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432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显示器驱动方法,利用水平扫描信号对显示器的n条共极线作水平扫描,并依据所述共极线的扫描或未扫描的状态,以及依据极性反转信号的信号状态,由分压电路提供对应的电压值到所述共极线,其中,该极性反转信号在该水平扫描信号对n+k条共极线作完水平扫描后,改变该信号状态,使得显示器上所有共极线所遭受的电压变动一致,进而达成显示画面一致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尤指一种通过改变极性反转信号的信 号周期,使极性反转信号所造成的电压变动最大值得以平均落在每一条共极 线的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近年来电子装置多半以轻薄短小作为主要要求, 其中,平面显示器由于市场潜力庞大,因此相关的产业更是蓬勃发展。目前的平面显示器产品中,大致上可分为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 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三种技术,其中,液晶显示器由于技术成 熟且参与的厂商众多,因此在市场占有率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液晶显示器是利用电极来改变液晶分子的偏光特性,借以达到画面显示 效果。然而,为了避免长时间直流操作而导致液晶极化,因此必须在特定时 间之后作电压极性反转,以避免液晶分子极化而影响效果。一般而言,用以控制电压作极性反转的极性反转信号可分为两种,分别 是A-type与B-type。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液晶显示器以A-type极性反转 信号作像素驱动的示意图。假设液晶显示器具有四个共极线(common),分别 是com0、 coml、 com2以及com3,而水平扫描信号是在第一次扫描期间对 com0作扫描,且com0被扫描期间是根据A-type极性反转信号(M1信号)作 一次电压极性反转,其中,由于在第一次扫描期间仅有comO被扫描,因此 仅有com0会根据A-type极性反转信号的信号状态而接收第一选择电压(Vu:D) 或是第二选择电压(V5),至于coml、 com2以及com3等未被扫描的共极线, 则停留在第一未选择电压(V4)或是第二未选择电压(Vl)。同理,当coml、com2 以及com3分别在第二次扫描、第三次扫描以及第四次扫描期间被扫描时, 也同样根据A-type极性反转信号作电压极性反转。由于A-type驱动方法在 每个共极线被扫描期间都作一次电压反转,因此每个共极线产生的电压变动 是一致的,故而画面的显像效果具有一致性。然而,却也因为电压极性频繁的变化而较为耗电,且容易产生噪声。请参阅图2所示,其是液晶显示器以B-type极性反转信号作像素驱动的 示意图。在此,同样假设液晶显示器具有四个共极线(common),所谓B-type, 是在水平扫描信号对所有共极线(comO、 coml、 com2以及com3)作完扫描后, 才根据B-type极性反转信号(M2信号)作电压极性反转,由图中可看出,当 com0在第一画面(frame)的第一次扫描期间被扫描时,会接收第一选择电压 (Vlcd),然而,当comO在第二画面的第一次扫描期间被扫描时,会接收第二 选择电压(V5),同理,comO在第三画面的第一次扫描期间被扫描时,会再次 接收第一选择电压(Vu:d)。由上述的说明可知,B-type驱动方法每次都在comO 作电压极性转换,且com0的电压变动程度也较coml、 com2以及com3等其 它共极线来的大,因此com0在显示效果上会比其它共极线差。此处所谓的 电压变动程度指的是共极线因极性转换信号的信号状态改变而改变电压值 时,其电压变动的变化量。由本图可看出,电压变动程度的最大值每次都在 com0处发生(Vu:d变成V5,或V5変成Vu:d)。综上所述,因此急需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以解决公知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公知A-type以及B-TYPE驱动方法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 器的驱动方法,主要是针对B-TYPE的驱动方法作改进。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 在于提出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其是通过使极性反转信号在水平扫描信号对 n+k条共极线作完水平扫描后,才改变其信号状态,使得显示器上所有共极 线所遭受的电压变动一致,进而达成显示画面一致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驱动方法,其是通过将极性反转信号在该 水平扫描信号对n+k条共极线作完水平扫描后,改变该信号状态,使得电压 极性不至于发生频繁的变化,故而较为节省电源消耗且兼具降低噪声的功 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利用水平扫描信号 对显示器的n条共极线作水平扫描,并依据所述共极线的扫描或未扫描的状 态,以及依据极性反转信号的信号状态,由分压电路提供对应的电压值到所 述共极线,其中,该极性反转信号是在该水平扫描信号对n+k条共极线作完 水平扫描后,改变该信号状态。优选,该水平扫描信号是由数n计数器产生,而该极性反转信号是由数n+k计数器产生。优选,该n值是与该k值互质,且k值介于l与n之间。 优选,当该共极线在扫描状态以及该极性反转信号在第一信号状态时, 该分压电路提供第一选择电压值到该共极线;而当该共极线在扫描状态以及 该极性反转信号在第二信号状态时,该分压电路提供第二选择电压值;且当 该共极线在未扫描状态以及该极性反转信号在第一信号状态时,该分压电路 提供第一非选择电压值;又当该共极线在未扫描状态以及该极性反转信号在 第二信号状态时,该分压电路提供第二非选择电压值。其中,该分压电路是 电阻式分压电路。优选,该水平扫描信号是利用跳动式扫描,使所述共极线在特定的画面 时间内被扫描的次数相等。本专利技术的,通过使用极性反转信号在水平扫描信号 对n+k条共极线作完水平扫描后,才改变其信号状态,从而能够在特定的画 面时间内,使该电压变动最严重的情形能平均落在不同的共极线,换言之, 由于画面因电压变动所受到的干扰情况可平均分布在每个共极线,进而使得 画面呈现效果具有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是液晶显示器以A-type极性反转信号作像素驱动的示意图。 图2是液晶显示器以B-type极性反转信号作像素驱动的示意图。 图3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作像素驱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作像素驱动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方块图。图6是共极线依据扫描信号以及极性反转信号的状态,而接收的电压值 对照表。图7是电阻式分压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数n计数器 2 驱动装置3 数n+k计数器4 分压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所示,其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作像素驱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为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液晶显示器具有四个共极线(commcm),分 别是com0、 coml、 com2以及com3。由公知技术可知,水平扫描信号是依 序对com0、 coml、 com2以及com3作扫描,然而,为了避免B-type驱动方 法导致comO在显示效果上比其它共极线差的问题,因此,此处所采用的极 性反转信号(M信号)是在水平扫描信号对n+k条共极线作完水平扫描后,才 改变其信号状态,其中,n为该液晶显示器的共极线数量,而k为与n互质 的任意的整数,如此一来,当极性反转信号的信号状态改变时(由0变1,或 由1变0),电压变动最严重的情形就不会每次都在com0时发生,而能够在 特定的画面时间内,使该电压变动最严重的情形能平均落在不同的共极线, 换言之,由于画面因电压变动所受到的干扰情况可平均分布在每个共极线, 进而使得画面呈现效果具有一致性。举例来说,上述的显示器具有四个共极线,又本专利技术中是在水平扫描信 号对n+k条共极线作完水平扫描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利用水平扫描信号对显示器的n条共极线作水平扫描,并依据所述共极线的扫描或未扫描的状态,以及依据极性反转信号的信号状态,由分压电路提供对应的电压值到所述共极线,其中,该极性反转信号是在该水平扫描信号对n+k条共极线作完水平扫描后,改变该信号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振廷沈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