通孔进入到第二腔体内,进而确保对废气的脱附效率。
[0026]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活性炭箱体的侧壁呈网状。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活性炭箱体的侧壁呈网状,扩大了第二进风孔的进风面积,并且使得由第二进风孔进入活性炭箱体的废气可覆盖更多的活性炭,进而提升对废气的脱附效率,以及使得废气在活性炭箱体内分布更加均匀。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活性炭组件还包括支撑部件、围板和矩形管;支撑部件与活性炭箱体相连接,位于活性炭箱体的下方;围板与支撑部件相连接,沿活性炭箱体的周向设置;矩形管设置于活性炭箱体的下方,由围板的一侧延伸至围板的另一侧。
[002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部件,使得活性炭箱体具备一定的空间,围板沿活性炭箱体的周向设置,使得活性炭箱体的底壁、围板和第一隔板可围设出一个封闭的腔体,进而确保由第二出风孔排出的气体可由第一隔板上的通孔进入到第二腔体内。
[0030]通过在活性炭箱体下方设置矩形管,叉车等搬运设备可插入矩形管内,以对活性炭组件进行搬运,进而使得更换活性炭组件更加方便快捷。
[0031]矩形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矩形管对称设置。
[0032]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吸附设备还包括杂质过滤组件、进风管路、出风管路、第一风机和第一排风管路;杂质过滤组件的顶壁设置有第三进风孔,杂质过滤组件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出风孔;进风管路的一端与第三出风孔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进风孔相连接;出风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孔相连接;第一风机的进风端与出风管路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排风管路与第一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接。
[0033]在该技术方案中,杂质过滤组件可过滤掉废气中的杂质,避免废气中的杂质堵塞在活性炭上而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0034]杂质过滤组件为干式过滤箱,过滤材料为过滤棉或过滤袋。干式过滤材料放置在过滤箱体内,过滤箱体在放置干式过滤箱的外箱内,更换作业时,更换过滤箱体取出,放入新的过滤箱体即可,更换速度快,干式过滤箱的外箱内无杂质残留,避免因过滤材料更换频次较高,而对车间的生产影响较大。
[0035]单次更换模式小于5分钟,对车间生产的影响程度降低。
[0036]吸附箱体为多个,每个吸附箱体内均设置有活性炭组件,每个吸附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箱体,所述吸附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活性炭组件,所述活性炭组件设置于所述吸附箱体内;其中,在处理废气时,废气由所述第一进风孔进入所述吸附箱体,经过所述活性炭组件后,由所述第一出风孔排出所述吸附箱体;所述活性炭组件包括活性炭箱体和搁架;所述活性炭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孔和第二出风孔;所述搁架设置于所述活性炭箱体内,与所述活性炭箱体相连接,所述搁架用于放置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吸附箱体内,以将所述吸附箱体的内部空间间隔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进风孔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孔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活性炭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出风孔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孔设置于所述吸附箱体的顶壁上,所述第二进风孔设置于所述活性炭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孔设置于所述活性炭箱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炳灶傅成姚海涛王奇项乾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