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01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3
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更换齿轮油不便的问题;包括箱体,箱体内经隔板分为放置腔与循环腔,放置腔位于循环腔后方,循环腔上侧设有活塞壳,活塞壳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上开设有凸形且上下贯通的连接槽,活塞壳下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插入连接槽内且经弹簧与连接槽阶梯面连接,活塞杆下端设有腰形环,活塞壳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转盘,转盘左端偏心设有插入腰形环内的插柱,活塞壳上侧经连接管与放置腔连通,活塞壳下侧设有自由端贯穿箱体的进液管,循环腔内下侧设有左端可与放置腔连通且右端贯穿箱体的出液管;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齿轮箱润滑方式有齿轮油润滑,半流体润滑脂润滑,固体润滑剂润滑几种方式。对于密封比较好,转速较高,负荷大,封闭性能好的通常使用齿轮油润滑;齿轮油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进入较多杂质,导致润滑效果下降甚至损坏齿轮,此时需要对齿轮油进行更换,但现在的齿轮箱更换齿轮油较为不便,不便工作人员对齿轮箱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有效的解决了工作人员更换齿轮油不便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箱体,箱体内经隔板分为放置腔与循环腔,放置腔位于循环腔后方,循环腔上侧设有活塞壳,活塞壳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上开设有凸形且上下贯通的连接槽,活塞壳下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插入连接槽内且经弹簧与连接槽阶梯面连接,活塞杆下端设有腰形环,活塞壳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转盘,转盘左端偏心设有插入腰形环内的插柱,活塞壳上侧经连接管与放置腔连通,活塞壳下侧设有自由端贯穿箱体的进液管,循环腔内下侧设有左端可与放置腔连通且右端贯穿箱体的出液管。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箱体、活塞壳、连接管与进液管,便于工作人员对放置腔内添加新的齿轮油,同时设有出液管、蠕动泵,有利于将放置腔内旧的齿轮油排出,便于工作人员对箱体的维护,方便工作人员对放置腔内的齿轮油进行更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维护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箱体1,箱体1内经隔板2分为放置腔与循环腔,放置腔位于循环腔后方,循环腔上侧设有活塞壳3,活塞壳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4,活塞板4上开设有凸
形且上下贯通的连接槽5,活塞壳3下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杆6,活塞杆6上端插入连接槽5内且经弹簧与连接槽5阶梯面连接,活塞杆6下端设有腰形环7,活塞壳3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转盘8,转盘8左端偏心设有插入腰形环7内的插柱9,活塞壳3上侧经连接管10与放置腔连通,活塞壳3下侧设有自由端贯穿箱体1的进液管11,循环腔内下侧设有左端可与放置腔连通且右端贯穿箱体1的出液管12。
[0013]为了防止齿轮油返流,所述的连接管10与进液管11内分别设有开口朝后的输液单向阀13。
[0014]为了便于放置腔内齿轮油的流出,所述的放置腔下端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循环腔下端设有蠕动泵14,出液管12可插入蠕动泵14内,蠕动泵14输入轴上固定有可转动的副齿轮15。
[0015]为了使转盘8及蠕动泵14转动,所述的转盘8右端同轴设有转轴16,转轴16右端与箱体1转动连接,转轴16上同轴固定有主齿轮17,循环腔右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8,滑动块18左端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固定盘,固定盘左端同轴设有环形齿轮19,环形齿轮19可与主齿轮17和副齿轮15啮合。
[0016]为了使滑动块18移动,所述的箱体1右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纹旋钮20,滑动块18右端与螺纹旋钮20螺纹连接。
[0017]为了使环形齿轮19转动,所述的环形齿轮19内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布的齿牙21,循环腔内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有可与齿牙21啮合的传动齿轮22。
[0018]为了控制出液管12与放置腔的连通,所述的隔板2上开设有前端与出液管12连通的贯穿槽,隔板2上滑动连接有可遮挡贯穿槽的挡板23,挡板23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圆槽24,圆槽24可与出液管12和贯穿槽连通。
[0019]为了便于挡板23的滑动,所述的隔板2上开设有开口朝右的矩形槽,挡板23右端设有伸出矩形槽开口的连接板,连接板上端设有倒L形板25,倒L形板25前端与螺纹旋钮20螺纹连接。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若需要将放置腔内的齿轮油更换,顺时针转动螺纹旋钮20,螺纹旋钮20带动滑动块18向下移动,滑动块18经固定盘带动环形齿轮19向下移动,使环形齿轮19与主齿轮17脱离,同时齿牙21与传动齿轮22脱离啮合,当环形齿轮19下侧与副齿轮15啮合后,停止转动螺纹旋钮20,此时传动齿轮22与上侧的齿牙21啮合;
[0021]在螺纹旋钮20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螺纹旋钮20带动倒L形板25向下移动,倒L形板25带动连接板沿矩形槽向下移动,连接板带动挡板23向下移动,当传动齿轮22与上侧的齿牙21啮合后,挡板23上的圆槽24与贯穿槽和出液管12连通,由于螺纹连接的自锁性,此时滑动块18与倒L形板25的位置被限制,准备阶段结束;
[0022]准备阶段结束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传动齿轮22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22经齿牙21带动环形齿轮19顺时针转动,环形齿轮19带动副齿轮15逆时针转动,副齿轮15带动蠕动泵14转动,并且由于放置腔底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在齿轮油自身重力及蠕动泵14的作用下,放置腔内的齿轮油通过贯穿槽并从出液管12内流出,当没有齿轮油从出液管12内抽出后,关闭电机;
[0023]当旧的齿轮油从放置腔内抽出后,逆时针转动螺纹旋钮20,螺纹旋钮20带动滑动块18向上移动,滑动块18经固定盘带动环形齿轮19向上移动,使环形齿轮19与副齿轮15脱
离,同时下侧的齿牙21与传动齿轮22脱离啮合,当环形齿轮19上侧与主齿轮17啮合后停止转动螺纹旋钮20,此时传动齿轮22与下侧的齿牙21啮合,同时螺纹旋钮20带动倒L形板25向上移动,倒L形板25带动连接板沿矩形槽向上移动,连接板带动挡板23向上移动,当传动齿轮22与下侧的齿牙21啮合后,挡板23上的圆槽24与贯穿槽和出液管12不连通;
[0024]当传动齿轮22与下侧的齿牙21啮合后,将进液管11与齿轮油油桶连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传动齿轮22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22经齿牙21带动环形齿轮19顺时针转动,环形齿轮19带动主齿轮17逆时针转动,主齿轮17经转轴16带动转盘8逆时针转动,转盘8带动插柱9转动,插柱9带动腰形环7向上移动,同时插柱9相对于腰形环7向前移动,腰形环7带动活塞杆6向上移动,活塞杆6挤压弹簧并推动活塞板4向上移动,活塞壳3位于活塞板4的下方产生负压,将油桶内的齿轮油经进液管11吸入活塞壳3内,当插柱9转动至转盘8正上方时,随着转盘8的转动,转盘8经插柱9带动腰形环7向下移动,同时插柱9相对于腰形环7向后移动,腰形环7带动活塞杆6向下移动,活塞杆6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经隔板(2)分为放置腔与循环腔,放置腔位于循环腔后方,循环腔上侧设有活塞壳(3),活塞壳(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4),活塞板(4)上开设有凸形且上下贯通的连接槽(5),活塞壳(3)下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杆(6),活塞杆(6)上端插入连接槽(5)内且经弹簧与连接槽(5)阶梯面连接,活塞杆(6)下端设有腰形环(7),活塞壳(3)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转盘(8),转盘(8)左端偏心设有插入腰形环(7)内的插柱(9),活塞壳(3)上侧经连接管(10)与放置腔连通,活塞壳(3)下侧设有自由端贯穿箱体(1)的进液管(11),循环腔内下侧设有左端可与放置腔连通且右端贯穿箱体(1)的出液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0)与进液管(11)内分别设有开口朝后的输液单向阀(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腔下端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循环腔下端设有蠕动泵(14),出液管(12)可插入蠕动泵(14)内,蠕动泵(14)输入轴上固定有可转动的副齿轮(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齿轮润滑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8)右端同轴设有转轴(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见停耿清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