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具有堆迭光源的背光模块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509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含具有堆迭光源的背光模块的系统,其包含有:    导光板,包含有入光面;以及    至少一光源组,邻近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该光源组包含有多个光源,沿着平行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的一方向平行堆迭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包含有背光模块的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LED)具有尺寸小及低耗电量等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目前已被发展应用于背光模块中,以用来取代传统冷阴极射线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图1为现有一背光模块10的示意图。现有背光模块10包含有一导光板12以及多个LED14,其中LED 14设于导光板12的一边缘。由每一LED 14射出的光线会呈现一发光区域,如图中所示箭头内的区域。发光区域具有一发光角θ约为110°至120°。因此,某些位于LED 14之间且邻近于导光板12边缘的部分会因为位于LED 14的发光区域的外而特别黑暗。图2为一现有背光模块的一空间亮度图。邻近导光板的边缘部分具有很明显的明暗差别,其称为萤火虫(fire-fly)现象。请参考图2,其萤火虫现象的区域约有0.7毫米的宽度,因此约0.7毫米长度的部分该背光模块并不适合用来提供光源给设于导光板12上方的一显示面板,其会造成显示面积的减少。因此,如何提供具有改善萤火虫现象又能满足绿色环保产品要求的背光模块,仍为背光模块制造者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包含具有堆迭光源的背光模块的系统。上述系统的一实施例包含有导光板以及至少一邻近该导光板而设置的光源组。该光源组包含有多个光源,沿着一平行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的方向而堆迭设置。进一步地,该光源组的发光角度大于各该光源的发光角度。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包含有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与一邻近于该入光面的出光面,以及多个光源组,成列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整个边缘上。光源组的各光源以沿着平行于该入光面的不同高度而排列。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一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一现有背光模块的一空间亮度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系统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光源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背光模块的空间亮度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一光源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一系统的示意图;图8为包含有图7所示系统的一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光源基座与LED的放大示意图;图10至11为图7所示光源固定座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背光模块12导光板14LED 50系统51背光模块52导光板52a 入光面 52b 发光面52c 凹部54光学膜片56光学膜片58光源组60光源组 60a LED60b LED 60c LED62光源组 62a LED62b LED 62c LED64光源模块66发光曲面68背侧面 70顶面72发光区域74发光区域76发光区域78发光区域100 背光模块102 显示装置104 电子装置106 导光板 108入光面110出光面112光源固定座114LED114a 发光曲面 114b 背侧面116光源基座 116a 光源基座侧面118LED 118a 发光曲面118b 背侧面120光源基座120a 光源基座侧面 122LED122a 发光曲面 122b 背侧面124光源基座 124a 光源基座侧面126光源固定座128凹部130突出部132突出部134突出部136细缝口138突出部140细缝口142细缝口144第一光源组146第二光源组148凹部15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侧光式背光模块,其通过一列设于导光板的一整个边缘的光源组而提供光线,该背光模块在邻近于导光板该边缘处具有较小的黑暗区域。因此能减少萤火虫区域与改进背光模块的效能。请参阅附图,图3至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包含背光模块51的系统50的示意图。背光模块51应用于一显示装置,例如一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装置,包含有一导光板52、多个光学膜片54、56以及一光源模块64,其中光学膜片54与56可为扩散片或棱镜片。导光板52具有一楔形侧面,包含有一入光面52a以及一邻近于入光面52a的发光面52b。光源模块64包含有多个光源组58、60、62,设于导光板52的一整个边缘,即入光面52a。各光源组58、60、62包含有多个如LED的堆迭光源。举例而言,光源组62包含有一第一LED 62a、一第LED 62b以及一第三LED 62c。第一LED 62a设于第二LED 62b之上,而第二LED 62b夹设于第一LED 62a与第三LED 62c之间。图3的左边绘出了第一LED 62a的放大细部示意图。第一LED 62a包含有一弯曲的发光曲面66、一相对于发光曲面66的背侧面68以及一顶面70。垂直于入光面52a的顶面70具有一四边形形状,包含一弧形边长以及一几何中心G。以几何中心G当作第一LED 62a的一座标原点,将平行于后侧面68的一方向定义为X轴;将平行于后侧面68的法线方向定义为Y轴;将平行于顶面70的法线方向定义为Z轴;以及将由X轴向Y轴的一反时针方向旋转轴定义为R轴。因此,第一LED 62a的几何中心线与Z轴重迭。请参考图4,其为光源组60、62的放大示意图。LED 62a、62b、62c堆迭设置,且其几何中心G互相重迭。换句话说,LED 62a、62b、62c沿着入光面52a而堆迭设置。然而,由于LED 62a、62b、62c沿着R轴而旋转设置,因此LED 62a、62b、62c仅为部分重迭。以第一LED 62a的X轴为座标而言,第二LED 62b沿着第一LED 62a的R轴旋转了一第一角度,而第三LED62c亦沿着第一LED 62a的R轴旋转了一第二角度,其大于该第一角度。因此虽然三LED 62a、62b、62c的几何中心线Z互相重迭,各LED 62a、62b、62c的发光曲面66朝向不同的方向,亦即各LED 62a、62b、62c的后侧面68并不互相平行,如图4所示。此外,LED 62a、62b、LED 62c分别具有一发光区域72、74、76,其中各发光区域72、74、76具有一发光角θ,其约为110°至120°。本说明书中一LED光源的发光角θ表示该光源所产生光线的散布角度,在发光角或发光区域内任何角度而距离光源某一距离的一点,至少有70%位于发光轴(即LED 62a的发光轴Y)上同一距离处的光线强度。亦即在发光区域或发光角θ的外距离光源某一距离处,在与光源的输出对称轴(即LED 62a的发光轴Y)上具有相同距离处的光线强度相较,其仅具有30%或更少的光线强度。由于第二与第三LED 62b、62c由第一LED 62a处旋转设置,因此发光区域74与76同样从发光区域72而旋转分布。然而,发光区域72、74、76会部分重迭,且发光区域72、74、76的各重迭部分的光线发光度较为增强。在优选实施例中,发光区域72的外缘平行延伸至入光面52a,而发光区域76的一外缘亦以另一方向平行延伸至入光面52a,亦即发光区域72、74、76的总和发光区域具有一约180°的总和发光角θS,而光源组62的总和发光角θS大于各第一LED 62a、第二LED 62b、第三LED62c的发光角θ。关于邻近的光源组60,其同样包含有三个重迭的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具有堆迭光源的背光模块的系统,其包含有:导光板,包含有入光面;以及至少一光源组,邻近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该光源组包含有多个光源,沿着平行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的一方向平行堆迭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宏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