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669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属于物料提纯技术领域,包括本体、多个第一加热管、多个第二加热管、物料分布器以及套筒。其中,本体具有进料腔、加热腔及出料腔;本体上设有进料口、热媒进口、热媒出口以及出料口。多个第一加热管呈环形且间隔设置在加热腔中。多个第二加热管呈环形且间隔设置在加热腔中,多个第二加热管均位于多个第一加热管所在圆的内部。物料分布器用于分散喷淋由进料口进入的物料母液。套筒用于对喷散至进料腔底面的物料母液进行分隔,以使进料腔底面上的物料母液分别均匀的流入至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蒸发器可使物料母液受热更均匀,其加热蒸发效果较好,物料母液的浓缩效率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


[0001]本技术属于物料提纯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对4

氨基吡啶、2


‑4‑
氨基吡啶及2,3

二氯吡啶等纯化过程中,需要采用蒸发器,待浓缩的母液进入蒸发器中,在料液分布器的作用下,均匀地进入多个加热管中,受二次蒸汽的快速流动和本身重力作用母液沿管内壁呈膜状自然向下流动,并受热不断蒸发浓缩,最终形成的气液混合物由出口导入至气液分离器中。
[0003]现有技术中,4

氨基吡啶、2


‑4‑
氨基吡啶及2,3

二氯吡啶等的母液通常由蒸发器顶部进入进料腔,通过物料母液分布器进入加热管中。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个加热管中所进入的待浓缩的母液的均匀,每个加热管的顶端需高出进料腔的底面。但是,长时间时候后,直接落在进料腔底面并聚集的物料母液液位超过加热管顶端后,会通过最外层的加热管直接流下。外层加热管的物料母液过多,不便于加热蒸发,蒸发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具有进料腔、加热腔及出料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进料腔连通的进料口、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以及与所述出料腔连通的出料口;第一加热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热管呈环形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中,每个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腔和所述出料腔相连通;第二加热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热管呈环形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中,每个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腔和所述出料腔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加热管均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加热管所在圆的内部;物料分布器,设置于所述进料腔中,且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用于分散喷淋由所述进料口进入的物料母液;以及套筒,设置于所述进料腔中,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加热管和多个所述第二加热管之间,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物料分布器下方,且与所述进料腔底面固定连接,用于对喷散至所述进料腔底面的物料母液进行分隔,以使喷洒入所述套筒内的物料母液流入到第二加热管内、使喷洒入所述套筒外的物料母液流入到第一加热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筒体,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两个端口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围合形成所述加热腔,所述热媒进口和所述热媒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筒体上;顶盖,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端,且与所述筒体相连接,所述顶盖与位于所述筒体顶端的隔离板围合形成所述进料腔,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顶盖上;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宽龚瑞谦周晓鹏孙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汉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