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之像素单元电路结构与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691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面板,设置有数条数据线和扫描线。其中,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彼此平行排列,而数据线则沿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与扫描线交错设置。在每一扫描线和该数据线的交会处,设置有像素单元,并且每一扫描线都设置有开关元件。每一个开关元件都会依据对应之扫描线所传送的扫描信号,而决定是否将公共电压导通至对应之扫描线上所耦接的像素单元。因此,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以有效地减轻公共电压的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降低公共电压之负载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针对多媒体社会之飞速进步,多半受益于半导体元件或显示器装置的飞跃性进步。就显示器而言,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与其经济性,一直独占近年来的显示器市场。然而,对于个人在桌上操作多数终端机/显示器装置的环境,或是以环保的观点切入,若以节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预测,阴极射线管因空间利用以及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轻、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无法有效提供解决之道。因此,具有高画面质量、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TFT-LCD)已逐渐成为市场之主流。图1为一种TFT-LCD之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电路图。请参照图1,一般来说,在TFT-LCD之显示面板内,设置了数条扫描线S1~Sm和数据线D1~Dn。其中,扫描线S1~Sm沿着第一方向彼此互相平行排列,而数据线D1~Dn则沿着第二方向彼此互相平行,并且与扫描线交错排列,而通常第一方向会垂直于第二方向。而在每一条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交会处,都设置有像素单元110,因而会形成像素单元阵列。公知的像素单元110内,都包括了晶体管112,其栅极端耦接对应之扫描线,源极端耦接对应之数据线,而漏极端则通过像素元件114耦接公共电压Vcom。另外,在像素元件114的两端,通常还会设置储存电容116,以稳定横跨在像素元件114两端的电压。当TFT-LCD要输出影像时,首先会产生扫描信号到其中一条扫描线,以致能该条扫描线上所有的像素单元110。然后产生视频数据依次从数据线D1~Dn送入显示面板中,以依次驱动被致能的像素单元110。假设扫描信号从扫描线S3送入,则扫描线S3上所有的像素单元110都会被致能,接着,若是数据信号从数据线D3送入,则会送入设置在数据线D3与扫描线S3交会处的像素单元110内。此时,数据信号会从晶体管112的源极端导通至漏极端,而开始对储存电容114充电,并且像素元件114会因为晶体管112之漏极端与公共电压Vcom的电压差而被点亮。在TFT-LCD中,上述的像素阵列形成在一块基板上,而公共电压Vcom则是连接整块基板。当像素阵列中的其中一个像素单元110被驱动时,公共电压Vcom所要驱动的负载(Loading),并不是单个像素单元110,而是相当于整个像素阵列上的所有像素单元110,因而容易造成公共电压Vcom之驱动能力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降低公共电压的负载,以提高公共电压的驱动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器装置,可以降低公共电压的负载,以提高公共电压的驱动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之驱动方法,可以提高公共电压的驱动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设置有数条数据线和扫描线。其中,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彼此平行排列,而数据线则沿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与扫描线交错设置。在每一扫描线和该数据线的交会处,设置有像素单元,并且每一扫描线都设置有开关元件。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开关元件都会依据对应之扫描线所传送的扫描信号,而决定是否将公共电压导通至对应之扫描线上所耦接的像素单元。其中,每一开关元件至少包括一个晶体管。此晶体管的栅极端会耦接对应之扫描线,其第一源/漏极端耦接公共电压,而其第二源/漏极端则耦接对应之扫描线上的像素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之像素单元内包括了第一晶体管、开关元件、像素元件和储存电容。其中,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端耦接显示面板中的其中一条扫描线,以接收扫描信号。而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则是耦接显示面板中的其中一条数据线。另外,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耦接像素元件的其中一端。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之显示面板中,像素元件的另一端则通过对应之扫描线所耦接的开关元件而耦接到公共电压。另外,储存电容则是跨接在像素元件的两端。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之显示面板内的像素单元则包括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端耦接在显示面板中的其中的一条扫描线上,以接收扫描信号。而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则耦接显示面板中的其中的一条数据线。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端和源极端,则分别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端和漏极端彼此互相耦接。上述的第一和第二晶体管,就构成了众所周知的双栅极结构。此外,本专利技术也包括了开关元件、像素元件和储存电容,其中像素元件的一端耦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端,另一端则通过对应之扫描线所耦接之开关元件而耦接公共电压,而储存电容同样也是跨接在像素元件的两端。另外,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显示器装置,包括了控制电路、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其中,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都耦接控制电路,并且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分别通过多条扫描线和数据线而耦接至显示面板,以分别送出扫描信号和视频数据至显示面板内。而在显示面板中,则包括了多个像素单元和多个开关元件。其中,像素单元分别对应设置于每一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交会处。而开关元件则是分别对应设置于扫描线上。而每一开关元件都会依据对应之扫描线所传送的扫描信号,而决定是否将公共电压导通至对应之扫描线上的像素单元。另外,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之驱动方法,而在显示面板中,具有多个像素单元。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驱动方法,如下所述。首先需要提供公共电压,然后产生扫描信号来依次致能像素单元,并且依据扫描信号而将公共电压送至被致能的像素单元。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电路结构中,由于设置了由晶体管做成的开关元件,并且依据每一个像素单元所接收的扫描信号,才决定将公共电压导通至像素元件上。因此,本专利技术内所使用的驱动电压,会有较轻省的负载。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驱动方法中,由于公共电压只需要供给部分被致能的像素单元,因此同样也能降低公共电压的负载,因而提高公共电压的驱动能力。由于在本专利技术中之像素单元电路结构中,可以使用双栅极结构,因此也能够减少漏电流所带来的影响。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TFT-LCD之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电路图。图2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装置之内部电路方块图。图3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像素单元之内部电路图。图4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像素单元之内部电路图。图5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之驱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主要元件标记说明21、112、401、403晶体管110、212像素单元114、303、405像素元件116、305、407储存电容210显示面板214开关元件 232控制电路234栅极驱动电路236源极驱动电路D1~Dn数据线D1~Dm扫描线Vcom公共电压S501、S503、S505显示面板之驱动方法的步骤流程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装置之内部电路方框图。请参照图2,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器装置内,包括了显示面板210。而在显示面板210内,设置了扫描线G1~Gm和数据线D1~Dn。其中,扫描线G1~Gm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是包括:多条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彼此平行排列设置;多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与上述扫描线交错设置;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每一上述扫描线和每一上述数据线交会处;以及多个开关元件,分别对应上 述扫描线而设置,而每一上述开关元件为依据对应之扫描线所传送的扫描信号,而决定是否将公共电压导通至对应之扫描线上的上述像素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晴云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