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611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首先将第一像素电压输出到第一像素列中的第一像素以改变第一像素的透光率,然后将第二像素电压输出到第二像素列中的第二像素以改变第二像素的透光率。接着开启背光模块。然后在输出第一像素电压后的第一预定时间点,调整第一像素中的像素电极电压使得第一像素的透光率下降。最后在输出第二像素电压后的第二预定时间点,调整第二像素中的像素电极电压使得第二像素的透光率下降,并且第二预定时间点在第一预定时间点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彩色序列式。
技术介绍
随着显像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具有体积薄、重量轻及低电磁辐射等特性的液晶显示器,已经逐渐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产品。彩色序列式液晶显示器为依次显现出一个像素的三原色成分,而呈现出色彩。该彩色序列式液晶显示器的每个像素为依次由三个分别发出红、绿及蓝光的发光光源作为背光光源。在一画面时间中,这些子像素依次显示三种数据,并分别对应地开启红、绿及蓝光。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人可以辨认出该像素的色彩。然而,由于彩色序列式的液晶显示器必须分三次才能将一个图像数据完全的反馈给像素中,因此,像素的驱动功率必须由原来的60Hz提高到180Hz。对于彩色序列式的液晶显示器,由于像素的驱动功率提供为180Hz,即液晶驱动电压必须每5.56毫秒更换一次。在该5.56毫秒的时间内包括了背光模块点亮的时间,而液晶分子必须在背光模块点亮前反应完成,因此容许液晶分子反应的时间实质上小于5.56毫秒。参照图1A,所示为传统的彩色序列式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T1为第一像素的透光率,Tn为第N像素的透光率。其中,第一像素为位于像素阵列的第一像素列,而第N像素为位于像素阵列的第N像素列。首先,将对应的像素电压提供给第一像素,使得第一像素的最大透光率实质上等于预定的透光率TMax。然后,在时间点t1,将对应的像素电压提供给第N像素,使得第N像素的最大透光率实质上等于预定的透光率TMax。然后,在时间点t2~t3之间,第N像素的液晶分子尚未完全反应,即第N像素的最大透光率实质上小于预定的透光率TMax。不同列的像素接收到像素电压的时间点不同,越接近面板下端的像素越x到像素电压,故液晶分子越晚开始进行反应。当背光模块点亮时,位于面板下端的液晶分子尚未完全反应,而位于面板上端的液晶分子已经完全反应,故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上下部分亮度不均匀的情况。此外,参照图1B,所示为图1A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曲线图。第一像素P1与第N像素Pn在第一参考灰阶值G1的透光率的差值为ΔL1,而第一像素及第N像素Pn在第二像素参考灰阶值G2的透光率的差值为ΔL2。由图1B可知,ΔL1及ΔL2远大于零,即伽玛曲线漂移的程度相当严重。对于面板制造商,如何改善由于不同像素的扫描时间差造成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的现象,并进一步改善伽玛曲线漂移的程度,仍是一尚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以改善液晶显示面板亮度不均的现象,并改善伽玛曲线漂移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驱动方法,其适用于一液晶显示器。将第一像素电压输出给第一列像素中的第一像素,以改变第一像素的透光率,然后将第二像素电压输出给第二列像素中的第二像素,以改变第二像素的透光率。接着,开启背光模块。然后,在输出第一像素电压后的第一预定时间点,调整第一像素的像素电极电压,使得第一像素的透光率下降。最后在输出第二像素电压后的第二预定时间点,调整第二像素中的像素电极电压使得第二像素的透光率下降,并且第二预定时间点在第一预定时间点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背光模块及像素阵列。像素阵列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第一列像素中的第一像素为用于接收第一像素电压,以改变第一像素的透光率,第二列像素的第二像素为用于接收第二像素电压,以改变第二像素的透光率,依次驱动第一列像素和第二列像素。其中,在第一像素接收第一像素电压后的第一预定时间点,调整第一像素的像素电极电压,以使得第一像素的透光率下降,在第二像素接收第二像素电压后的第二预定时间点,调整第二像素的像素电极电压,以使得第二像素的透光率下降,并且第二预定时间点在第一预定时间点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以下将举出一优选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所示为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图1B所示为图1A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伽玛曲线图;图2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5A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一实例;图5B~5C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二实例与第三实例;图5D~5E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四实例与第五实例;图5F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六实例;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伽玛曲线图;图7A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7B图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部分液晶显示面板700的剖面图;图8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9所示为图7A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图;图9A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一实例;图9B~9C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二实例与第三实例;图9D~9E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的第四实例与第五实例; 图9F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六实例。其中,附图标记10上基板12参考电极20薄膜晶体管基板22像素电极24公共电极30液晶层200液晶显示器210背光模块220、700液晶显示面板230、710像素阵列240、720扫描驱动电路242扫描线250、730数据驱动电路252数据线740控制电路742公共电极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为通过调整背光模块的点亮和关闭的时间点,使得不同像素的光强度值近似相等,以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的现象,并克服伽玛曲线漂移的问题。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同时参照图3,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液晶显示器200包括背光模块210和液晶显示面板220,该液晶显示面板220具有一像素阵列230。像素阵列230包括多个像素列L1~Ln,其中的像素分别地通过扫描线242耦接至扫描驱动电路240,并通过数据线252耦接至数据驱动电路250。扫描驱动电路240用于将扫描电压提供给该像素,而数据驱动电路250用于将像素电压提供给所对应的像素,以改变该像素的透光率。参照图4,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同时参照图5A,所示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时,像素的透光率与时间的关系图的第一实例。首先,在第一时间点t1时执行步骤410,使得第一列像素L1的第一像素P1接收数据驱动电路250所输出的第一像素电压,以改变第一像素的透光率T1。接着,在第二时间点t2时执行步骤420,使得第N列像素Ln的第N像素Pn接收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方法,适用于一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一像素阵列与一背光模块,该像素阵列包括一第一列像素及一第二列像素,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括:(a)将一第一像素电压输出至该第一列像素中的一第一像素,以改变该第一像素的透光率,然后将 一第二像素电压输出至该第二列像素中的一第二像素,以改变该第二像素的透光率;(b)开启该背光模块;(c)在输出该第一像素电压后的一第一预定时间点,调整该第一像素的像素电极电压,使得该第一像素的透光率下降;以及(d)在输 出该第二像素电压后的一第二预定时间点,调整该第二像素的像素电极电压,使得该第二像素的透光率下降,该第二预定时间点在该第一预定时间点后;其中,当该第一像素电压实质上等于该第二像素电压时,在该背光模块点亮的期间内,该第一像素的透光率对时 间的积分值为一第一光强度值,该第二像素的透光率对时间的积分值为一第二光强度值,该第一光强度值实质上等于该第二光强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瑛赖明升江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