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634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擦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焊接装置、供油装置、驱动装置、夹紧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夹紧装置和移动装置均与供油装置连接;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主供油管路和主回油管路,主供油管路与液压泵连接,主回油管路与油箱连通;所述焊接装置包括机架、上主压油缸和下主压油缸,上主压油缸和下主压油缸的液压杆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与上主压油缸和下主压油缸连接,所述夹紧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夹紧装置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可靠,工作稳定,适用于大截面铝铁件的摩擦焊接。适用于大截面铝铁件的摩擦焊接。适用于大截面铝铁件的摩擦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摩擦焊接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摩擦焊,是指利用工件接触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为热源,使工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进行焊接的方法。
[0003]目前市场上的铝铁摩擦焊接设备多是针对小截面的铝铁焊接,对于截面大于140mm*140mm 的铝铁焊接,市场上现有的设备无法完成。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截面工件摩擦焊接的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焊接装置、供油装置、驱动装置、夹紧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夹紧装置和移动装置均与供油装置连接;
[0008]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主供油管路和主回油管路,主供油管路与液压泵连接,主回油管路与油箱连通;
[0009]所述焊接装置包括机架、上主压油缸和下主压油缸,上主压油缸和下主压油缸的液压杆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与上主压油缸和下主压油缸连接,所述夹紧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夹紧装置相对设置。
[0010]近一步的,还包括抱闸装置,所述抱闸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Ⅰ、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左抱闸油缸、右抱闸油缸和稳压装置,电磁换向阀Ⅰ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供油装置的主供油管路、主回油管路连通,电磁换向阀Ⅰ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叠加式液控单向阀连通,所述左抱闸油缸和右抱闸油缸并联设置且与叠加式液控单向阀连通,所述稳压装置与左抱闸油缸和右抱闸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连接有减震电机,液压泵与主供油管路之间依次设置有高压滤油器和方向阀,所述高压滤油器与主供油管路之间设置有调压阀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包括柱塞泵和叶片泵,所述柱塞泵所在油路的调压阀组为高压调压阀组,所述叶片泵所在油路的调压阀组为低压调压阀组。
[0013]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调压阀组包括插装阀Ⅰ、溢流阀Ⅰ、溢流阀Ⅱ和电磁换向阀Ⅱ,所述插装阀Ⅰ的主油口A与方向阀的主油口A连通,插装阀Ⅰ的控制油口分别与溢流阀Ⅰ、溢流阀Ⅱ、电磁换向阀Ⅱ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Ⅰ的出油口与电磁换向阀Ⅱ的工作口连通,所述插装阀Ⅰ的主油口B、电磁换向阀Ⅱ的回油口、溢流阀Ⅱ的出油口均与主回油管路连通;
[0014]所述低压调压阀组包括插装阀Ⅱ、溢流阀Ⅲ和电磁换向阀Ⅲ,所述插装阀Ⅱ的主油口A 与方向阀的主油口A连通,插装阀Ⅱ的控制油口分别与溢流阀Ⅲ、电磁换向阀Ⅲ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插装阀Ⅱ的主油口B、电磁换向阀Ⅲ的回油口、溢流阀Ⅲ的出油口均与主回油管路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供油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供油机构包括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三插装阀和第四插装阀,所述第一插装阀的主油口B与主供油管路连通,第四插装阀的主油口B与主回油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插装阀与第二插装阀的主油口B、第二插装阀与第三插装阀的主油口A、第三插装阀与第四插装阀的主油口B、第四插装阀与第一插装阀主油口A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插装阀主油口A与上主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插装阀主油口A与上主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顺序阀,所述第二插装阀主油口A与上主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0016]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均与第一插装阀的主油口A、主油口B 以及第二插装阀的主油口A单向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均与主回油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第二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第四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分别与第一插装阀、第三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主阀、开关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所述主阀和开关阀均为插装阀,所述开关阀的主油口A与第二插装阀的主油口A连通,所述主阀的主油口A与开关阀的主油口B连通,主阀的主油口B与第三插装阀的主油口B连通,所述主阀的控制油口与第四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之间设置有比例溢流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口与开关阀的控制口连通,第四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插装阀的主油口A、主油口B以及第二插装阀的主油口A单向连通。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电磁换向阀Ⅳ、叠加式液控单向阀Ⅰ、叠加式单向节流阀Ⅰ和夹紧油缸,所述电磁换向阀Ⅳ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主供油管路、主回油管路连通。
[001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电磁换向阀

、叠加式液控单向阀Ⅱ、叠加式单向节流阀Ⅱ和定位油缸,所述电磁换向阀

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主供油管路、主回油管路连通。
[0020]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滤油器与方向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表,所述主供油管路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技术供油装置通过叶片泵和低压调压阀组提供低压油,通过柱塞泵和高压调压阀组提供高压油,可满足液压控制系统的多级油压需求。
[0023]2、本技术通过四个插装阀和三个电磁阀组成液压缸驱动装置,通过切换电磁阀实现液压缸的延伸和收缩运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实现在摩擦状态时,改变液压杆的压力使钢爪和铝导杆的压力恒定。
[0024]3、本技术设置有移动装置、夹紧装置和抱闸装置,通过一套液压控制系统实现对多个液压装置的控制,结构紧凑,涉及合理。
[0025]4、本技术采用多个插装阀作为控制阀和开关阀,可实现大功率控制,压力损失小,发热小,具有高的切换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驱动装置液压原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夹紧装置液压原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移动装置液压原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抱闸装置液压原理图;
[0032]图6为本技术调压阀组液压原理图。
[0033]图中:1

焊接装置,11

机架,12

上主压油缸,13

下主压油缸,2

供油装置,21

油箱, 22

主供油管路,23

主回油管路,2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装置(1)、供油装置(2)、驱动装置(3)、夹紧装置(4)和移动装置(5),所述焊接装置(1)与驱动装置(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夹紧装置(4)和移动装置(5)均与供油装置(2)连接;所述供油装置(2)包括油箱(21)、液压泵、主供油管路(22)和主回油管路(23),主供油管路(22)与液压泵连接,主回油管路(23)与油箱(21)连通;所述焊接装置(1)包括机架(11)、上主压油缸(12)和下主压油缸(13),上主压油缸(12)和下主压油缸(13)的液压杆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装置(3)分别与上主压油缸(12)和下主压油缸(13)连接,所述夹紧装置(4)设置有两个,两个夹紧装置(4)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闸装置(6),所述抱闸装置(6)包括电磁换向阀Ⅰ(61)、叠加式液控单向阀(62)、左抱闸油缸(63)、右抱闸油缸(64)和稳压装置(65),电磁换向阀Ⅰ(61)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供油装置(2)的主供油管路(22)、主回油管路(23)连通,电磁换向阀Ⅰ(61)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叠加式液控单向阀(62)连通,所述左抱闸油缸(63)和右抱闸油缸(64)并联设置且与叠加式液控单向阀(62)连通,所述稳压装置(65)与左抱闸油缸(63)和右抱闸油缸(64)的无杆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连接有减震电机(24),液压泵与主供油管路(22)之间依次设置有高压滤油器(25)和方向阀(26),所述高压滤油器(25)与主供油管路(22)之间设置有调压阀组(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包括柱塞泵(28)和叶片泵(29),所述柱塞泵(28)所在油路的调压阀组为高压调压阀组,所述叶片泵(29)所在油路的调压阀组为低压调压阀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调压阀组包括插装阀Ⅰ(271)、溢流阀Ⅰ(272)、溢流阀Ⅱ(273)和电磁换向阀Ⅱ(274),所述插装阀Ⅰ(271)的主油口A与方向阀的主油口A连通,插装阀Ⅰ(271)的控制油口分别与溢流阀Ⅰ(272)、溢流阀Ⅱ(273)、电磁换向阀Ⅱ(274)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Ⅰ(272)的出油口与电磁换向阀Ⅱ(274)的工作口连通,所述插装阀Ⅰ(271)的主油口B、电磁换向阀Ⅱ(274)的回油口、溢流阀Ⅱ(273)的出油口均与主回油管路(23)连通;所述低压调压阀组包括插装阀Ⅱ(275)、溢流阀Ⅲ(276)和电磁换向阀Ⅲ(277),所述插装阀Ⅱ(275)的主油口A与方向阀的主油口A连通,插装阀Ⅱ(275)的控制油口分别与溢流阀Ⅲ(276)、电磁换向阀Ⅲ(277)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插装阀Ⅱ(275)的主油口B、电磁换向阀Ⅲ(277)的回油口、溢流阀Ⅲ(276)的出油口均与主回油管路(2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接铝导杆与钢爪焊接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供油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供油机构包括第一插装阀(311)、第二插装阀(312)、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福龙
申请(专利权)人:晋中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