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10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包括:磁场系统、工质床、动力装置,工质床包括: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磁场系统括:多个磁场单体,磁场单体之间留有间隙,磁场单体分成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的外侧;两组磁场单体分别固定在两个底座上,底座设有齿轮槽;工质床为密闭结构,多个磁工质分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内部,磁工质之间留有间隙;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齿轮,齿轮与齿轮槽相啮合,用于带动底座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在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实现了磁热效应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磁制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磁制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磁制冷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


[0001]本技术涉及室温磁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压缩制冷对臭氧层会产生危害,会间接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和京都协议,气体压缩制冷采用无氟的制冷剂,例如R410。虽然新的制冷工质不再对臭氧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会导致温室效应,仍然会破坏自然环境。
[0003]由于在传统压缩气体制冷中,制冷剂被压缩机等熵压缩,再进入冷凝器冷却,进入节流阀,最后出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按照这样循环工作,整个热力学循环的四部分是在制冷剂经过不同机械部分完成的。而室温磁场制冷的热力学循环是在蓄热器中完成循环,制冷剂即磁工质不动,只是磁场强度变化,就能完成热力学循环,这种磁场制冷热流体循环系统大大提高了制冷工作效率。
[0004]但是传统磁制冷方式机械结构复杂,室温磁场制冷中磁工质退磁不完全,磁热效应不完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应用在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实现了磁热效应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磁制冷工作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使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7]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系统、工质床、动力装置,工质床包括: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磁场系统括:多个磁场单体,磁场单体之间留有间隙,磁场单体分成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的外侧;两组磁场单体分别固定在两个底座上,底座设有齿轮槽;工质床为密闭结构,多个磁工质分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内部,磁工质之间留有间隙;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齿轮,齿轮与齿轮槽相啮合,用于带动底座移动。
[0008]进一步,工质床两端焊接有法兰,法兰安装有过滤网,法兰的外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制冷仓上。
[0009]进一步,磁工质为稀土金属丝或者稀土金属合金丝,直径为0.1mm

1mm。
[0010]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控制制冷仓的起始温度的二极管制冷片,二极管制冷片带有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数据。
[0011]本技术技术效果包括:
[0012]1、本技术提出的制冷仓应用在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能够使磁工质完全充磁退磁,提高磁工质磁热效应利用率,实现了磁热效应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磁制冷工作效率。
[0013]2、在传统压缩机制冷中,制冷剂被压缩机等熵压缩,再进入冷凝器冷却,进入节流
阀,最后出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按照这样循环工作,整个热力学循环的四部分是在制冷剂经过不同机械部分完成的。本技术中,磁制冷机的热力学循环是在制冷仓、换热系统中完成循环,通过磁场强度变化,就能完成热力学循环,大大提高了制冷工作效率。
[0014]3、磁场与磁工质处于同一位置时充磁,磁场与磁工质处于不同位置时退磁,另一列工作与之相反,这种双列串联式磁制冷方法大大加强了磁制冷运行方式,提高磁制冷效率,使磁制冷效应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缩短制冷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制冷仓的使用状态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制冷仓应用在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循环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0019]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中制冷仓的使用状态图。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中动力装置13的结构示意图。
[0020]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包括:磁场系统11、工质床12、动力装置13、二极管制冷片17。
[0021]磁场系统11包括:多个磁场单体17,磁场单体之间留有间隙,多个磁场单体17的磁场大小相同方向一致;磁场单体17分成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工质床121和第二工质床122的外侧。磁场单体17采用钕铁硼永磁体。两组磁场单体17分别固定在两个底座15上,底座15设有齿轮槽151。一组固定有磁场单体17的底座15位于第一工质床121两侧,另一组固定有磁场单体17的底座15位于第二工质床122的两侧。两组磁场单体17互相交错排列。
[0022]工质床12为密闭结构,通过管路连接循环系统2,两端焊接有法兰14,法兰安装有过滤网;法兰14的外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制冷仓1上;多个个磁场单体设置在工质床12的外侧,多个磁工质16分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第一工质床121和第二工质床122内部,多个磁工质16之间留有间隙。
[0023]在动力装置13的带动下,磁工质16与磁场单体17的相对位置变化,磁工质16移动到间隙位置时,磁工质(磁性材料)16退磁,磁工质16降温;磁工质16由间隙位置移动到磁场单体17的磁场位置时,磁工质16充磁,磁熵减小、晶格熵增大,原子活动加剧,磁性材料升温。磁工质16的材料为稀土金属钆丝,直径为0.1mm

1mm,钆成分占比99%以上,可分段配装钆铽、钆铒合金丝,直径为0.1mm

1mm。
[0024]动力装置13包括电机131、减速机132和齿轮133,齿轮133与齿轮槽151相啮合,用于带动底座15移动。电机131给减速机132提供动力,减速机132带动齿轮133转动。电机131通过信号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电机131利用外部电源供电。动力装置13用于带动磁场单体的往复动作,使磁工质16反复充磁/退磁。
[0025]二极管制冷片18用于控制制冷仓1的起始温度,带有温度传感器,制冷仓1内部温度达到20摄氏度开始制冷,保护磁工质16的磁热效应。
[0026]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中制冷仓应用在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循环系统图。
[0027]制冷仓的制冷制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A:当第二工质床122制冷,第一工质床121制热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一工质床121、第二工质床122对应的电机131启动,减速机132和齿轮133配合,减速机132和齿轮133配合,带动第二工质床122外侧磁场单体17移动,第二工质床122的磁工质16的相对位置由磁场位置移动到间隙位置,在退磁作用下磁工质16温度降低;第一工质床121的磁工质16的相对位置由间隙位置移动到磁场位置,在充磁作用下,磁工质16温度升高;
[0029]步骤B:当第二工质床122制热,第一工质床121制冷时,第二工质床122的磁工质16的相对位置由间隙位置移动到磁场位置,在充磁作用下,磁工质16温度升高;第一工质床121的磁工质16的相对位置由磁场位置移动到间隙位置,在退磁作用下磁工质16温度降低。
[0030]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包括:制冷仓1、循环系统2、换热系统3;制冷仓1利用磁热效应改变磁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冷机的制冷仓,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系统、工质床、动力装置,工质床包括: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磁场系统括:多个磁场单体,磁场单体之间留有间隙,磁场单体分成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的外侧;两组磁场单体分别固定在两个底座上,底座设有齿轮槽;工质床为密闭结构,多个磁工质分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第一工质床和第二工质床内部,磁工质之间留有间隙;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齿轮,齿轮与齿轮槽相啮合,用于带动底座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多级串联式磁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杰程娟张英德刘翠兰黄焦宏金培育王强戴默涵郭亚茹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稀土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