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27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入炉辊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转动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位于同一个水平轴线上的两个转动杆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轮,且四个传动轮上绕设有同一个入炉辊道主体,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均开设有滑动孔,两个滑动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两个推料板的水平相互移动和对两个推料板的不断往复移动对入炉辊道主体上输送的物质进行位置纠正,防止了在输送的时候导致物质偏移,造成物质的掉落损坏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


[0001]本技术涉及入炉辊道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

技术介绍

[0002]辊道是轧钢车间运送轧件的主要设备,其重量占整个轧钢车间设备总重量的40%左右,是轧钢车间中使用最多的设备。轧件进出加热炉,在轧机上往复轧制及轧后输送到精整工序等工作均由辊道来完成。
[0003]申请号为:201921046752.6公开了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辊架,两个辊架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腿,两个辊架靠近一端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且L型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润滑机构,两个辊架之间设有主动辊和多个均匀分布的从动辊,从动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对应辊架的侧壁转动连接,主动辊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和转轴,第二转杆远离主动辊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对应辊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本技术方便对入炉辊道上的链条进行润滑保护,保证了物质输送的稳定性。
[0004]但是在输送物质的过程中,因不具备对物质位置纠正的功能,很容易在输送的时候导致物质偏移,造成物质的掉落损坏,给人们带来工作难度,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输送物质的过程中,因不具备对物质位置纠正的功能,很容易在输送的时候导致物质偏移,造成物质的掉落,给人们带来工作难度,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转动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位于同一个水平轴线上的两个转动杆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轮,且四个传动轮上绕设有同一个入炉辊道主体,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均开设有滑动孔,两个滑动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料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位于滑动孔上方的移动槽,两个移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移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外侧的限位弹簧,两个限位弹簧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两个移动板上均转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转动板,两个推料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且两个转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转动座转动连
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均固定套设有偏心轮,且两个移动板的顶部分别与相对应的偏心轮滑动接触,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转动连接有圆形杆,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且圆形杆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形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0012]优选的,两个滑动板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滑动孔的顶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分别与相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通过入炉辊道主体对物质进行输送,输送时,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圆形杆进行转动,圆形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两个第一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带动两个连接杆进行转动,两个连接杆带动两个偏心轮进行转动,两个偏心轮带动两个移动板进行移动;
[0015]2、该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通过两个移动板压缩两个限位弹簧,通过两个限位弹簧吸能,同时,两个移动板带动两个转动板进行移动,两个转动板带动两个转动座进行移动,两个转动座带动两个推料板进行移动,通过对两个推料板的水平相互移动和对两个推料板的不断往复移动对入炉辊道主体上输送的物质进行位置纠正;
[0016]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对两个推料板的水平相互移动和对两个推料板的不断往复移动对入炉辊道主体上输送的物质进行位置纠正,防止了在输送的时候导致物质偏移,造成物质的掉落损坏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转动槽、4转动杆、5传动轮、6入炉辊道主体、7滑动孔、8滑动板、9推料板、10移动槽、11移动板、12限位孔、13限位杆、14限位弹簧、15转动板、16转动座、17连接槽、18连接杆、19偏心轮、20第一锥形齿轮、21固定板、22圆形孔、23圆形杆、24旋转电机、25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参照图1

4,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3,两个转动槽3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位于同一个水平轴线上的两个转动杆4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轮5,且四个传动轮5上绕设有同一个入炉辊道主体6,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上均开设有滑动孔7,两个滑动孔7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两个滑动板8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料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3),两个转动槽(3)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位于同一个水平轴线上的两个转动杆(4)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轮(5),且四个传动轮(5)上绕设有同一个入炉辊道主体(6),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上均开设有滑动孔(7),两个滑动孔(7)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两个滑动板(8)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料板(9),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位于滑动孔(7)上方的移动槽(10),两个移动槽(10)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1),两个移动板(11)上均开设有限位孔(12),两个限位孔(12)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3),且限位杆(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10)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其特征在于,两个移动板(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限位杆(13)外侧的限位弹簧(14),两个限位弹簧(14)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槽(10)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保证物质稳定输送的入炉辊道,其特征在于,两个移动板(11)上均转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转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锋鹰冶金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